医院药品库的科学化管理

2013-01-11 07:04吕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1期

吕苑

[摘要]医院药品库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采购药品、供应药品、合理管理药品、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部门。加强药品库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如何管理好药品库,笔者仅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们进行探讨,希望把药品库管理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药品库管理;药品采购;药品储存养护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1-157-02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hospital drug storage

LV?Yuan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Hospital drug stor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ospital which can ensure the procurement and the supplyment of drug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of medicines. Importantly it canensure the drugs safe and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drug storage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are important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drug. How to manage drug storage,I only put forward some views with your peers to discuss,hope the drug storage management to a higher level,and service for the community and patient better.

[Key words] Drug storage management;Drug purchase;Drug store maintenance

医院药品库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法努力管理好药品的质量,用最低成本,最佳方法来储存药品,控制好药品的数额,使药品库存既能满足各科室的临床需求,又尽量避免药品积压和过期失效[1]。为了使药品库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促使医、药整体化管理同步发展,充分发挥药品库的职能作用和医、药的核心地位,做到药库为临床、药房服务,临床、药房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本文拟就医药药品库管理进行探讨。

1?药品库管理制度化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采购保管双人管理,针对各个环节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如首营制度,购药审批制度,入库检查验收制度,药品储存保养、领发、使用制度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等。

2?科学制定采购计划

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采购不当,在有效期内不能及时使用,造成积压,就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药品储备的限量采购,提高了药品的周转次数,而药品周转次数的提高是有效地发挥流动资金的手段,若占用过多流动资金,不利于组织合理的供应。因此,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医院《基本用药目录》,药库保管员以《基本用药目录》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经药剂科主任、主管院长审批后, 采购员采购中标品种。对临床常用药品采购15 d用量, 对于用药量少又必备的及部分患者专用的药品,可根据需求少购、勤购;对一些紧缺药品,如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库存;对于临床各别科室特需的药品,有临床科室医生添写临时用药申请单,采用随时采购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临床用药和特殊药品的供应,又防止药品积压。总之,药品采购计划要做到抢救及麻醉药品常备不断,常用药品无故不中断[2]。

3?加强药品入库验收

严格执行《药品入库验收制度》,首营药品要核对生产企业资质、加盖企业印章的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及GMP证书复印件及检验报告书。验收每次入库药品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发票号等,逐项录入。麻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要,麻醉药品的采购、保管、调配、使用必须按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执行,麻醉药品处方权由医师以上职称,经医务科审批方可执行,签字字样由药房备查。药库必须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财消耗、专用处方和专人负责管理。药品管理科室,必须严格实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控制针剂1 d常用量,片、酊剂不超过3 d常用量,杜绝滥用,防止流痹。对晚期癌症患者执行申领麻醉药品专用卡的暂行规定,管好“专用卡”的发放、使用和管理,班班交接,逐日登记消耗,科主任定期检查,专用处方保存3年备查。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实行双人核对验收、清点、双人签字入库制度,并设专库或专柜存放,做到双人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验收时发现包装破损、外观质量异常、标识不清的药品按规定不得入库,及时做好所有药品的入库验收记录[3]。

4?加强在库药品的管理

保管员对入库药品进行科学合理储存,库存药品按性质、剂型分大类,再按药理作用系统存放,分区分类,标识明确要做到一目了然。注意药品要求,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需避光的药品注意放在非光照处。每天两次对各个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检查并记录,采取自然通风保持环境干燥,保持库房湿度在45%~75%之间。冷库温度在2~8℃之间。

每月对药品有效期进行一次检查,对效期在半年之内的药品摆放效期警示标签,并与药房内部沟通调剂使用或通知经销商更换,避免药品过期失效,造成医院资金的浪费。对于3个月以上的滞销药品定期报告药务科主任,及时与使用科室沟通,停止对该药品的采购。对于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药品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告的有问题药品要及时召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3]。

5?加强出库药品管理,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电脑操作员根据各领药单位的领药申请进行电脑出库并打印出库单,保管员凭打印的出库单进行药品的发放,领药单位根据出库单对所发的药品进行核对,如有疑问或错误可及时修改出库记录,这样可避免因出库输入错误而造成的帐物不符,领发双方确认无误后在出库单上签名。药品出库严格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药的原则。出库药品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包装等,保证出库药品质量。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双人核对发货制度。每月对药库药品进行盘点,做到帐物相符率100%。

6?做好药品的储备

由于笔者所在医院是郑州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院,药品库还要做好各种特殊药品的储备,例如:突发性传染病暴发期间做好抗感染、抗病毒等药品储备;地震、火灾时做好各种抢救药品的储备;夏季做好抗洪抢险药品的储备等,切实保障突发事件期间药品的足量供应[4]。

7?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物[5]。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药品、胰岛素类制剂、抗凝剂等。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评价要求有:医院要有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要存放于专门的药架并有醒目的标识;细胞毒药品的配置需有防护措施;应强化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及临床应用情况。临床经常有高危药品使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危害的事例,因此,药品库作为药品储存发放的首要部门,更应该加强管理[6]。笔者所在医院药品库的高危药品设置了专门的存放药架,高危药品单独存放,与其他药品严格分开,存放药架设置了醒目的标识,特别提醒药学人员注意,警示标签粘贴到药品最小包装。高危药品入库双人验收签字、出库要双人核对,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8?汇总各类信息反馈

药品出库后在药房和病房患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如针剂色泽不均、标签脱落、原包装破损、大输液中有悬浮物、胶囊空壳、内包装空盒或空粒、片剂裂片、碎片等。药库人员在收到此类反馈信息后,要及时分类登记,积极与供货商联系处理。对于出现问题较多或处理不及时的厂家和公司,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是否继续购进该厂家和公司的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总之,医院药库管理应服从医院总体部署,笔者所在医院建立了完善的药品库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药品采购、药品验收、药品储存养护、药品有效期管理规范、首营药品管理规范等,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药品帐物相符。另一方面,在严格的工作制度下,提高了药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加深了药库人员的责任心,进而提高药品库的实际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等级和群众满意度,促进医院的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孙艳,谭雯.医院药库管理探讨[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1):73.

[2] 赵自玉.浅谈医院药库管理及临床供应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151.

[3] 黄国兴,黄少斌,任正远.浅谈医院药品批次信息化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5):65-66.

[4] 钟小斌,黄振光,韦坤璇,等.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医学,2010,32(10):1279-1282.

[5] 王梅芬,孙亚军.高警讯药物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概述[J].现代护理,2007,13(13):1250-1251.

[6] 朱军,李国成,陈清霞.浅析制约我院药库工作效率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93.

(收稿日期: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