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

  • 镇馆之宝 —— 一对“明星”梅瓶
    之宝——白釉贴花折枝花卉纹梅瓶,是非常漂亮且稀罕的明代梅瓶。这对梅瓶出土于东莞市寮步镇钟松雪家族墓地,底部印有“大明年造”的款识,从整体造型、图案到釉色都十分精美。咦,这么漂亮的梅瓶为什么有几道明显的接痕呢?原来,这个梅瓶又大又深,高30.5厘米,有一个普通的家用热水瓶那么大,工匠们在制作时只能把瓶口、器身、底部分别做好后再用釉水粘接,然后入窑烧制。但当时的修胎技术无法做到无痕衔接,所以烧制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接痕。这对梅瓶身上繁复的贴塑、堆花工艺在当时非常难

    奇妙博物馆 2022年11期2022-12-02

  • 川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折枝花卉雕刻艺术研究
    罗晓欢 殷梦弦折枝花是中国传统纹饰中的重要题材,在川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雕刻中也普遍使用,其灵活多变的造型和精雕细琢的工艺,成为川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装饰别具特色的部分。它们随墓葬建筑构件的尺度和形态的变化而灵活布局,在看似随意的构图中有其内在的严谨秩序,大胆变形又不失自然生趣,雕刻工艺巧拙并施,风格多变,代表了清代四川地区民间石刻艺术的基本状况,也是该地区墓葬美术和丧葬观念的集中反映。清代墓葬雕刻;折枝花;墓葬美术引言一提到墓葬建筑装饰,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地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4-13

  • 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 ——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
    追求所致。以中国折枝花卉在梅森临摹中遭际的调整为例可以发现,中国折枝花卉内蕴的是一种无我美学:将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的痕迹降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去除一切人为安置加工的痕迹;而欧式调整则表征出截然相反的美学追求:直接展现人对自然的介入和调整,以人为安置加工出的图像为美,审美中清清楚楚有一个进行创制或观赏的我在。无我美学邂逅有我美学不可避免出现冲撞,衍变是冲撞的必然结果。梅森因跨文化美学冲撞衍生出的洋葱图案获得了巨大成功表明,中西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可以在衍变对冲中

    浙江社会科学 2022年4期2022-04-11

  • 镜中缘(外二首)
    在哪儿?我在这儿折枝于手,可折几爱兰何须折枝于其手,株兰可经几次折不等花开,枝折完,待开之兰坠尘埃独剩一枝心无处,晨珠泪落伤枝身彷徨于世不知所,痕痕伤枝为谁恋红尘爱兰偏让兰身伤爱兰偏让兰心碎爱兰怎忍其彷徨若爱兰休取兰枝,若弃兰休说不忍伤枝独留如再折此世终失兰,永世不相见花谢·谁惜是谁放开了花的手任凭风儿带它离去花谢,谁惜叶离开了枝的暖,随花去花谢,叶落,叶知疼花儿,在飘荡中辗转她想问枝,怎么狠心放手枝怎么知道花的疼花儿的话到嘴边却无法开口,知道了没有必要再

    名家名作 2021年11期2021-11-12

  •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你首先要明确,这件事是属于“挟太山以超北海”这类根本做不到的,还是属于“为长者折枝”这类能做而不想做的。当然,如果这件事超出你能力范围了,甚至已經触碰道德底线、触犯法律了,那就斩钉截铁地告诉你的好朋友,这件事绝对不能做。妈妈,这件事并不像“挟太山以超北海”那么难,也不像“为长者折枝”那么简单,可我就是不愿意去做。我想……如果她真当我是好朋友的话,应该会理解我的吧。我们会因为很小的事情互相吸引而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1年6期2021-07-29

  • 道旁苦李
    看道旁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④游:玩。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确实如此。【思考与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1)诸儿竞走取之( )(2)人问之( )(3)取之,信然( )2. 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 )A.多子B.折枝C.竞3.用简短

    意林·少年版 2021年9期2021-06-10

  • 折枝要有大寄托
    郭怡琮“折枝”是传统花鸟画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唐代韩偓在《香奁集》中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红屏风画折枝”句,可见折枝花卉流传已久。对折枝的明确界定,史书上不多,但一看画就很容易理解,往往是只取植物的三两枝,如同从整株上折取下来。《辞源》上也只简单介绍为“因画花卉不带根,故名”,这看来似乎简单了些,其实折枝画是中国花鸟画的一个大课题。王若善画折枝,这与她的爱好有关,也与她读研时的导师霍春阳先生多画折枝有关。到中央美术学院读博时,她继续了这方面的创作研究,她

    名作欣赏 2020年6期2020-06-24

  • 折枝要有大寄托 ——从王若花鸟画谈起
    北京 郭怡琮“折枝”是传统花鸟画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唐代韩偓在《香奁集》中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红屏风画折枝”句,可见折枝花卉流传已久。对折枝的明确界定,史书上不多,但一看画就很容易理解,往往是只取植物的三两枝,如同从整株上折取下来。《辞源》上也只简单介绍为“因画花卉不带根,故名”,这看来似乎简单了些,其实折枝画是中国花鸟画的一个大课题。王若善画折枝,这与她的爱好有关,也与她读研时的导师霍春阳先生多画折枝有关。到中央美术学院读博时,她继续了这方面的创作研

    名作欣赏 2020年16期2020-03-12

  • “为长者折枝”中“折枝”一词释义研究述论
    上》中,“为长者折枝”中的“折枝”一词,历来各家注释不一,各执一词;至近代,学者们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四派,除历来三说之后,也有了新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关键词:折枝 《孟子》 考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是集中反映孟子“保民为王”思想之处,该篇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对于“折枝”一词,概括而言,常有三种解释,《四书逸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折枝
    了你偷偷递给我的折枝,大概是饰演了一个令人发指的顽固者大概是,陷入熟悉又陌生的风上大概是,错看了突如其来的危险就像,选择了有力而短促的呻吟——咔嚓,发间的鸟尽数飞尽而拒绝了不动声色的折磨,就像折断的肋骨静悄悄地晃动疼痛难言,個体的真理刻于骨上弯曲,伸展,作出温顺的姿势正如春天你目睹的青色的忧愁被朝夕缓慢地接纳,也不被奢求而这不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醉心于一个人的英雄姿态应该是不愿委身于野蛮的力应该是你,把自己偷偷递给了我(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16级审计

    知识窗 2019年3期2019-03-26

  • Help Learners Use Their Sensory Channels Effectively to Learn English
    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oses) 4.胜者为王,败者为寇。(wrong) 5.老狗不会新花样。(tricks) 6.一石二鸟。(stone) 7.袖手旁观。(folded)[Analysis]: Give them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all the sensory are involved.ACTIVITY 5. Read the text belowA doctor working in a v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9期2018-05-14

  •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意境
    的构图模式花鸟画折枝构图自唐发展至宋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构图形式,其构成法则运用灵活,结构组合丰富变化,不仅法度严谨,画面简练含蓄、宁静优美,意境深远,并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可视可感性。折枝构图往往以近景出现,不能有较大的动势变化,因此更注重在小小的构图中巧妙地布置画面的均衡得势,以平稳为主,平中有势。折枝构图是将极少的画面元素——花卉或鸟类置于构图的主体部位,在难以觉察的取舍中平衡画面,留取并利用空白,在朴素大方的空间中营造意境,像一首优美的诗歌、一段悦耳的音乐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2018-04-01

  • 插一朵花,请春到我家做客
    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插花要有俯仰高下、疏密斜正,要达到“各具意态”的效果,也就是要有生趣——将植物生长的状态表现出来。“各具意态”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一件完整的瓶花作品,要像一幅折枝花一样。宋代的花鸟小品中有很多折枝花,我们都可以借鉴,将其用在瓶花里。除了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甚至现在的摄影照片,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并用于瓶花。袁宏道的《瓶史》这样说:“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3期2018-03-15

  • Help Learners Use Their Sensory Channels Effectively to Learn English
    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oses) 4.胜者为王,败者为寇。(wrong) 5.老狗不会新花样。(tricks) 6.一石二鸟。(stone) 7.袖手旁观。(folded)[Analysis]:Give them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all the sensory are involved.ACTIVITY 5. Read the text belowA doctor working in a vi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6期2018-03-04

  • “不能”与“不为”
    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赏析我们做不到的事是“挟太山以超北海”,就是把泰山挟在胳肢窝底下而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不能。”这是真的不能啊!我们做得到的事是“为长者折枝(同‘肢)”,意思是为老人揉揉胳膊,捶捶腿。告诉别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愿意做,并非不能做。这是孟子打的两个比喻,来说明我们做不到和做得到的两种事。那么,我们今天学这段话,应该懂得什么道理呢?那就是我们不能给自己提出一些不切實际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7年45期2018-01-16

  • 明万历斗彩大碗亮相中汉春拍
    过一只明万历斗彩折枝莲八吉祥纹碗,原系英国铁路基金会藏品,其口径不过16.5厘米。而此件拍品的口径达22.8厘米,相比之下,此品确实为万历御窑斗彩器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佳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曾出土有纹饰与此相同的器物,其口径也与此物相当,然未见此类成化斗彩器传世。此件大碗外壁以青花斗彩饰四组菱花式开光,内绘折枝瑞果纹,一面开光为大桃,大桃若蟠桃;两面开光为小桃,小桃若蜜桃;另一面開光为荔枝,荔枝以矾红盖住青花绒毛短线,纹饰简约,但清晰地把握住了荔枝的特征。碗心

    中国收藏 2017年6期2017-06-20

  • 道边李苦
    。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④,诸儿竞走⑤取之,惟⑥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⑦。——選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尝:曾经。②诸小儿:小伙伴们。③游:玩。④多子折枝: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⑤竞走:争着奔过去。⑥惟:只有。⑦信然:真是这样。王戎七岁时曾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看见路旁有一棵李树,树上有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众小孩儿争相跑过去抢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儿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还结着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

    阅读(中年级) 2017年4期2017-05-04

  • 以小见大
    左晨摘 要: 折枝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中一个非常重要及特殊的构成部分,它摆脱了全景花鸟画中花卉必须搭配树、石等元素的构图,体现出了艺术家对画面感单纯、简单的艺术追求。本文从明清花鸟画家诗书入画、对构图动势的研究、对笔墨的微探和题材多样性的选择等方面分析明清画家对折枝花鸟画在造境中的研究。关键词: 折枝 花鸟画 造境 以书入画一折枝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中一个非常重要及特殊的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花卉小品中一种特有的绘画形式,它摆脱了全景花鸟画中花卉必须搭配树、石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2017-04-21

  • 有花
    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于是有些懵懂,又有些了然,我折回身去,小心翼翼地将那丛里开得最盛的一朵连同一段花茎一起摘下。细嫩的花瓣在风中舒展摇移,显得那么精神,那么有活力。我将它捧在手心,抬头,发现仲夏的傍晚,天色虽灰暗中透出昏黄,可仔细看却能看到隐隐的天光。是谁说的呢?生如夏花。如今的我,也算得上是一朵“夏花”吧,接受着阳光雨露,在沉闷潮湿但又热切的空气里蓬勃生长。“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既是这么好的年纪,又怎可虚度?趁有心、有力,那便多做一些有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期2017-03-10

  • 牧云堂
    波纹,脉脉含情。折枝也可能是灯光原因,陈如冬的折枝花就像伸展在月色中。而我余光中的射灯,灯四周的光晕里仿佛随之生长出十数根花枝,缓慢地层叠、环绕。其实折枝正是有出于无,今夜更似出于光华。拙政园牧云堂自然自然对于古典是什么?中国古典绘画似乎只汲取某一种自然。也许古典诞生于此,但出生之后不过偶尔回眸。相去已远,衣带渐缓。古典看似平常。折枝花叶,入画入瓶。古典又有人工。然而现代的自然?现代的自然是人们不再做鱼传尺素的傻事,大概也不再写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思”的句

    苏州杂志 2016年2期2016-11-24

  • 安徽窖藏及墓葬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赏析
    草纹,底心绘简笔折枝菊花。内壁模印暗四爪龙纹两条,外壁绘三爪龙纹一条,皆为细颈披发(见图1-1、图1-2)。图1-1侈口,弧腹,高足,足中有一道出脊,足底外撇。釉质莹润,白釉泛青白色,胎质薄而坚韧,洁白细腻。口沿内绘三道弦纹,底心绘简笔折枝菊火焰纹。外壁绘一龙戏珠纹,龙为三爪,细颈披发(见图2-1、图2-2)。侈口,弧腹,高足,足底微外撇。釉质莹润,胎质洁白细腻。碗底心绘一简笔折枝菊花(莲花)。内壁模印暗四爪龙纹两条,外壁绘三爪龙纹一条,皆为细颈披发。足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8期2016-09-08

  • 从竹雀到素竹
    图式为旁逸斜出一折枝,鸟雀立于枝上,中锋拉出长而稳定的细线条,渲染亦用中锋,叶间脉络则用留白的形式,鸟雀较植物更为突出。可见,枕面“竹雀图”应是当时流行的“折枝花鸟”图中的一种类型。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一方竹雀纹虎枕值得注意,枕面竹叶交错,构成了类似平安的文字形态。虎形枕是金晚期磁州窑类型新产品,此枕面仍沿袭金代盛期折枝竹雀,但文字状的竹叶折射出一个问题:清雅的折枝花乌最终落脚在了民间企盼的“竹报平安”上,不具备“平安”意象的其它植物可能将淡出画面。三是折枝

    收藏与投资 2016年11期2016-05-30

  • 折枝花鸟墙绘艺术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装饰与装潢·折枝花鸟墙绘艺术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魏宇茜 宫艺兵 姜雨欣(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通过研究折枝花鸟墙绘在现代家居室内环境中的呈现方式,展示现代文明下我国建筑室内装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阐明现代折枝花鸟墙绘在家居装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折枝花鸟,墙绘艺术,现代家居,装饰设计高宣扬在《后现代论》中曾提出艺术“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作为一种中介,构成为每一次特定的创造活动有限地自我满足并因而暂

    山西建筑 2015年14期2015-06-05

  • 具有宋代折枝画审美特征的糙木家居饰品造型设计研究
    004)具有宋代折枝画审美特征的糙木家居饰品造型设计研究■黄 洁1邓莉文2Huang Jie1& Deng Liwen2(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基于宋代折枝画审美取向,对糙木家居饰品造型设计予以研究,既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合乎当下对绿色设计的时代需求。文章从糙木家居饰品的整体形态、色彩设计、肌理利用、材料搭配等方面入手,分析并结合宋代折枝画构图、赋色、意境等审美特征,提出折枝糙木家居饰品的五种造型设计方法:因材随形、因“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12期2015-04-16

  • 审美意识的自觉
    有密切关系。宋代折枝花的兴起对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且,在瓷器中折枝花的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浪漫”文化,也是宋代绘画的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特点。多角度、多样化揭示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美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市民的审美自觉。the song dynasty porcelain, entering a new historicalstage of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aestheticchara

    上海工艺美术 2014年3期2014-10-10

  • 美事
    的小事——早起、折枝、过元宵,经过文字与文心渲染,却如织锦一般,跃然眼前,可容人细细咂摸时光里沉淀下来的美。黎戈和苏枕书均为女子,文字的触感自有相似之处,她们的绵密、细敏、温情气息相通。黎戈发现了平日里的早起之美,这一段寂静安宁的辰光似乎浸染了清澈悠然的隐逸之气,而业精于勤,一日之计在于晨,同样,早起也是自律之美。这样的日常小事人皆可有,不如仿效以深味。枕书折枝,或有几分“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情致,照见水晶般莹澈的玲珑女儿心,四时花枝相衬,自怡悦之余,也令读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年7期2014-08-21

  • 玫瑰鲜切花栽培技术
    0cm就必须进行折枝处理。由于折枝后木质部和韧皮部受到损伤,破坏了植株的顶端优势,使得折枝部位的生长激素浓度发生改变,营养物质向该部位运输,这样就促进了植株基部芽的萌发,就能够培育出粗壮的营养枝,生产出高质量的鲜切玫瑰。折枝最好是用尖嘴钳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因这段时间枝条柔软不易折断,在基部5cm左右处留出叶芽、用钳子将其弯折在走道内,但不能把韧皮部折断,折枝角度最好以120~140°为宜。5 生产管理1)水分。鲜切花玫瑰需水较多,在春季萌芽抽枝生长阶段需

    云南农业 2012年8期2012-07-30

  • 漫谈折枝花鸟画的多样审美情趣
    生物的审美关系。折枝花鸟是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花鸟画应用局部为构图主题的特殊形式,以其独特的形式构图、多样的表现技法和题材而表现出多样的审美情趣。本文希望通过对其绘画技法、审美题材、画面构图、意境传达等方面多角度、多样化审美特质的探讨,以及其在关键词花鸟;折枝;中国画;审美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体现了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它往往通过对花鸟的描绘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具有较强的

    电影文学 2009年18期2009-12-15

  • “劝君惜取少年时”
    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编在《唐诗三百首》里最后一首的七言绝句《金缕衣》。这首诗是劝少年人珍惜大好时光,积极进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诗的头两句用“金缕衣”与“少年时”作比较,认为“少年时”比“金缕衣”值得珍惜,宁可“莫惜金缕衣”,但要“惜取少年时”。“金缕衣”珠连玉缀,金线缝缕,可谓名贵倾国,价值连城!然而,诗人认为,这比之“少年时”,简直不算什么。所以便用了“莫惜”与“惜取”对比,说明珍惜少年时的重要。后两句是比喻,其意易明。“花开堪折直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1年2期198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