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总结

2013-01-13 08:28刘建军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二化螟示范区农户

刘建军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82-01

舒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四稻”混栽(播)的农业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93.5km2,其中早稻53.4km2,一季稻373.4km2(含杂交稻133.4km2),双晚66.7km2。小麦种植面积133.5 km2,油菜种植面积200 km2,蔬菜面积106km2,玉米、棉花近70km2。病虫害中等发生年份的2012年水稻共发生病虫害1248.4km2,其中水稻病害752.3 km2,虫害496.1km2。,病虫害种群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按照“绿色植保、和谐植保”的总体要求,我们积极致力于一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水稻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示范等各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基本情况

2012年一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核心技术示范区0.67 km2,位于千人桥镇五里桥村,辐射带动三叉河、五里桥、张屋、舒胜等四个村6.67 km2示范;在示范区内开展全程多病虫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展示;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单一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内设立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0.33 km2亩,打造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

二、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主要内容

1.一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1.1核心示范区推广Y两优2号、Y两优1011、Y两优8188、两优932等抗病新品种0.67 km2;

1.2全面推行吡虫啉、咪鲜胺浸种,预防稻蓟马、稻飞虱、恶苗病等病虫害技术。

1.3科学管理田间水肥,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耐)病虫性。

1.4保护利用天敌技术。7月22号前不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等天敌种群生长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控制作用。

1.5生物防治技术。开展苏云金杆菌防治稻螟虫示范,全面推广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井·蜡芽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与稻瘟病等。

2.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

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内设立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示范0.67 km2,努力打造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6月30日安装水盆与投放诱芯,示范区不设重复。平均每亩设置1套二化螟诱芯和诱捕器,累计安装诱捕器500多套。诱芯隔一个月于7月29日更换1次,诱捕器内加入清水和少量洗衣粉。诱捕器设置总体距稻株表面12厘米左右的高度。距示范田500m以外,选栽培方式、品种、长势基本一致的稻田设为不防治二化螟对照。根据示范方案要求,我站安排专人5天一次,持续开展诱蛾量、二化螟为害情况、天敌、总体病虫发生情况、作物生长情况、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等观察记载。9月12日,由县农委牵头再次组织全县农技干部与种粮大户观摩,重点开展水稻品种展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和分析。

三、试验示范主要主要成果及效益评估

1.诱蛾量情况

示范区内由内向外不同位置选取有代表性的诱捕器5点,定点调查,每隔5天调查1次诱蛾量。结果显示:5号点水盆累计诱捕成虫最多达44头,其次是1号、2号、4号和3号点,分别为21头、18头、17头与12头;从时间上来看,7月15日5个点累计诱捕成虫37头,其次为7月20日20头,此时间段也正是我县二化螟二代羽化至卵孵高峰。据统计,5点水盆田间累计诱捕成虫112头。

2.田间虫口数量

主要调查卵量和幼虫量,放置前作一次基数调查,放置后5天调查一次。7月15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3粒,农户自防区卵量7粒,百丛虫量1头,空白对照区卵量5粒,虫量6头;7月20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5粒,农户自防区卵量7粒,百丛虫量3头,空白对照区卵量8粒,虫量5头;7月25号调查,诱芯示范区内百丛卵量5粒,农户自防区卵量9粒,百丛虫量6头,空白对照区卵量12粒,虫量7头;农户自防区于7月25日每用30.2%甲维·毒死蜱EC120ml+40%井·蜡芽WP60克+2%阿维菌素EC50ml+50吡蚜酮防治一次;8月5日调查,自防区虫口基数大大降低。

3.天敌种群数量

自6月1日至8月30日连续观察,示范区蜘蛛、隐翅虫与绿盲蝽数量累计达到910头,农户自防区累计观察到649头,差异较为明显,生态效益显著。

4.绿防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区病虫最终危害情况调查

8月16日二化螟螟害诱控区被害株率为0,自防区为0.2%,空白对照区为0.8%;8月28日稻飞虱(褐飞虱)危害调查:示范区百丛虫量87.5头,农户自防区400头,空白对照区2300头;稻纵卷叶螟6月25日危害调查:示范区虫量0头,农户自防区3头,空白对照区70头;纹枯病8月25日调查:示范区病株率92.5%,自防区病株率100%,空白区病株率100%,但病指较高;稻曲病定型调查:示范区病穗率无,自防区病穗率0.3%,空白区病穗率10.0%;水稻黑条矮缩病6月25日病情调查:示范区无病株,自防区病株率0.4%,空白区病株率1.2%;稻瘟病、条纹叶枯病与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示范区和自防区均未查见。

5.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

5.1示范区农户防治情况:7月26日组织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主要药剂:每亩用2%阿维菌素EC50ml、40%井·蜡芽WP60克,开展专业化防治现场会并组织全县有关单位进行观摩;8月上旬,根据水稻生育期与天气,适时组织开展水稻穗期病害综合防控,每亩用10%井冈·腊芽菌100ml加1%申嗪霉素60ml,部分农户还及时用春雷霉素预防和防治稻瘟病。

5.2辐射推广区防治情况:6月3日~6月6日于秧田期和大田前期防治一季稻大田、秧田二化螟一代与灰飞虱,选用40%毒死蜱EC100ml加25%吡蚜酮SC16克;7月26日组织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主要药剂:阿维菌素、甲维·毒死蜱、井·蜡芽等;8月5日-10日,根据水稻生育期与天气,适时组织开展水稻穗期病害综合防控,选用井冈·腊芽菌、井·酮·三环唑和富士一号等药剂。

5.3农户自防区情况:主要在秧田期、大田苗期、孕穗期和穗期开展了至少四次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比较凌乱,而且单次搭配显浪费和多余。

6.防控效果调查及经济效益评估

2012年我县水稻病虫害总体呈中等、较去年虫害有加重发生态势。主要特点:1、稻飞虱尤以白背飞虱为害明显重于去年;2、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较去年下降;3二化螟、灰飞虱中等发生;4、大螟危害呈加重趋势;5、稻曲病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水稻病毒病、稻瘟病呈加重趋势、在部分品种和山区重点区域表现重发生。核心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84%以上,防控效果达到95%,危害损失控制在3%,天敌种群数量较农户自防区增加1倍以上。在考察二化螟及其它病虫害综合防效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示范。

6.1二化螟防控示范调查:诱控区幼虫调查始终未见,自防区较空白对照区在7月15日、7月20日、7月25日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3.3%、40%和14.3%;8月16日二化螟危害稳定后,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共取五点,每点20从,共100从计算被害株减退率。调查诱控区被害株率为0,自防区为0.2%,空白对照区为0.8%,存在明显差异。

6.2经济效益:据9月20-22日对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和农户自防区的测产与实产调查,核心区水稻单产达到593公斤,比辐射区550公斤增加7.82%,比农户自防区528公斤增加12.3%;从用工、用药与其它投入等方面记载与分析,核心区亩投入695元(含绿色防控投入,其中水盆和诱芯未折价计本),辐射区725.5元,农户自防区765元;按照当前市场可比价并扣除投入成本,核心区比农户自防区每亩节本增效232.5元,辐射推广区比农户自防区节本增收94.5元。

6.3生态与社会效益:绿色防控从农田生态系统实际出发,按照“绿色植保、和谐植保”的发展方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为人们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通过核心区和辐射推广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的示范、展示和宣传,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推动绿色防控的决心、提高粮食生产大户实践应用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二化螟示范区农户
6%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缓释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水稻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浅谈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