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神”论

2013-01-23 07:56周生俊周海宁高建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兽医学方用中兽医

周生俊,周海宁,高建龙

(1.宁夏农牧厅,银川750001;2.宁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

人类(精) 神是宇宙进化的最高级现象,动物(精) 神是宇宙进化仅次于人类(精) 神的现象。

1 中兽医神

“中兽医”,是指中国传统兽医学;“神”是指动物(精)神和动物生命活力。中兽医“神”,是中国传统兽医学对动物(精)神和动物生命活力的总称。中兽医的“精”,是指构成和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先天生殖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故中兽医“精”、“神”分称而不合称,譬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2 中兽医神生理

中兽医神生理,是指中兽医关于动物精神正常的功能和现象。《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诸科,中医和中兽医为同源异流。人类精神出现晚于动物精神,而中医记载人类精神早于中兽医记载动物精神。中医神给中兽医神重大影响,探索中医神乃中兽医神学的前提条件。

2.1中医神。中医对“神”的认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心神”阶段。春秋战国《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为五脏所藏。”说明人体“神”产生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素问·灵兰秘典篇》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心主神明。《灵枢·本神篇》载:“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神”由先天父母精卵之“精”而生,依靠后天水谷之“精”提供给养分。第二,“脑神”阶段。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脑为元神之府。”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脑髓说》载:“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这是中医“脑神”的科学文献。

2.2 中兽医神。中兽医对“神”的认识,同样经历两个阶段:第一,“心神”阶段。唐·李石等著《司牧安骥集·胡先生清浊五脏论》载:“肝能藏魂肺隐魄,心内藏神肾隐精,脾即脏中生血气,五神总不离身形。”这是最早的中兽医神学文献,其中五脏里的肝、肺、心与“神”有关系,“五神”中的“魂”、“魄”、“神”属于神。明·喻本元、喻本亨著《元亨疗马集·胡先生清浊五脏论》对“神”有同样的记述。第二,“脑神”阶段。1979年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五脏》记载:“……。实际上心的这种功能是指大脑的生理活动。”1991年赵海沄、刘学著《中兽医基础理论·心》载:“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知识,精神意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中兽医“神”的现代科学文献。

3 中兽医神病理

中兽医病理,是指中兽医关于动物机体和精神不正常的原因、机理和现象。中兽医神病理,是指中兽医关于动物精神不正常的原因、机理和现象。中兽医神病理包括中兽医神病因和中兽医神病理。

3.1病因。中兽医病因分为外感(包括六淫和疫疠)、内伤(包括饥伤、饱伤、劳伤和逸伤) 和其他因素(包括外伤、寄生虫侵袭、中毒、痰饮和瘀血)。一切病因都可以引起动物神病,其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风”证。主要是六淫“风证”中的“内风证”。一般有“热极生风”和“血虚生风”。临床表现精神沉郁,神志似醉,行走如痴,或过度兴奋,狂奔乱走,或偏头直项,口唇歪斜,或猝然倒地,肉颤汗喘,抽搐震颤,昏迷不起。一类是“暑”证。主要有黑汗风、心热风邪、心黄、脑黄。重者高热,眼急惊惶,浑身大汗,或神志不清,猝然倒地,昏迷、抽搐,瞳孔散大,口色绛红。

3.2 病理。中兽医病理分为正邪相争、阴阳盛衰、气血失调、表里出入、寒热进退、升降失调。这些都能引发动物神病。常见动物神病病理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痰火扰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引动心火,心肝火旺,煎熬津液为痰。痰与火结,上扰心神,心神失守,清窍闭塞。或外感温热之邪,挟痰内陷,痰火扰心,证见眼急惊狂,狂躁奔走,登槽越桩,触墙碰壁,急吃骤停,频频空嚼,不停喷鼻,啃胸咬膝,咬物伤人。第二,肝风内动。一是热极生风,证见高热,意识障碍,神志昏迷,抽搐,痉挛,腰背强直;二是肝阳化风,证见神志呆痴,肢体麻木,拘挛抽搐,瘫痪不起;三是血虚生风,证见皮肤瘙痒,肢体麻木,偏头直项,口唇歪斜;四是阴虚风动,证见肢体麻木不仁,四肢拘挛不伸。

4 中兽医神病诊断

中兽医诊断,是中兽医对患病动物症候诊察后做出结论。中兽医诊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中兽医神病诊断主要依靠望诊。健康动物神态表现为双目明亮,两耳灵活,反应灵敏,摇尾有力,声音宏亮,呼吸平稳。动物神病表现为兴奋型和抑制型。

4.1 兴奋型。兴奋型分两种:一是兴奋。表现烦躁不安,浑身出汗,肉颤头摇,左右乱跌,气促喘粗。常见于心经病。譬如心热风邪。一是狂暴。表现不时乱走,碰墙冲壁,左右乱跌,有的向前猛冲,攀登饲槽,左右旋转。常见于心经病。譬如脑黄。

4.2 抑制型。抑制型分三种:一是沉郁。常见反应迟钝,耳耷头低,四肢倦怠,行走无力,两目昏矇,半闭半睁。常见于热证初期。譬如热痛。二是昏迷。常见意识模糊,反应失灵,卧地不起,眼不见物,瞳孔扩张,四肢划动。多见于脑病、重症。譬如脑黄或其他重症。三是神态衰败。常见目瞪呆立,耳耷头低,肌肉颤抖,行如酒醉,口唇松弛,全身出汗,口色苍白,脉象微弱。常见于脏腑衰竭、亡阳暴脱。譬如胃肠破裂。

5 中兽医神病辨证

中兽医辨证,是通过患病动物体征、症状辨别出症候的方法。中兽医辨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温病辨证。中兽医神病辨证主要有心神病辨证和肝神病辨证。

5.1 心神病辨证。动物心神病证主要是“痰火扰心”,常见于心热风邪、心风黄、脑黄。主证:高热狂躁,狂奔乱走,碰墙撞壁,转圈运动,咬人咬物,气促喘粗,浑身大汗,口色赤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分析:心火亢盛,故高热、大汗;热灼津液成痰,心窍痰瘀,内扰心神,故意识障碍;心热传肺,故呼吸喘促;口色赤、脉象数为热象;苔腻、脉滑主痰湿雍盛。

5.2 肝神病辨证。动物肝神病证主要是“肝风内动”,常见于高热、传染病。主证:高热抽搐,四肢痉挛,角弓反张,躁动不安,意识障碍,目不视物,神志昏迷,口舌红,脉弦数。分析:高热伤津,筋失所养,故四肢痉挛、抽搐;热极生风,故意识障碍;肝火冲目,故目不视物;口舌红,脉弦数为肝经热极之象。

6 中兽医神病药物

中兽医药物,是中兽医防治动物疾病的中药。中兽医神病药物,是中兽医防治动物神病的中药。中兽医神病药物包括安神药、熄风药和开窍药。

6.1 安神药。是指具有安神定心、镇痉熄风功能,用于治疗动物烦躁不安、神昏癫狂、高热惊厥、四肢拘挛的中药。常用的安神药有酸枣仁、朱砂、远志、柏子仁、茯神、琥珀、天竺黄、龙齿、磁石、珍珠、珍珠母、夜交藤、合欢皮、小麦、缬草、灵芝草、蕨菜、海螺。

6.2 熄风药。是指具有平肝熄风、定惊解痉功能,用于治疗动物口眼歪斜,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僵拘,肌肤抽搐,心风癫狂的中药。常用的熄风药有天麻、钩藤、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白花蛇、乌梢蛇、蛇蜕、白附子、羚羊角、露蜂房、玳瑁、狗宝、白石英、壁虎、飞廉。

6.3 开窍药。是指具有辛香走窜、宣通开窍、行气驱邪功能,用于治疗动物神志昏迷的中药。常用的开窍药有菖蒲、蟾酥、麝香、牛黄、皂角、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冰片艾、五指艾。

7 中兽医神病方剂

中兽医方剂,是指中兽医防治动物疾病过程运用的具有特定功效、主治范围和名称的规范化中药方。中兽医神病方剂是中兽医防治动物神病的中药方剂。中兽医神病方剂包括安神剂、熄风剂和开窍剂。

7.1 安神剂。是指具有安神定心、镇痉熄风功能,用于治疗动物烦躁不安、神昏癫狂、高热惊厥、四肢拘挛的中药方剂。常用的安神方剂有镇心散(《元亨疗马集》)、柏子仁丸(《新编中兽医学》)、养心汤(《新编中兽医学》)、竺黄泻心汤(《新编中兽医学》)。

7.2 熄风剂。是指具有平肝熄风、定惊解痉功能,用于治疗动物口眼歪斜、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僵拘、肌肤抽搐、心风癫狂的中药方剂。常用的熄风方剂有千金散(《元亨疗马集》)、羚羊钩藤汤(《新编中兽医学》)、牵正散(《新编中兽医学》)、天麻散(《元亨疗马集》)、大定风珠(《新编中兽医学》)。

7.3 开窍剂。是指具有辛香走窜、宣通开窍、行气驱邪功能,用于治疗动物神志昏迷的中药方剂。常用的开窍方剂有开窍通关散(《新编中兽医学》)、菖蒲郁金汤(《新编中兽医学》)、神犀丹(《新编中兽医学》)。

8 中兽医神病针灸

中兽医针灸,是中兽医用针灸器具刺激动物体表俞穴,促进气血调和、经络畅通,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中兽医神病针灸,是中兽医针灸治疗动物神病的技术。

8.1 针灸穴位。中兽医神病针灸常用穴位有:鹘脉、蹄头、大风门、小风门、百会、胸膛、伏兔、山根、水沟、天门、太阳、三江、大脉、通关、耳尖、玉堂、知甘、通天、八字、尾根。

8.2 针灸处方。中兽医神病针灸常用处方有:1、心热风邪(中风):彻鹘脉、蹄头血;火烙大风门、百会穴。2、心黄(心风黄):彻胸膛、鹘脉血;火烙大风门、小风门、百会穴。3、痫症(癫痫):牛针刺山根穴;骆驼针刺水沟穴;猪针刺山根穴,灸大风门、天门穴。4、黑汗风(中暑):彻鹘脉、太阳、三江、大脉、通关、耳尖血。5、牛心疯狂:针刺胸膛、玉堂、知甘穴。6、脑黄:彻鹘脉、太阳血;火烙大风门、通天穴。7、脑水肿:火烙大风门、小风门、伏兔穴。8、牛肝风:针刺山根、八字、尾根、百会、天门穴。

9 中兽医神病防治

中兽医疾病防治,是指中兽医用中药、针灸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中兽医神病防治主要有心神病防治、肝神病防治和脑神病防治。

9.1 心神病防治。1、心热风邪(中风):治法清心化痰、熄风安神;方用镇心散加减、胡黄连散加减。2、心黄(心风黄):治法清热解毒、镇心安神;方用镇心散加减、归脾散加减。3、痫症(癫痫):阳痫治法清热化痰、熄风定痫;方用胆南星散、柴葛平肝散、紫河车散。阴痫治法涤痰熄风、滋阴养血;方用安神散、镇痫散、四君子汤加味。4、黑汗风(中暑):治法安神开窍、清热解毒;方用茯神散、香薷散、朱砂散。5、牛心疯狂:治法清心热、祛风、安神;方用朱砂散、镇心散。

9.2 肝神病防治。1、牛肝风:治法清热凉血、镇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2、惊吓症:治法镇惊安神;方用磁朱丸。

9.3 脑神病防治。1、脑黄:惊狂型治法清热化痰、镇惊安神;方用天竺黄散。呆痴型治法豁痰开窍、安神镇惊;方用朱砂散加减。2、脑水肿:治法燥湿化浊、利水清脑;方用桔菊防晕汤。3、脑风(眩晕):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

[1]唐·李石等编著.邹介正,马孝劬校注:司牧安骥集.农业出版社.北京:1959

[2]明·喻本元,喻本亨著.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重编校正: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农业出版社.北京:1963

[3]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79

[4]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编著:新编中兽医学.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79

[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编:中国兽医针灸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84

[6]杨宏道,李世骏,于船主编:中国兽医针灸荟萃.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1987

[7]瞿自明,徐方舟,江锡基编著:兽医中草药大全.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1989

[8]赵海沄,刘学编著:中兽医基础理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春:1990

[9]甘肃农业大学主编:中兽医学.天则出版社.杨陵:1990

[1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兽医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农业出版社.北京:1991

[11]蒋次升,于船,方维焕编者:英汉中兽医辞典.农业出版社.北京:1991

[12]瞿自明主编:新编中兽医治疗大全.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1993

[13]于船,陈子斌主编:现代中兽医大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南宁:2000

[14]姜聪文主编:中兽医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

[1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2010

猜你喜欢
兽医学方用中兽医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