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2013-01-30 11:12王雅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人员护士

王雅凤

手术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王雅凤

目的了解手术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536例手术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给予合理的细节护理。结果与结论手术室护士正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合理的沟通技巧,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配合医生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室;心理分析;专业护理

本文从患者对手术室内的感官印象造成的心理反应、护士对这一印象的干扰和转移以及默契配合手术达到的效果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1 患者对手术室感官印象造成的不同心理反应

1.1 术前患者步入手术室前有恐惧感;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给患者造成视觉上的压抑感;手术室内的消毒液气味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对术前一系列准备如灌肠、放置导尿管、插入胃管等,对手术时间长短都有一定的担心与焦虑,对麻醉效果抱有一定的怀疑,对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产生忧虑,对术后的生活抱有不乐观情绪等。此时患者可沉默不语或频频发问,两者均不可忽视。

1.2 术中患者会因情绪不稳导致一系列血管神经系统反映,严重者可造成虚脱,甚至休克的发生。

1.3 术后患者对术式产生的肯定、疑虑、否定等不同反应,将直接影响术后痊愈,甚至导致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有非健康心理,因此需要护士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2 护士对患者情绪的干扰和转移

2.1 术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首先应衣帽整齐。举止得体,处处展示护士的自身修养及高超的护理技术,使患者感到医疗护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手术的重视和认真,避免在患者面前说笑打闹。同情患者,为患者保守生理秘密,不向癌症患者透露病情,为患者保管衣物、饰物、解除其后顾之忧。如在患者未麻醉前感到冷或热时,护士主动为其盖被子或擦汗水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2.2 术中观察其麻醉效果,如进行胃肠牵拉时嘱咐其深吸气取得合作。观察局麻患者的疼痛反映,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在沟通中护士不能只是单一的运用语言,还要将行为、动作及表情等结合起来,通过不间断及连续非语言的交流,自然地将信息传递给患者,让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微笑是表现最丰富的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的常见方式,面带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友好和自信,进而建立护患之间亲切友好的关系。消除两者之间的陌生感,为进一步沟通打好基础。沟通中护士巧妙使用触摸技巧同样具有治疗作用,可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让其情绪稳定下来。配合医生手术,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向患者阐述术后益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信心面对疾病。树立健康心理,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心理基础。

3 默契配合对术后的影响

手术室内心理护理影响深远,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及高超的医疗护理质量,使患者树立信心并产生信任感,配合医护人员全面深入的治疗,并能通过反馈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手术室内心理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加深拓宽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内容,也利于护理事业更深更广的发展。

R395

A

1673-5846(2013)08-0436-01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医院,吉林四平 136100

猜你喜欢
手术室医护人员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