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花鸟画构图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延续和发展

2013-01-28 08:25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折枝海棠花花鸟画

(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2008年1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了《宋画全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国画界反响强烈。宋代绘画在历史上以广泛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手法、精纯的绘画技巧和高妙的艺术境界而成为中国绘画的全盛时期,其中花鸟画更是因为受到统治阶级的喜好而发展,成为花鸟史上的鼎盛期。两宋花鸟画的繁荣昌盛既得益于宋徽宗赵佶对于院体花鸟画的推动,也和当时大量的画论著作与繁荣的绘画市场密切相关。两宋花鸟画的繁荣不但催生了许多优秀的画家和画作,也造就了宋人的文化精神,而且对以后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初期,花鸟画主要继承的还是五代传统,画法多从徐黄二体,且“黄家富贵”更是为世人崇尚,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痴迷,在其倡导与推动下,花鸟画更以谨慎精微的院体画风为主,逐步向工整细腻的写实风格发展。当时以花卉和禽鸟为常见题材,更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构图形式。

一、 宋代花鸟画的构图特点

宋代花鸟画由于受到特定的民族审美心态和历代构图形式感的影响,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画面构成方式,既讲究构图形式的周密严谨,又讲究绘画内容的自然生动。从大量的绘画作品中,可以大致将其构图形式分为三种:折枝式、场景式、留白式。

1.折枝式。这种方式以折枝花卉为主要内容,截取自然花卉或植物中最有特色的局部入画,再配以禽鸟或昆虫,整体画面精致细腻,一般以扇面或册页的形式出现。

《海棠蛱蝶图》是一幅典型的折枝花卉,此图中一枝海棠花迎风招展,三只蝴蝶点缀其中,彩蝶被成簇的花吸引,在花中翩翩起舞。海棠花着以白粉,再在花瓣头上晕染淡淡的红色,体现作者要表达的意境。这幅画就是采用折枝法布局构图,成簇的海棠花与穿插其间的蝴蝶形成聚散、疏密的对比关系,构图充满变化。海棠花叶用轻线勾出,花朵姿态各异,叶子也有翻卷舒展的变化,表现出了微风轻拂的感觉。

2.场景式。多以立轴和条幅出现,典型的代表作有北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描画晚秋的溪边景色。突出的几块石头立于溪边,整幅画面显得萧疏荒凉,但栖息于荆棘从里的雀鸟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此画将山水与花鸟相结合,既有山水的深远场景,也有花鸟的灵动,荆棘和竹叶均用双勾,设色浓重艳丽。

3.留白式。这种构图方式在宋代花鸟中极为常见,作品尺幅不大,多以扇面、册页和手卷形式为主。其背景都为留白,这也是传统中国画构图的重要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构图形式,主要是为给主体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也给观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它的虚无不是完全意义的虚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空白处的画意更加衬托出画面的意境,“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能起到更好的补充说明,让人能用想象来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

《双鸳鸯图》,此幅作品画深秋的湖景,芦苇萧疏,两只鸳鸯在水中追逐嬉戏,两只水鸟,一只栖息在芦苇上回头仰望,另一只自天而降,顾盼生姿,背景为大面积留白,植物与动物体积较小,更体现出湖水茫茫,水天寥廓的空旷之景。画面笔简韵繁,景少意长。

上述则为宋代花鸟画的三种主要构图形式,不难看出,这几种构图形式都有矛盾关系的体现,如疏和密、聚和散、虚与实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中国画中,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则是获得理想构图的关键。中国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潘天寿曾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花鸟画重视疏密虚实,这些“虚实”也体现在黑白关系中,潘天寿也曾说:“吾国绘画向以黑白二色为主彩,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白即虚也,黑即实也,虚实之关联,即以空白显实由也。”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承袭与发展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继承和延续了宋代花鸟画的这些构图形式和法则,在现在各种展览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基本的构图形式大致还是保留了传统的样式,又由于受到现代绘画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个人风格和主观意识,以当代人的审美情感结合传统的构图模式,于是又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花鸟画构图图式。

折枝构图形式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代表有南京的江宏伟。仔细分析他笔下的作品,往往是构图简洁明了,既有折枝形式,也有留白形式,不刻意表现对象的全貌,而是有选择地表现一些局部,画面有一些地方则进行虚化处理,画面中往往是虚多实少,虚中体现更多的实。如作品《芙蓉》是典型的折枝式构图,芙蓉花枝从画面左下角伸出,花与叶占整幅画面左边大部分的面积,只在右边留出小部分空白,花朵错落有致地安排在画面中,花和叶之间的零散空白又与大面积留白形成对比,三只小鸟的位置安排也恰如其分,两只依偎着位于画面中间偏左下,另一只单独安排在左上一点,花、叶和鸟之间的位置也体现出了画面的空间。另外,《鸡冠花》也是很典型的折枝式构图,其中又有大面积的留白。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江宏伟的构图模式既受到宋代花鸟画传统构图形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个人风格构图模式的观念,形成具有改良型的现代构图风格。

另一种现代构图形式,则是在宋代花鸟画场景式构图上发展而来的又具有变化性的一种风格,现当代画家多用这种构图,也是现在比较流行和常用的构图方式,即大画面繁琐式构图。画面形象组合丰富,对象在画面中分布较满,画面构成甚至会四面出纸。当代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认为这种构图可以充分利用纸边缘的作用,物出画外,以小观大,借画外之境把观者引入更广阔的境界,引发丰富的想象。在现在很多展览上都能够发现许多画者都倾心于这种构图模式,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国画展览中湖北孔少波的《丰收的红十月》、天津张晓彦的《清浅水畔》等,就是这种满构图模式的代表。

在宋代花鸟画的经典画作中,我们能了解古代画家对于画面构图的巧妙性和严谨性,在此基础上,后世花鸟画的构图无不是延续和发展了宋代花鸟画的构图模式,乃至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在创作中将其为我所用。

构图是一幅画的章法布局,是画面能否美观且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关键。构图具有特殊的规律性,同时又具有创造性,它是构思的形象化,也是创意思维的表现,构图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让它成为我们今后创作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个人风格的关键点。

[1]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2]王永梅.《谈中国花鸟画的构图》.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

猜你喜欢
折枝海棠花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工笔花鸟画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江城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金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