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3-01-30 11:12李叶华蒙莲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物品

李叶华 蒙莲芳

品管圈活动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李叶华 蒙莲芳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生命圈”品管圈,经过主题选定、制订计划、通过现状把握(用14天,对196件急救物品进行查检,得出出诊物品不完好共26件,完好为170件,完好率为86.7%)、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有形成果:出诊物品完好率由86.7%提高到95.4%,目标达标率106.25%,进步率65.38%。无形成果:每名圈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集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品管手法等8个方面均得到正向成长。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急诊物品的完好率,同时也促进圈员的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正向成长。

品管圈;院前急救;物品管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re,QCC)指的是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为了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组织的一个小团体,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改进[1]。我科于2013年2月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生命圈”品管圈,针对院前急救物品中出现的小氧气筒、咽喉镜、仪器储电、药品用后补充、消毒液、呼吸囊等是出诊物品的缺陷现状,运用品管圈理论和方法展开活动,经过4个多月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院前急救物品的完好率由87.6%提高到94.3%。现将具体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品管圈活动的概况

1.1 品管圈的成立“生命圈”意指生命七彩,当生命遇到各种病痛与灾难时,应怀着一颗善良的心,运用医学专业知识,规范点点滴滴的诊疗、护理行为,用“生命之星”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让每例患者平安、祥和。

1.2 圈员组成护士长在科内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和动员,然后根据自愿的原则,本次品管圈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再由8名圈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本圈的圈长。

1.3 活动程序根据品管圈活动十一个步骤法:主题选定、制订计划、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和成果发表等逐项开展工作。

2 方法

2.1 主题选定在圈长的主持下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本科内在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五个问题,然后采用“5、3、1”评分法,每名圈员对各个问题进行打分,总分第一位为本次活动主题——提高出诊物品完好率。并将课题上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2.2 制订计划用甘特图绘制,按PDCA循环原则进行分配,第1~6项占活动总时间的30%(P),第7项占活动总时间的40%(D),第8~10项占活动总时间的20%(C),第11项占活动总时间的10%(A)。

2.3 现状把握本圈在现状把握阶段利用每天日车、夜车按查检表各检查一次出诊物品,每天检查2次,检查14天,共查检196件出诊物品。根据收集查检数据,出诊物品不完好共26件,完好170件,完好率为86.7%。通过查检数据表明,小氧气筒、咽喉镜、仪器储电、药品用后补充、消毒液、呼吸囊等是出诊物品不完好的原因,根据“80/20”原则及柏拉图分析[2],小氧气筒和咽喉镜两项的不完好累计百分比为77.1%,得出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如何减少“小氧气筒不完好”和“咽喉镜不完好”。

2.4 设定目标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6-(26×77.1% ×80%)=10(件),然后根据改善出诊物品不完好次数的目标值,可得出诊物品完好率提高的目标,即出诊物品完好率提高的目标值=(196-10)/196 ×100%=94.9%。

2.5 解析通过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分别从人、物、环境、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小氧气筒和咽喉镜不完好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用后不检查、频繁使用导致开关磨损或、使用流程不完善以及物品用后不及清洁或清洁不彻、出诊路途颠跛、电池未及时更换。

2.6 对策拟定对存在的主要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由全体圈员逐项进行说明,提出对策方案,然后对每一评价项目,依可行性、重要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一般3分,差1分,共8人参加评分,总分120分;根据80/20原则,按对策的共性,合并归类为三项对策。

2.7 对策实施与检讨根据拟订的三项对策,分别由负责人针对各个问题逐个设计PDCA计划[3]。(P:Pian,计划,即确定方针、目标及计划;D:Do,执行,即实地操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即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即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之处加以肯定推广、标准化,失败则总结教训,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并组织进行对策实施。

3 结果

3.1 有形成果运用与现状把握同样的方法及相同的时间,分别在改善中及改善后对出诊物品不完好情况再次进行按查检表检查,根据查检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共查检196件出诊物品,不完好的出诊物品由原来的26件降到9件,出诊物品完好率由86.7%提高到95.4%,目标达标率为106.25%,进步率为65.38%。

3.2 无形成果由圈员按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从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集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品管手法等8个方面进行评分,均得到正向成长。

3.3 标准化根据对策实施及效果确认,制订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报护理部审核,通过后在本科内进行培训、考核,应用于日常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

3.4 检讨改进从活动开始的主题选定到标准化的制订应用整个过程,进行逐项检讨,正视优点,同时找到缺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5 成果发表整理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完善活动手册的书写及PPT制作,由圈长作代表,参加院内的品管圈成果发布演讲。

4 体会

院前出诊作为医院的前哨,院前急救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我院的院前急救任务主要为院前医务人员对管辖区内的突发事件、民众的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事发现场紧急救治、处理和转运;以及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急、危、重患者进行协助救治和运送等紧急的医疗救护。院前急救物品管理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对急救物品的科学规范管理,有效地提高急救物品的完好率,保证医护人员在进行院前急救工作中减少慌张、忙乱;能够得心应手,快速、准确地反应;使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急诊救护,尽可能控制病情的恶化;从而无形地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减少医疗风险,保证院前急救的安全性,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品管圈活动值得在急诊日常工作中进行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钟朝蒿.品管圈实物[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6-49.

[3]曹颖蔚.品管圈方法对提高门诊抽血项目准确率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2):94-95.

R955

A

1673-5846(2013)08-0382-02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贵港 537200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物品
称物品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