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8例

2013-01-23 21:02郭玉红蔡焦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期
关键词:吗啉水疱疱疹

郭玉红 蔡焦生

(1.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卫生院,454561 2.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俗称蛇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本病常因情志内伤,郁而化火,或脾经湿邪郁久化热,复感外邪侵袭,火邪与湿热相结,阻滞经络,热毒蕴于血分而发红斑,肿胀疼痛异常,湿热盛则起水疱,所以肝胆热盛、湿热内蕴是导致本病的内因。1999年以来,我们运用口服吗啉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外敷蚯蚓液治疗带状疱疹患者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9d,最短2d;发生在头面部2例,颈肩胛部3例,胸背部6例,腰腹部8例,下肢2例,多部位5例。

临床表现:轻型:皮肤色红,小粟粒状疱疹,灼热疼痛,舌红,脉弦;中型:患处灼热剧痛,出现数堆群集的水疱,疱壁紧张发亮,互不融合,舌质红,脉滑;重型:患处肿胀明显,剧烈疼痛,部分水疱变成脓疱,或水疱破溃后表面糜烂,伴心烦,纳呆,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方法

内服:吗啉胍0.2g,日服3次;维生素B110mg,日服3次;维生素B120.5mg,日服3次。

外敷中药:取较大活地龙10条,用清水洗净后置于杯中,加白糖60g轻轻搅拌,然后杯上覆盖1~2层消毒纱布,放置24h后制取黄色地龙浸出液。根据皮损大小,用棉签将制取液涂于疱疹表面,每日5~6次,连用5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治愈(剧烈疼痛很快减轻,愈后不遗留疼痛症状),3例有效(皮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1例无效(皮损消退、疼痛无变化或加重者)。平均疗程10d。有效率为97.4%。皮损消退最快者3d,最慢者13d;疼痛消失最快者2d。

典型病例

患者,女,56岁。症状表现为初期头痛、头晕,右眼周围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全身不适,约2d右侧眼眶上缘皮肤红肿,继而出现水疱样疹子,扩及头颈部及颈部,水疱成串。局部外敷蚯蚓液。内服吗啉胍0.2g,日服3次;维生素B110mg,日服3次;维生素B120.5mg,日服3次。经1周治疗,水疱干瘪,皮肤肿胀消退,但眼眶周围神经痛加剧,有蚁爬感刺痛放射至头部、后颈部及全身,坐卧不安,昼夜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食欲。续用药10d,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随访未复发。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部或腰背躯干局部神经性疼痛,1~2d后皮肤肿胀,出现成群密集型水疱。本病以成年人为多见。中医学对带状疱疹认识比较深刻。《医宗金鉴》载:“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此属脾肺二经湿热……若腰肋生之,系肝火妄动。”地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白颈蚯蚓,性寒,味咸,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本品浸液或捣敷,还可用治多种外科疾患,《本草纲目》记载用活地龙与白糖捣烂外敷,可治急性腮腺炎、漆疮、带状疱疹、丹毒、烫火伤、慢性下肢溃疡及骨折等证,加之口服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可对带状疱疹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在临床中如遇到病毒侵犯角膜及产生病毒性脑炎时则应会同相关科室给予相应治疗。

猜你喜欢
吗啉水疱疱疹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吗啉中吗啉含量的研究
60%氟吗啉·唑嘧菌胺干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夏季警惕汗疱疹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