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乳腺X光机升级改造对乳腺疾病诊断的积极影响

2013-01-27 04:13杨得勤杜彦涛丁雄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乳腺乳腺癌

杨得勤 杜彦涛 丁雄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已应用于临床乳腺钼靶检查中。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的IP板技术应用于钼靶X光机照射技术,改变了传统暗室技术下的钼靶照射成像模糊、层次不清以及影响小病灶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的现象;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数字图像的强大后处理功能适时调节窗宽、窗位和局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放大技术,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微小病灶及可疑癌前病灶,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1]。该技术的应用填补了乳腺癌检查的技术空白,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提取2007-2008年适龄女性乳腺查体及门诊病例资料300余例,结合复查共完成检查400余人次。

1.2 仪器设备

使用上海产M30型X光机;KONICA.REGIUS170.CR数字成像系统,富士CR一套,高分辨率的IP板两块(8×10)英寸。

1.3 技术方法

CR乳腺摄影是在常规钼靶机上采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获得数字化图像资料,本研究将原始乳腺托盘及压迫板加大至与乳腺专用IP板大小相同;双侧乳腺摄取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必要时摄取侧位。扫描后在计算机摄影系统中进行双乳腺CC位及MLO位对比观察。乳腺X射线摄影条件的管电压(kV)、管电流(mA)及扫描时间(mAs)较传统应用时适当降低,摸索出适合不同类型患者的条件后进行照射[2]。

2 结果

应用该项技术共完成检查患者约300余例,结合复查等其完成检查400余人次,查出乳腺不同类型增生约200余例,囊肿、乳石症、腺瘤、脂肪瘤及畸胎瘤等诊断40例,乳腺癌14例(均已行切除术),癌前病变3例(病理证实:乳头状瘤或导管囊性扩张,增生活跃,潜钙化),总体诊断符合率>95%,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原始乳腺托盘及压迫板尺寸较小,不适合乳腺比较大的患者,MLO位不能摄取到胸大肌及腋窝,更改后的乳腺托盘及压迫板尺寸较大,弥补其投照缺陷。完成拍摄后,将带有乳腺潜影(模拟图像)IP板投入CR系统的扫描仪内,经过扫描、读取、摸-数转换的过程,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可以观察到数字化的乳腺图像[2]。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达210-12灰阶,模拟图像仅为26-14灰阶,结合数字图像的强大后处理功能,极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数字图像可以高保真地存储、调阅、传输和拷贝,可实现联网、远程会诊等。在实际应用中,可发现2~3 mm的早期微小病灶。

普通钼靶乳腺机图像欠清晰,而结合CR系统的IP板应用后,不但受检者辐射剂量变小,而且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小钼靶乳房摄影更优于普通屏-片系统[3-4];在诊断非肿块性泥沙样钙化及潜在钙化时在CR系统中更能优越的显示,检测率明显高于普通屏-片系统,为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与B超结合应用其优势互补,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5-6]。钼靶乳腺机为辐射性检查手段,不宜35岁以下低龄妇女检查,不宜短时间内频繁检查,同时对致密型乳腺疾病易漏诊,因此应结合B超等其他检查手段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病例。充分利用乳腺X线机的“分型诊断”特性,进行BI-RADS分类,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如针对Ⅳb、Ⅳc型预防了乳腺癌的发生,对可疑人群重点筛选和重点观察,有效地遏止了乳腺癌的高增长率,降低了乳腺癌的病死率[7-9]。在乳腺癌的普查中,对不同乳腺分型(按照胡永升乳腺X线分型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对不同分期的病例及时提出保健性和预防性意见,变治病为防病,实现更高层次的临床干预,可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10-12]。使用廉价而普通的乳腺机,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4 结语

拓展原有设备的功能并予以利用和改造,实现技术的革新与创造方成为可能[13-14]。该项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医院的一项空白。对技术与资金短缺的基层医院而言,使用数万元的医学影像设备实现了近百万元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将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15]。

[1]张国玲,李文峰,苏布沙,等.IP板在乳腺X线摄影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36-1237.

[2]胡建林.数字化CR乳腺钼靶摄影和传统X线钼靶摄影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7):174-175.

[3]袁庆海,贺强,刘春生,等.CR乳腺摄影的诊断价值及摄影剂量的变化与诊断质量的关系[J].吉林大学报(医学版),2005,31(6):955-956.

[4]孔建春,黄海英,楼芬兰.CR系统与屏-片系统在小乳房钼靶摄影中的应用对比[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3):356-357.

[5]张会如,鲁雯,张光玉,等.数字乳腺X射线影像中微钙化点的检测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8,5(7):10-12.

[6]王卓.应用钼靶乳腺机结合CR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检查的全面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2010,5(3):478-479.

[7]林青.BI-RADS在乳腺X线摄影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2):189-192,封3.

[8]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14.

[9]宋玉鸿,李洪辰.运用CR成像系统实现基层医院乳腺数字化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9):33,35.

[10]史春颖,张立涛,陈颖.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39(6):531-533.

[11]原龙,曹晓红,汤连志,等.应用多层螺旋CT与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与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08,5(10):17-19.

[12]张立苹,张红,马艳红,等.CT对乳腺癌诊断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6):439-440.

[13]钟辉,谭婵妹,罗毅,等.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3):320-322.

[14]唐建华,严福华,周梅玲,等.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动态增强检测小乳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2):152-156.

[15]李洪林,朱利,李静.超声与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11):828-831.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乳腺乳腺癌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