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相关护理

2013-01-30 11:12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危险血压

张 静

高血压病的相关护理

张 静

通过对高血压病致病因素的剖析了解,和多年临床工作者的经验总结,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做到早期、平稳、尽快、全面、彻底的治疗。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拟定具体的整体护理方案,以最终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科学严密完善的整体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近年来导致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临床医学专家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制订科学的整体护理方案,能有效使血压最大化的控制在理想阈值,从而降低血压升高对血管产生的危险因素。

1 影响高血压的因素

随着中国人群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达,可是生活方式并未有同步跟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而且增加的比率非常之高。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家族遗传史与环境因素都可以引发高血压。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及重度以上饮酒。高血压也可能在身体发生其它疾病时合并出现。

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需随访观察。

3 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及护理要点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总危险,要达到这一目的,其治疗策略包括降压本身和逆转所有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的波动与靶器官的损害呈正相关,如果血压波动越大,它相应的靶器官损害程度会越重,所以要求平稳降压,早期达标降压[2];高血压是病程长达数十年的慢性疾病,只有对患者进行长期治疗,才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即使尽快控制血压达标,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仍比年龄匹配的正常血压者高2倍,发生猝死危险高3倍。要想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必须综合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除了降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心理护理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特点,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以诚相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安全感。在取得信任后,尽快解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当患者情绪明显变化时,血压则波动明显,护理工作就是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随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与排解,使患者情绪尽快稳定,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降压药物容易发挥治疗效果。相反则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控制。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安静、舒适,做好晨、晚间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体育活动,运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若有头晕、呼吸急促、胸闷情形应立即停止运动与医生联络。生活要有规律性,运用放松疗法例如聊天、钓鱼、养花、下棋、绘画、书法、太极、气功、听轻音乐等也有降压作用。

3.2 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合理膳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含钙高的食物。适当控制膳食脂肪,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减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而我国膳食营养成分常常低钾、低钙,故而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鲜奶、豆类制品等。增加果蔬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其降压原理可能是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因此,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蔬菜和水果,健康饮食应以素食为主,适当肉食最理想[3]。

3.3 调节体重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已证实,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所以,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体重的15%以内,部分降压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因此,需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3.4 戒烟、限酒吸烟、饮酒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导致人体血压持续升高。需告知患者吸烟所致的加压效应使高血压并发症危险性显著增加,并降低或抵消抗高血压治疗疗效,还会加重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左心室肥厚的倾向。戒酒或限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者,常引起血脂升高,若节假日聚会要求饮酒,建议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

3.5 其它凡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应卧床休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需要住院治疗观察[4],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教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因此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加量,也不能擅自停药和减少药量。对初次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应警惕出现急性低血压反应。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情况,应尽早和医生取得联系。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5]。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6]。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如果血压有波动,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说明坐位或平躺时起立,动作要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提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要改善控制自己的情感生活。音乐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调节作用,要鼓励患者多听音乐,陶冶情操。

5 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其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对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陈努.全国高血压日[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10):916.

[2]王馨,自惠芙,马克敏.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2):80-82.

[3]叶桂芳.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169.

[4]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科素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J].高血压杂志,1996,7(4):293-295.

[5]戈立荣,孔晓华.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健康指导体会[J].中国误诊杂志,2008,8(23):5730.

[6]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 (15):590.

R544.1

A

1673-5846(2013)08-0427-02

白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白山 134300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危险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喝水也会有危险
最怕啥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拥挤的危险(三)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