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3-01-15 09:36孙晓曼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皮疹

孙晓曼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四川广元 628017

低分子肝素钙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孙晓曼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四川广元 6280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儿童过敏性紫癜和预防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随访过程中出现肾炎的发生率。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和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过敏性紫癜的皮疹消失时间以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针对降低儿童紫癜肾炎的发生率和减少紫癜肾的恢复时间没有明显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钙;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

过敏性紫癜属于医院儿科的常见疾病,主要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一类变态反应性疾病,可以累及到患者的全身多个系统,此病的预后主要和是否累及到患者肾脏相关,然而紫癜性肾炎的预防措施现在仍然在探讨中[1]。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于儿童过敏性紫癜和预防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该文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随诊过程中出现肾炎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资料共有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5-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8±2.7)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在4~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6±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相关资料、数据可以作为比较分析的依据。观察组(30例)患者中出现腹痛的有13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腹痛的有22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出现关节疼痛的有1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关节疼痛的有11例,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都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中出现高凝状态的有11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高凝状态的有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全部进行抗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针对出现严重腹痛、出现明显关节肿痛、消化道出血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进行激素治疗[2],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100 U/kg,1次/d,进行静滴治疗,治疗疗程为7~14 d。

1.3 疗效判定

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为皮疹的消退时间,患者的预防效果判定为是否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减少紫癜性肾炎的程度,也就是蛋白尿的程度[3],患者是否降低反复出现皮疹的几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数值见表1。观察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1年。

表1 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30例)和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30例)的过敏性紫癜的皮疹消失时间以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使用方面非常安全,没有出现过敏和出血倾向的病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患者急性毛细血管炎为主的一类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现在还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和IgA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抗原IgA复合物进入到患者循环,经过补体旁路径激活补体,主要在患者的肾脏系膜区进行沉积,导致患者的肾脏免疫损伤[4]。在此同时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中硫酸类肝素降低,也可能导致患者的基底膜通透性提高,出现蛋白尿。有相关文献报道,肝素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机制预防患者肾损害: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液粘滞度,促进患者的肾动脉供血;带阴离子的肝素能够促进患者毛细血管基底膜阴离子的重新建立,降低蛋白尿,维持患者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加强内皮细胞的修复和生长;肝素存在显著的免疫活性,能够对患者的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产生作用,调控患者补体,防止由于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造成的肾损害[5];肝素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以及基质增生。所以提倡在过敏性紫癜的早期使用,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肾脏。

低分子肝素具备皮下注射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使用度高,同质性比较好等优点,现在在国内外都被广泛的用于临床中。该文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针对减少过敏性紫癜皮疹的消退时间上与常规治疗比较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低分子肝素钙针对降低紫癜肾炎的发生几率和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使用低分子肝素在患者发病3个月之内紫癜性肾炎的程度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癜性肾炎的患者有50%都能够在1年之内恢复,但是全部没有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受累[6],小分子肝素钙针对预防患者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现在,紫癜性肾炎已经变成了医院收治的占据第一位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几率还在逐年增高,所以针对紫癜性肾炎的预防药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杨霁云,白克敏.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1(20):237-238.

[2]潘伟,徐进生.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4B):205-206.

[3]何艳燕,潘伟,宋红梅,等.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20B):99-100.

[4]丁微莎,康友群,郭立中,等.低分子肝素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6B): 364-366.

[5]潘伟,徐进生.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3B):318-319.

[6]叶妮,张临洪.低分子量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1B):45-46.

R725.5

A

1674-0742(2013)03(b)-0099-02

2012-10-27)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皮疹
说说过敏性紫癜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