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效果

2013-01-24 16:10王翠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股骨颈患肢髋关节

王翠花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句容 212400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效果

王翠花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句容 2124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骨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我省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大推广力度。我院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在骨科建立了试点病房,提出了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工作目标。笔者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10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72.56±8.5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72±1.51)小时;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100例为护理干预组,男44例,女56例,年龄(74.20±8.5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56±1.58)小时,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及入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气垫床卧床休息,患肢行外展中立位,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完善术前准备。给予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予补液抗感染治疗。

1.2.2 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护理组仅进行一般骨科护理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因意外受伤常常自责。身体创伤造成疼痛,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经济负担以及骨折的愈后等多种因素,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如孤独、恐惧,甚至感到绝望。医护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鼓励患者及时倾诉自己的感受,了解其心理状态,关心安慰他们,给予耐心的开导,细致周到的做好基础护理,使之感到温暖,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及护理知识,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2 术前护理 老年人通常身体机能衰退,自身健康状况差,意外骨折可诱发和加重原有并存疾病而导致意外发生。入院后及时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病,加强营养,改善全身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入院后做好基础护理,防止皮肤受损,卧气垫床以减少翻身,尽量避免搬动髋部,如要搬动病人,需平托髋部及肢体,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正确体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以取得配合。行皮牵引时患者置于软枕上,维持有效牵引,不随意增减牵引重量。牵引量过小不能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牵引量过大可发生移位,并经常检查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有无压疮,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1.2.2.3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敷料及伤口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伤口敷料外有渗血要及时汇报医生更换,保持伤口干燥。观察患肢的颜色、温度,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②术后体位。手术完毕回病房时,护士要正确指导搬运,平托髋部和下肢,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搬运时同步进行,严防动作不协调而致关节脱位[1]。术后6个小时可行侧卧位,健侧在上,两腿之间置厚的软垫,以防患肢外旋内收,再次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正确卧姿的重要性,并给与详细的指导,帮助其提高认识。③功能锻炼。术后早期鼓励并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术后当日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指导患者行足背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并给予下肢由下向上的按摩,促进静脉回流。术后第1日可指导做深呼吸,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屈伸运动,由被动向主动过渡。术后2~3日,继续做患肢的肌力训练,在医生的允许下,增加髋部屈曲练习,方法[2]: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屈曲角度不宜过大 (<90°),以免引起髋部疼痛及脱臼[3]。保持髋部屈曲5秒后放松回原位5秒钟,每组20次,每日2~3组。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协助病人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术后4~7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扶患者坐于床边,脚下用软垫支撑,20~30分钟一次,每日两次。术后一周护士要督促患者在助行器帮助下站立位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屈曲时膝部不要超过腰部,外展髋关节时使患肢和身体伸直,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放回原地,每天3~4次,每次10下。下床时可让患者家属协助,帮助他们掌握下床的护理技巧,方法是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躯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移动患者,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家属则用力扶住患者,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放地上,递上助行器。上床时按相反顺序进行,即患肢先上床。④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出血:由于手术治疗创伤面大,并且需要手术切除部分骨质,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凝血功能低下,容易导致伤口渗血,应严密观察伤口局部和全身情况,了解术中出血情况,术后24小时内,患肢局部制动,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引流量及色泽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积血在关节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警惕失血性休克。血栓形成:患者术后伤肢活动受限,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4],要及早预防。早期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双下肢按摩由下至上,并置患肢于软枕,抬高20°~30°,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和消除肿胀,下床行走后要注意劳逸结合,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凝剂,经常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警惕发生胀痛。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因卧床代谢降低,容易出现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多食粗纤维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叩击患者的背部协助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使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等方法。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础护理合格率等 (由护理责任人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合格率评价标准)进行测试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个人录入,并由同一个人核实确保资料的准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的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714,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差异有显著性,χ2=5.674,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以股骨颈骨折为代表的老年创伤性疾病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4]。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除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外,还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有密切关系。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我科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颈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股骨颈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王慧玲,张晓萍,附艳,等.髋关节术后脱位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85-687.

[2]李晓蓉.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96例 [J].中华护理杂志,2004,20(11)26-27.

[3]付利民.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36例围手术期护理 [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48.

[4]吴英莲.高位压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 [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11.

[5]芦海英,王志月,于彩钰.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护理与康复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2,9(4):300.

R473.59

A

1007-8517(2013)14-0147-02

2013.04.28)

猜你喜欢
股骨颈患肢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