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查对制度流程改进后的体会

2013-01-25 23:49范成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执行者条码护士长

范成英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1

护理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差错率是22.34%,其中,查对不严造成的差错为83%。护理人员在查对工作中对查对流程落实不到位,私自简化流程,三查只执行一查,甚至不查。在日常繁杂的操作中,对查对制度的淡化,是护理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2]。我科从2010年开始,对原有查对流程进行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原有查对制度

三查:操作、摆药、处置前查;操作中、摆药、处置中查;操作、摆药、处置后查。

七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有效期。

2 改进后的查对流程

2.1 医嘱查对流程医生下达医嘱→办公护士审核后执行医嘱→打印执行单、护理处置单、瓶贴(每个患者分开打印)→核对并签名。

2.2 静脉用药查对流程 预备护士行备药查对并签名→配药查对并签名→交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到病房执行操作前查对(首先双向式核对:问患者姓名)→然后执行三查七对(增加查腕带、瓶贴、执行单、床尾卡)→进针前再次查对→操作后离开病房前还要对以上信息进行查对。

2.3 采集血标本查对流程 办公护士审核医嘱→执行医嘱→打印条码(每个患者分开打印)→通知患者采血注意事项及检查项目→夜班护士根据条码准备采血试管→再次核对医嘱→到床房采血→双向式核对→查对床号、姓名、腕带、床头卡→贴条码→采血时查对→拔针后核对→用橡胶圈将一个患者的采血管捆扎在一起→采集下一个患者→填写标本传送登记本→送检验科。

3 制定查对工作的评价标准

为加强查对工作中各个流程的控制,制定了查对工作评价标准,让枯燥的理论变成了可评价、可测量的系统,便于操作和考核。医嘱查对由两人执行,下一班核对上一班,查对后双签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并签名。办公护士审对医嘱时发现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双方确认无误后执行。医嘱处理者和核对者签名,临时医嘱有执行者和执行时间,液体有配药者、核对者、执行者签名。备药正确无过期、变质、沉淀,输液器空针包装完整无过期。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护理记录核对者双签名,输血袋保留24小时备查。抢救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复述一遍,经双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再弃去。抢救结束后医生6小时内据实补下医嘱。

4 考核

4.1 护理人员 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掌握查对制度,熟悉查对流程、意义及方法,能认真、自觉执行查对制度,保证正确,有效的执行医嘱。

4.2 护士长 护士长在日常五查工作中检查每位护理人员执行情况,发现执行不力者,及时给予指出,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复查。

5 体会

通过对原有查对流程的改进,使护理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查对工作形成常规化、制度化,从而形成一个惯性运转的有序流程[3]。改进后的查对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了患者安全目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1]胡影萍,袁艳玲,孟虹,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差错率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1-3.

[2]赵雅军,叶丽.谈护理差错的防范和查对制度的执行[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9);2596.

[3]汪秀云.浅谈病区护理查对质量评价标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70-71.

猜你喜欢
执行者条码护士长
热线互动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等 你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浅谈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
ISSN条码的制作和印前输出要点
总护士长管理理念对年轻护士长的管理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