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60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2013-01-30 11:12关美芹贺永杰潘宝伟王卫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因素

关美芹 贺永杰 曲 歌 潘宝伟 王卫东

产后抑郁60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关美芹 贺永杰 曲 歌 潘宝伟 王卫东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产后抑郁的症状。方法对60例产后抑郁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从预防和发病后两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生物学因素、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治疗,60例患者中有57例措施得当,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满意,患者的忧郁心理、生理睡眠、情绪及饮食均恢复正常,3例因护理措施欠妥或语言不当经反复强化目标得以实现,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后果的病例。结论对产后抑郁的产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的症状,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妇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也称产后忧郁症,是产妇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1]。现对60例产后抑郁的病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做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产后抑郁产妇,均选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既往精神正常,智力正常,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顺产41例,剖宫产19例,文化程度本科13例,大专20例,中专17例,中学9例,小学1例。家庭状况不佳7例,生产女婴8例,有死胎史产妇4例,新生儿疾病2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低落、焦虑、感情淡漠、哭泣、睡眠障碍、心境疲劳、自卑、易怒、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反应迟钝,厌恶婴儿,严重者出现思维障碍、迫害妄想,甚至出现自杀或伤害婴儿的行为,这些症状在4~6周后表现较为突出。

1.3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①生物学因素:妊娠后期孕妇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升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2],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造成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脑细胞活动,导致产妇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3],从而产生抑郁症状。其次有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的人群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较高。②自身因素:如发病前性格表现为内向、神经质、焦虑、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等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压力过大者;自身曾有过抑郁障碍史;没有心理准备下怀孕,婴儿性别与期望不符,年龄过小或过大。③社会因素:缺乏亲人关怀、婆媳关系不和、同事关系紧张。

1.4 护理措施

1.4.1 做好预防工作,对有抑郁倾向者多加关注,适时心理疏导

1.4.2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对孕妇的保健宣传,充分利用母亲学校按期安排专题知识讲座进行产前教育,详细讲解孕期保健、分娩前后注意事项、婴儿护理知识、预防产后抑郁情绪的知识等。孕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一些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使机体适应母亲角色[4]。对个别孕妇存在产前紧张或恐惧现象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恐惧,

1.4.3 物质及环境的准备产前及产后的修养环境要舒适,房间内光线适宜,用窗纱遮挡阳光,保证母亲或孩子不受阳光直射。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每天上午、下午各通风2次,每次30min,家属要给予产妇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愉快地接受产妇和孩子,摒弃错误的生育观念,对生男、生女正确对待。

1.4.4 住院环境应清洁、舒适、安静、温馨,护士对待产妇要热情,主动与其交流,为其解决实际需要,让产妇感觉到在医院如同在家一样温暖。要实施全程陪伴分娩,从而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指导产妇分娩时不要过度紧张,调整好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分娩后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科学、合理地护理婴儿,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尽量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探视,治疗和护理时间应集中。对有抑郁倾向的产妇,积极寻找原因,鼓励产妇疏泄情感,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丈夫是产妇最好的心理支持者,鼓励丈夫能够多陪在妻子身边,主动照顾婴儿,并给予妻子足够的爱护和支持。

1.5 发病后的护理

1.5.1 心理护理进行放松训练,增强产妇自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根据产妇的情绪提供各方面的护理支持,给产妇精神鼓励,减轻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积极寻找抑郁的原因并努力去除诱因,向丈夫讲解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让丈夫多与妻子沟通,懂得妻子的情感需要,给予妻子更多的关心和体贴,消除抑郁情绪,同时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加强母婴感情的培养。

1.5.2 生活护理嘱产妇生活规律,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勿过度疲劳,合理饮食,心态良好。

1.5.3 安全护理抑郁患者容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应格外注意患者的安全,护士要加强巡视,多与其谈心,注意情绪变化,避免事故发生。

2 结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治疗,60例患者中有57例措施得当,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满意,患者的忧郁心理、生理睡眠、情绪及饮食均恢复正常,3例因护理措施欠妥或语言不当经反复强化目标得以实现,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后果的病例。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在临床并不少见,一般持续几周,有时可持续1~2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转向慢性化加重病情,对孕妇、孩子和家庭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有自杀、自残或伤害孩子的危险。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对出现抑郁症的产妇要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全方位的护理和治疗,同时,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护理工作中掌握沟通技巧,既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又要进行情感交流,以亲切、友善的工作态度做好产后抑郁的护理。

[1]李丽莉.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101-102.

[2]姜春霞.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2012,8:2842.

[3]许雪妹.产后抑郁62例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204-205.

[4]任雪琴.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增刊), 2008,22(1):65.

R714.46

A

1673-5846(2013)08-0471-02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316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因素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解石三大因素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