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临床回顾分析

2013-01-23 17:21张春宏李秋静刘海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1期
关键词:威海市胆管癌威海

张春宏李秋静刘海瑜

(1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医院病理科,山东 威海 264205;2 威海市立医院病理科,山东 威海264205;3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医院康复科,山东 威海264205)

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临床回顾分析

张春宏1李秋静2刘海瑜3

(1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医院病理科,山东 威海 264205;2 威海市立医院病理科,山东 威海264205;3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医院康复科,山东 威海264205)

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细胞癌;免疫组化

肝内胆管癌是胆管恶性肿瘤,约15%~25%的肝癌是ICC。而ICC的病因学目前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导致ICC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有报道提示:约1/3的ICC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因而认为结石对肝内胆管黏膜慢性刺激是导致ICC的病因之一。我们报道1例此类肿瘤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对该肿瘤诊断及预后的认识与经验。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1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腹肌局部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腹部B超示胆总管增宽12mm,胆囊体积增大并腔内低回声。CT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整,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下端,左侧肝内胆管可见多发高密度结石影,左叶未见萎缩,胆囊扩大,壁无增厚,胰腺、脾脏未见异常。诊断左侧肝内胆管、胆总管下段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左外侧叶切除术、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中见胆囊约12cm×5cm×5cm大小,充血,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胆囊体部坏疽;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3cm,胆总管下段扪及结石,肝左外叶质硬,纤维化,无明显萎缩。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 病理检查

2.1 巨检

胆囊一枚大小14cm×6.7cm×4.5cm,切开见黄绿色胆汁,内见泥沙样小结石数块,总直径0.8cm,胆囊黏膜不光滑,壁厚0.2~0.5cm。另见碎石一堆,大小5cm×2.5cm×1.5cm,灰黑色,质韧。胆总管断端长2.0cm,内见直径0.1cm灰黑色结石。另见部分肝组织大小8cm×5cm×3cm,切开肝脏见质韧区3cm×2.5cm×1.5cm,实性,灰白。

2.2 镜检

纤维间质中见大小不等的腺样结构,管状或乳头状或条索样,腺腔内见坏死组织;细胞大小不等,立方或柱状,可有多形性。细胞核较小,核仁不明显。多数细胞胞质呈淡染、嗜伊红或空泡状;有时细胞有丰富的透明胞质,类似杯状细胞[1]。纤维间质间见炎细胞侵润,周围可见少量肝组织。

2.3 免疫组化

AFP(-),CEA(+),CK(+),Hepatocyte(-)。病理诊断:①急慢性胆囊炎伴出血坏死。②胆囊结石。③胆总管结石。④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癌(经齐鲁医院专家会诊)。

3 讨 论

肝内胆管癌(im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是胆管恶性肿瘤,发病日益增多。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国内发病率为0.36%~10%,国外发病率为2%~10%。肝内胆 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病情复杂,术前诊断困难,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加强,术前诊断率有所提高[2]。肝内胆管细胞癌由类似胆管的细胞组成的一类肝内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如肝内大胆管(段和区胆管及其细小分支)、肝内小胆管。肝内胆管细胞癌在大多数人群是相对少见的肿瘤,是肝第二位原发恶性肿瘤;约15%的肝癌是ICC。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老挝、泰国北部及东北部。ICC发病年龄偏大,无明显性别差异,本例是老年女性。肝内胆管癌的病因学因素目前认为与寄生虫感染,肝内胆管结石,炎症性肠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EB病毒感染,非胆汁性肝硬化,胆道畸形等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不适、轻微腹痛和体质量减轻,当癌侵犯肝门区,可表现为黄疸和胆管炎。ICC来自小胆管的癌时不引人注意,直到肿瘤长大出现症状。本例患者查体右上腹腹肌局部紧张,压痛(+),肝区叩击痛(+)影像学CT常显示为分叶状或融合的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外周有加强,可能是由于中央细胞减少的致密纤维化。CT和超声能观察到继发的肿瘤周围的扩张胆管。本例超声提示胆总管增宽12mm,胆囊体积增大并腔内低回声。CT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整,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下端,左侧肝内胆管可见多发高密度结石影。由于合并结石的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低,容易漏诊,有报道术前诊断率为28.6%。本例大体形态肝组织大小8cm×5cm×3cm,切开肝脏见质韧区3cm×2.5cm×1.5cm实性,灰白。典型的肿瘤由大小不等的结节组成,常有融合。还可见汇管区侵犯。中心坏死或瘢痕很常见。组织学类型大多数是腺癌呈管状或乳头状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纤维间质。(包括腺鳞癌,胆管细胞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肉瘤样癌,淋巴上皮瘤样癌,黏液表皮样癌)。本例纤维间质中见大小不等的腺样结构,管状或乳头状或条索样,腺腔内见坏死组织;细胞大小不等,立方或柱状,可有多形性。细胞核较小,核仁不明显。多数细胞胞质呈淡染、嗜伊红或空泡状;有时细胞有丰富的透明胞质,类似杯状细胞。纤维间质间见炎细胞侵润,周围可见少量肝组织。肝内胆管细胞癌生长方式有三种:肝内胆管周围浸润型(浸润狭窄型)、肿块型(外生型)和胆管腔内生长型(息肉型)[3]。

对年龄>40岁、病史长、反复感染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短期内消瘦和难以解释的肝区疼痛者,应警惕并发肝胆管癌的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4]。

[1] WHO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消化系统肿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121-124.

[2] 吕昕亮,朱锦德,方基兴.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分析[A].2005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

[3] 刘国保.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1):42.

[4] 王晓明,胡士杰,吴健雄,等.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5):874-876.

R575.6+2

B

1671-8194(2013)31-0210-02

猜你喜欢
威海市胆管癌威海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威海港口》
威海市核电供热供水一体化系统与效益分析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是“生”不是“牛”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My perspective on going global and acting local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