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32例

2013-01-23 06:54林滔张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流病咽部心源性

林滔 张玮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nux disease, GERD)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多数患者都以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也有少数患者以慢性咳嗽、哮喘、非心源性胸痛、咽部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 由于这些症状不是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所以, 常常延误患者诊治。因此, 应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的认识, 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非心源性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 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 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2003~2013年我们收治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2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 男23例, 女9例, 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3岁。

1.2 主要临床症状 本组32例中均无明显反酸、嗳气、烧心、胸管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主要以食管外表现为主, 其中慢性咳嗽14例, 哮喘5例, 非心源性胸痛11例, 咽部不适2例。

1.3 确诊方法 本组在确诊胃食管反流病前病程2~39个月, 均按其他疾病给予相应治疗, 主要症状基本无改善。本组32例均经胃镜确诊, 胃镜下可见食管下段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狭窄。

1.4 治疗方法

1.4.1 改变饮食习惯 ①嘱咐病人少食多餐:每天可吃6饭,每顿饭仅吃半量。②餐后直立或适量活动30分钟。③晚餐后应至少过3小时以上, 方可卧床睡觉, 睡眠期间床头垫高。

1.4.2 药物治疗 ①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②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③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④质子泵抑制剂:耐信、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2 结果

本组32例经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以后, 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 食管外表现症状均明显缓解。

3 讨论

3.1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的机理 胃食管反流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 北京 、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两地区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2]。其发病原因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失调和松弛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上多数患者都以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但也有少数患者以慢性咳嗽、哮喘、非心源性胸痛、咽部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对于这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其原因还是对该病没有全面的认识, 所以, 有必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产生的机理有所了解。下面就对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机理分述如下。

3.1.1 胃食管反流病与哮喘 研究已证实胃食管反流病与支气管哮喘发作之间存在着确切的联系, 并将其列为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 在胃食管反流病伴哮喘患者用奥美拉唑、潘托拉唑治疗均可使哮喘明显好转。现认为GERD引起哮喘机制为:①酸性反流物的微吸入刺激呼吸道黏膜;② 远端食管酸化时, 酸刺激食管的化学感受器发发迷走反射, 引起支气管收缩;③来自食管的炎性介质影响呼吸功能;④食道敏感神经将刺激传入中枢, 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诱发哮喘发作[3]。

3.1.2 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病被认为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 认为胃食管反流病诱发或加重慢性咳嗽的机理:①食管远端的酸刺激引起气管、支气管咳嗽反射;②胃酸、胆汁等反流物被误吸入气管, 直接刺激气管黏膜导致咳嗽, 现有资料显示, 用抗酸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能使70%或更多的酸相关性慢性咳嗽患者的症状缓解.研究表明,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使咳嗽症状缓解[4]。

3.1.3 胃食管反流病与非心源性胸痛 由于反流物可造成食管动力障碍, 使反流物长时间停留在食管内, 导致食管黏膜的损伤, 而有些人具有食管内脏高敏感性, 表现为低阈值刺激即可引起相对剧烈的反应, 引起如心绞痛样的非心源性胸痛[5]。

3.1.4 胃食管反流病与咽部不适, 胃食管反流病与咽部不适引起咽喉部表现的机理:①通过食管一咽反流, 胃酸、胃蛋白酶对喉部产生直接的损伤;②远端食管的酸化, 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 导致慢性的清嗓和咳嗽, 最终发展为喉部黏膜的体征和症状[6]。

3.2 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对于具有典型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的患者很容易做出诊断, 但对于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慢性咳嗽、哮喘、非心源性胸痛、咽部不适等往往容易误诊。对于有这些临床表现的特别是肥胖、吸烟、饮酒及长期精神压力大的患者, 如经相应治疗症状不改善, 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 采取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3.3 治疗 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原则是:① 缓解症状;② 治疗食管炎;③ 防止复发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是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因而治疗宜改善胃肠动力 。实际上治疗的各种措施在于力求减少或缓减反流及由反流引起的损害包括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和介入或手术治疗。但多数患者经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症状都会有所缓解。

[1]Wong RK,hanson DG,Waring PJ et al NET.manifestation of gastroesphage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18 Supp):S15-22

[2]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0, 17(2):76-78

[3]Stein MR.Possible mechanisms of influence of esophageal acid on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M 2003, 115 Suppl 3A:55-59.

[4]Irwin RS.Chronic cough due to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aIesf 2006 ;129:80-94.

[5]杨晶.胃食管反流病与非心源性胸痛.中国全科医学.2006,9(24):2025-2026

[6]Wong RK, Hanson DG, Waring PJ, Shaw G.ENT manifestation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Am, Gasfroenterol 2000,95:S15-22.

猜你喜欢
流病咽部心源性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灭菌水雾化式口咽部湿化法对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EndoFLIP技术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进展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