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合参在畜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3-01-23 07:56陈学民周红玉樊新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舌苔气味尿液

陈学民,周红玉,樊新平

(1.甘肃省武山县动物检疫站,741300;2.甘肃省武山县畜牧兽医站;3.甘肃省武山县杨河兽医站)

要正确诊断和防治畜病,就必须对患畜有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通过望、闻、问、切,全面收集病畜表现出的各种病状,加以分析归类,进行辨证分型,确定疾病发展状态及转归,即为“四诊合参”。现将四诊技术简述如下。

1 问诊 此为四诊之首,通过有目的地与畜主详细交谈,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

1.1 问饲养 问饲料的种类、来源、品质、饲喂方法、饮水等情况。如长期饲喂霉坏变质粗劣饲料饲草,空腹暴饮冷水,易引起腹痛起卧。

1.2 问管理 问圈舍环境卫生、防寒保温、通风与光照等情况。如气候骤变,夜露寒宿易患风寒咳嗽;圈舍通风不良,家畜拥挤易发中暑。

1.3 问使役 问马牛使役种类、使役量、使役方法,鞍具是否合身。役畜劳伤过度,易发生心肺劳伤;孕畜劳逸不均易发难产及胎衣不下;鞍具不良易发生压伤;犁具不良易发生肩头肿疼等。

1.4 问病史 问患畜产地、发病数量、发病时间、发病后的采食、饮水、排粪、排尿、咳嗽、呕吐、鼻液、恶寒、发热、出汗、起卧等情况,诊断及治疗过程,治疗效果都要询问仔细。若同群或同圈发病症状相似,数量多,并伴有高热,应考虑瘟疫;若发病急,数目多,症状相同,无高热,可考虑中毒;若外地引进不久发病,应考虑气候水土及饲养管理条件改变对家畜发病影响。

2 望诊 是兽医临床常用方法,通过用肉眼直接观察患畜的异常变化,为进一步确认提供可靠依据。

2.1 望全貌 诊者站在患畜适当距离,从前往后,从左到右,边走边看。一般来讲,健畜双耳灵敏,目光有神,被毛光顺,步态稳健。若牙关紧闭,全身僵硬,形似木马,即为破伤风症状;如若单肢悬空,不敢负重,或行走跛型,多为肢蹄病。

2.2 望呼吸 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呼一吸为一至。健畜呼吸均匀,马每分钟8-16次,牛10-30次,羊10-20次,猪15-20次。在疾病过程中,呼吸的次数及状态就发生变化,呼吸缓慢低微为虚症;呼吸哽噎,互不接续多为危症。

2.3望饮食主要观察患畜的喝水、采食、咀嚼、吞咽、牛羊反刍等情况。正常情况下,家畜脾胃功能良好,饮食欲旺盛。若吃草不吃料多为料伤;吃料不饮水多为停饮;饮食欲减少多为发病初期;饮食欲废绝多为病情严重;咀嚼缓慢多为牙病;吞咽困难多为咽喉肿痛。

2.4看口色《元亨疗马集》曰:“口色,验疾之所也”。观察口腔有关部位的变化,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2.4.1 看舌色

2.4.1.1 正色健畜舌质鲜红,干湿得中,不滑不燥,微有稀疏均匀的薄白舌苔。《元亨疗马集》记载,“舌如莲色鲜明润,唇似桃花色更辉”。

2.4.1.2 白色主虚证。淡白为气虚,多见于脾胃虚弱,大便稀溏,营养不良,虫积内伤杂症;苍白为血虚,多见于贫血、大出血等症。

2.4.1.3 赤色主热证。赤红多属热性病的卫气分阶段,多见于热性病及瘟疫病的中后期。

2.4.1.4 青色主寒证。多为感受风邪的象征。青白为脏腑虚寒;青黄为内寒挟湿;青紫为湿热下注。

2.4.1.5 黄色主湿证。多为脾、肝、胆湿热所引起的黄疸症。色黄如橘为阳黄,晦暗如烟薰为阴黄。

2.4.1.6 黑色指青紫而灰暗,即舌如煮豆,多属绝症。《元亨疗马集》记载,“青黑两兼,骐骥天年数尽,时下命须亡。”

2.4.2 看舌苔舌苔为胃气薰蒸而成,通过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以了解消化功能与脾胃的强弱病邪的深浅,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进退。

2.4.2.1 白苔是最常见的一种舌苔,是健畜舌面上附有均匀而微薄的白苔。如白苔增厚主表症,滑利主寒证。其它舌苔均由白苔主化而成。

2.4.2.2 黄苔多为里热证,淡黄为微热,深黄为重热,颜色越深,热邪越重。

2.4.2.3 灰黑苔表示病情严重。若由黑变黄,黄苔退后又复白苔,是病邪好转的现象。

2.4.3 看口津健畜口津湿润,津液适中。口津粘腻干燥多为热盛伤津;口津滑利多为水湿内停。

2.4.4 看粪尿马类畜正常粪便为球状,牛为扁平状,羊为颗粒状,猪为软条状。大便干燥为热证,稀溏如水为寒证,红白相间为痢疾。尿液带血为血尿,尿液淋漓不畅为淋症。

3 闻诊 是通过耳听声音和鼻闻气味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3.1 听声音 可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其变化。

3.1.1 听叫声 健畜在求偶、呼群、呼犊发出宏亮而有节奏的叫声,在疾病过程中叫声常发生异常变化。叫声嘶哑多为久病不愈,叫声混浊而声大多为发病初期,磨牙呻吟多为病情严重。

3.1.2 听呼吸 健畜呼吸平稳,一般听不到声音,能看到胸部随呼吸有节奏的起伏。患畜气息平顺病较轻,呼吸如拉锯病情重。

3.1.3 听咳嗽 健畜一般不咳嗽。啌咳多见于上呼吸道及肺部患疾。咳声宏亮有力为实证,低弱无力为虚证,有痰为湿咳,无痰为干咳。

3.1.4 听咀嚼 健畜采食时听到清脆而有节奏的咀嚼声。如咀嚼缓慢;裂咀流涎为牙病;若伸头直项,食槽肿胀,吞咽困难,多为嗓黄。

3.1.5 听肠音 健畜小肠如流水音,大肠似远雷音。肠音亢进多见于冷痛腹泻,肠音寂然无声多为结症。肠音的变化还可诊断病势的进退,如结症过程中,肠音一直微弱,经治疗肠音恢复,则是病情好转的象征;若一直不排粪便,继而肚腹胀满,肠音不能恢复正常,则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多预后不良。

3.2 嗅气味 是用嗅觉来辨别家畜疾病的方法

3.2.1 嗅口气 健畜口内带有饲料味,无异臭。若气味异臭多为胃内积热,酸臭为胃内积食,腥臭多为口腔糜烂,牙床肿胀,溃疡等病。

3.2.2 嗅鼻气 鼻气及鼻液无特殊味。如鼻气及鼻液腥臭,多见于肺脏疾病。民间众说云云:“气味臭哄哄,一定是肺痈。气味尸臭坏,必定是肺败。”

3.2.3 嗅粪便各类家畜粪便均有一定的臭味。若粪便稀溏带水,气味不浓,多属脾虚泻泄;气味酸臭多为伤食;气味腥臭多为肠黄或痢疾。

3.2.4 嗅尿液除马类畜尿液有一种刺鼻味,其它家畜尿液气味较小。若尿液赤少,气味熏臭,多为实热证;尿液清长,无异味,多属虚寒证。

3.2.5 嗅脓液辨别脓汁的气味及性质,在外科疮疡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脓汁粘稠,略有臭味,多属顺症,容易治好;混浊恶臭较为难医;清稀腐臭,多为深部腐败化脓疮,是疮科危症。

4 切诊 是靠手指的感觉进行切、按、触、摸,从而获得病症之资料的一种诊断办法。

4.1切脉古人切双凫脉,现代兽医马属动物切颌外动脉,牛切尾动脉,猪羊切股内动脉,用不同的指力推压寻找,即得二十多种脉象,但临床常见以下七种。

4.1.1 平脉为健畜脉象,不沉不浮,不快不慢,至数一定,节律均匀,连绵不断,马类畜一息三至,牛一息四至,猪羊一息五至。

4.1.2 浮脉脉位浮浅,轻按而得,重按不现,主表证。

4.1.3 沉脉脉位深沉,重按可现,轻按不显,主里证。

4.1.4 迟脉脉率缓慢,一息不足三至,主寒证。

4.1.5 数脉脉象急速,一息四至以上,主热证。

4.1.6 滑脉应指圆滑,来往流利,如盘走珠,多为妊娠脉。

4.1.7 雀啄脉脉感数而急,连连奏指,来三停一,稍停复来,散乱无序,如雀啄食,是疾病危重之脉象。

临证时,还会出现两种以上的脉象,如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浮数脉为表热证。同样道理,浮迟脉为表寒证,沉数脉为里热证,沉迟为里寒证。

4.2触诊用于对有关部位触、摸、按、压,以探察患畜寒热,温凉,软硬虚实,局部形态等变化。

4.2.1 触心跳健康马类畜每分钟心跳36-40次,牛40-60次,猪60-80次,羊55-70次。心跳疾速多为实证,心跳缓慢多为虚证。

4.2.2 查体温健畜肛温与体表温度一致,马类畜37.5-38.5℃,牛 37.5-39.5℃,猪羊 38-39℃。体温偏低多为寒证,升高多为热症,稽留不下多为瘟疫。

4.2.3 触热凉耳尖、鼻端、口腔、四肢未稍发凉属寒证,时热时冷属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全身烫热为热证。

4.2.4 触肿胀触摸肿胀的性质、形态、大小及敏感度情况,肿胀手压有痕为水肿;坚硬热痛多为脓未成熟;边硬顶软,有波动为脓已成熟。

4.2.5 触咽喉注意有无热疼及肿胀异常变化,如咽喉肿胀,槽口有疙瘩,吞咽困难多为槽结。

4.2.6 触胸腹用手按模或扣打两侧胸腹,患畜躲避拒按多为胸壁痛,牛羊左肷膨胀多为瘤胃臌气。

4.2.7 触谷道多用于直肠检查,马类畜结症和母畜子宫、卵巢、妊娠的诊断。

猜你喜欢
舌苔气味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气味图书馆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好浓的煤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