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2013-01-22 22:42郭福玲唐丽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网织血栓性紫癜

郭福玲,唐丽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内科干部门诊,2医务部病案室,大连 11602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少见疾病。虽然该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年发病率为 4/106,但有增加趋势[1]。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可达90%以上[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者,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等而延误治疗。通过分析和探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TTP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利于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发作性头痛、头晕伴恶心3d,突发言语不清、右上肢活动不灵4h,于2012年2月2日入住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活动后突发头痛、头晕,表现为前额部胀痛,伴恶心未吐,无视物旋转、耳鸣耳聋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失语、感觉障碍、精神及意识障碍。休息后上述症状可消失,活动后则再发或加重。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行头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4h前患者于活动中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上肢活动不灵继而麻木,并逐渐波及到右下肢,数分钟后上述症状恢复如常。又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否认病前感染史。既往糖尿病病史17年,规律服用五行化糖片,血糖控制可。乙肝病史20年。冠心病、房颤病史10年。入院查体:心率72次/min,律绝对不齐。神清,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感觉检查无异常,余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基本正常。心电图提示:房颤。头CT回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予以阿司匹林、丹红、乙酰谷酰胺、尼莫地平等治疗后好转。2月4日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尿常规:红细胞计数27.60/µl;白细胞计数31.3/µl;尿蛋白(+)。血常规:血红蛋白 100 g/L;血小板计数22×109/L。因血小板、血红蛋白低及血尿,停用阿司匹林。患者于2月6日头痛、头晕较前缓解,突发左手食指、中指麻木,后出现左上肢麻木并左手抬举无力。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经血液科医师会诊,补充诊断血小板减少及轻度贫血原因待查。进一步查补体C3,C4、抗核抗体等免疫指标及血小板抗体均无异常。加氨肽素片治疗。2月10日白细胞计数2.79×109/L、红细胞计数 3.24×1012/L、血红蛋白 95g/L、血小板计数 13×109/L。2月12日患者体温38℃,右侧颈部可见片状出血点,骨穿检查结果:本骨髓血小板减少症伴继发贫血,不排除 TTP可能。网织红细胞比例 5.10%,网织红细胞数164.7×109/L,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比例12.6%,网织血小板6.9%。头MRI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头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未见异常。肾功能无异常。诊断考虑血小板减少伴轻度贫血原因待查,TTP可能性大;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转入血液科。2月 14日归纳病史如下:患者近10余日间断发热伴头痛,体温最高达 38℃,有反复、易变的神经系统症状;可疑肾脏受累表现(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均无异常);血小板减少同时血小板抗体不高,有持续加重的贫血,该贫血符合微血管病变性溶血性贫血——发病初期贫血不重,随病情进展贫血逐渐加重。网织红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升高,Coombs¢test和 Ham¢s test实验均为阴性,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明显,表现为增生性贫血同时外周血破碎红细胞增多,符合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80mg/d静脉点滴)同时改善循环及止血治疗。2月18日患者出现间断性烦躁、疼痛,胡言乱语,考虑 TTP神经症状加重,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4g/L,血小板计数 9.4×109/L,纤维蛋白原1.45g/L。治疗上给予血浆置换1070ml,持续时间1.5h。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1000ml+冷沉淀因子 4U+血小板 1份。2月 21日又同样血浆置换一次,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00ml+冷沉淀因子8U+红细胞2U。患者精神状态较前好转,可少量进食。查体:周身无新鲜出血点,静脉穿刺处有陈旧性瘀斑,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5×109/L、血红蛋白63.20g/L、血小板计数38.40×109/L,2月24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自觉乏力,余无不适,停用静脉激素,改用醋酸泼尼松30mg/d口服,患者要求出院。

2 讨 论

TTP是一种严重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五联征。在临床上并不都出现,各个症状出现顺序差别很大,各个器官在发生微血栓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造成对本病的误诊率很高。TTP的病因不明,少数患者与药物、感染、妊娠、结缔组织病、肿瘤等有关,目前认为 TTP的发生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下降、前列腺环素释放减少、内皮细胞损伤、金属蛋白酶 ADAMTS13缺乏致 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异常多聚体的产生等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有关[3]。微血栓的形成不仅会引起血小板的消耗性减少,继发出血。而且沉积后会造成微血管狭窄,影响红细胞的顺利通过,致使红细胞变形、损伤甚至破碎,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多数 TTP患者起病急、病情凶险、体征多变,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并且相当数量的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脑损害)为首发表现且差距很大,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瘫、单瘫、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结合文献报道,还可有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视野缺损、失语、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等多种表现。且症状严重程度与影像学异常不成比例。

本例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后相继出现发热伴头痛及反复、易变的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皮肤淤血、可疑肾功能损害(虽仅有尿蛋白+,不足以说明肾功能损害,但并不影响诊断)及典型外周血片等可确诊为 TTP。治疗上,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血浆置换的有效率为60%~70%,甚至达90%。主要治疗机制是移除了vWF聚合体和免疫复合物,并且补充ADAMTS13。另据报道,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可能有效。如没有条件进行血浆置换,也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常常需要联合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

因此,当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的伴出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神经科医师应警惕 TTP的可能,以免误诊及漏诊。

[1]Muffin RJ,Murry JA. Thrombot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aet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 Blood Rev,2006,20(1): 51-60.

[2]张 凌,陈琳瑛,卞维静,等. 血浆置换成功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16(1): 70.

[3]RivkinA.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duced by metronidazole vaginal gel[J]. Pharmacotherapy,2007,27(7):1058-1061.

[4]任 丽,张 楠,周广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多发性脑梗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3): 315.

猜你喜欢
网织血栓性紫癜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老年人群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网织红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