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MRI对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

2013-01-30 11:12欢刘晖郭常锦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低场股骨头骨髓

郭 欢刘 晖郭常锦

低场MRI对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

郭 欢1刘 晖1郭常锦2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59髋无明显外伤病史的ANFH患者行DR、MRI检查。结果8例13髋DR片正常;全部行MRI检查,38例均为阳性。结论低场磁共振在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方面,可为其提供确切的依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非创伤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软骨下骨的坏死,诊断与尽早治疗是本病的关键,可以有效治疗及减缓病变的进展。现选取临床及影像检查明确诊断的3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综合分析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访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DR和MRI检查发现的无明显外伤史病例共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17~73岁,平均46岁。病例中单侧17例,双侧21例,共59个缺血性坏死股骨头。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先行DR检查,继而行MRI检查。MRI检查采用国产0.3T低场常导磁共振扫描机,患者采用仰卧体位,选用体部线圈,SE序列行股骨头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STIR冠状面成像,层厚为5mm,间隔为5mm;成像参数:SE序列T1WI:TR/TE:500/19ms,FSE序列T2WI:TR/TE:3200/120ms,脂肪抑制STIR序列:TR/TE:3200/30ms,FOV:380×380。

2 结果

2.1 DR检查依据ARCO制定的ANFH临床分期标准,共分为五期[1],按照DR影像改变归类如下:0期股骨头组织活检可以显示出缺血性坏死的改变,而其它相关检查未见异常,本组无0期病例;一期为股骨头ECT或MRI检查可见病变,以外检查为正常,本组DR检查13个为正常但有临床相关症状;二期DR检查可见股骨头点片样密度改变,骨结构模糊、骨小梁稀疏等,股骨头形态正常范围内,关节间隙未见狭窄,此种影像表现者有25个;三期髋关节关系无明显异常,股骨头稍变扁,其内可见塌陷、囊样破坏等,此种影像表现者有9个;四期可见髋关节退行变,股骨头明显变扁、凹陷、间隙变窄,此种影像表现者有12个;本组59个缺血坏死的股骨头中DR检查检出病变股骨头为46个,13个股骨头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2 MRI检查按上文中的分期标准[1],MRI检查未见0期患者;一期为13个,MRI股骨头内双线影,无明显症状;二期为23个,患者存在症状,MRI股骨头内双线影,形态未见异常改变,可见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股骨头内多发点样、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影STIR序列出现骨髓水肿,一些异常信号旁出现长T1短T2的环状信号影;三期为10个,股骨头稍变扁或轻度凹陷,见股骨头内弧形长T1长T2信号影,病变四周出现长T1短T2环状信号改变;四期为13个,关节变窄,髋臼出现退变;MRI示股骨头明显变扁或凹陷,关节间隙变窄。本组59个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中MRI检查中发现病变59个。两组患者的检出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ANFH相关病理基础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股骨头部分性或完全性缺血,造成骨髓和骨细胞凋亡。骨髓细胞于血供减少6~12h已出现坏死,此时未见明确异常影像异常。到12~48h后骨内细胞大范围出现坏死,此时出现MRI信号改变[2];血流中断5d之后脂肪细胞才开始死亡。

3.2 MRI影像改变ANFH初期病损部位由于骨质硬化缘出现低信号影,但可见高信号脂肪出现于坏死区。因为骨质硬化缘旁的肉芽组织水分增加,呈条带状常T2信号改变,出现所谓的双线影[3],可认为这是ANFH的一种特征性MRI改变;MRI对骨髓改变十分敏感,表现为T1加权像信号降低,T2加权像呈等高信号。STIR序列正常股骨头的松质骨区呈均匀低信号,而ANFH出现后,股骨头的松质骨低信号内出现散在斑片状高信号,表示反应性骨髓水肿,说明ANFH病程尚属于初期[4],ANFH伴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塌陷之间息息相关,当股骨头坏死伴有骨髓水肿,这不是ANFH的初期表现,而是一种骨性缺血坏死出现进展的潜信号,表示病程开始进展[5];病变晚期明显的纤维骨质硬化可引起T1WI、T2WI的信号降低,Gd-DTPA增强扫描可见病变部分强化或不强化。

3.3 低场MRI对ANFH应用价值ANFH在X线平片发现病变比较晚,而且因为骨质结构的重叠而空间分辨力不够,骨质坏死部分不能准确的定位,股骨头形态改变显示欠缺,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欠佳。因此,先行DR检查可作为股骨头坏死的普查方法,进一步临床怀疑DR检查未见异常的病例应尽早行MRI检查从而明确诊断。本组有13个股骨头DR检查未见异常,但经MRI检查做到初期诊断。因此,对于无外伤史但存在髋关节区疼痛临床怀疑ANFH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I检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此低场MRI对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子荣.股骨头骨坏死ARCO分期[J].中华外科学杂志,1996, 34(3):186-187.

[2]姚健,孙鼎元.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评价[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分册),2000,23(4):206-208.

[3]高元桂.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83-684.

[4]曹来宾,徐爱德,徐德永.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62-763.

[5]Lida S, Harada Y, Shimizu K, 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bone marrow edema and collapse of the femoral head in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J].AJR, 2000,174(3):735-743.

R681.8;R445.2

A

1673-5846(2013)08-0170-02

1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MRI室,江西吉安 343000

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吉安 343000

猜你喜欢
低场股骨头骨髓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