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引起的疲劳及其护理临床体会

2013-01-30 11:12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体育锻炼工作者

马 洁

对癌症引起的疲劳及其护理临床体会

马 洁

疲劳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目前很难有对疲劳真正的解释,疲劳应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它是癌症患者最普遍的症状之一,更是很多抗肿瘤治疗的最终结果。但是,癌症有关疲劳发病率的报道不尽相同,从50%到99%不等。而疲劳又是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普遍的症状。为了使癌症患者按期完成化疗,同时又可以尽快的缓解患者的疲劳,作为护理工作者可对患者的休息、活动以及睡眠实施干预。

癌症;疲劳;护理

与癌症化疗相关的疲劳是患者最普遍的主观感受。但是测量疲劳是极其复杂同时又非常困难的,所以化疗引发疲劳的原因目前很难真正发现,没有被大众接受的生理检测标准来对人体的疲劳程度进行衡量,疲劳受到了生物节律等影响,在持续时间与轻重程度等相关方面,患者疲劳的感受是在不断变化的。目前,我国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对正在实施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整个治疗时期所感受到的疲劳实施测定,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化疗的当天和化疗中期最终的疲劳水平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1]。化疗之后的两天到三天是最疲劳的。

1 概念分析

截止到现在疲劳在癌症的护理中还未实施常规检测,仅仅只是依据功能状况的等级、情绪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在以往的几十年里,已制订出很多种评估或分析疲劳的方法。Coackley等所研发出来的疲劳简化评价的评分系统是现阶段临床上公认为最科学与最合理的评价方法。它提供了可行的以及不复杂的工具来定义患者的疲劳程度。同时推荐按照疲劳的不相同程度作出对应的干预。目前被认为有一级疲劳症状的患者需要监护,另外2/3的症状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具体的疲劳评价。它能够涵盖一个综合的疲劳史回顾与有关相调查。这关键还是因为疲劳的主观性质所决定的。借助直接和患者谈话,以暴露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问题。不过,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一个描述性过程。完全缺乏测量与效果评价的相关框架性体系。部分患者可能不愿意将疲劳说出来,而Celia等利用一个跨机构的调查对癌症患者和AIDS患者实施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的安全性,对疾病实施的可靠性,做一个“好患者”的渴望等均是影响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交流的阻碍。

2 护理

2.1 活动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疲劳部分人员对怎样缓解正在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疲劳实施了分析与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化疗过程中实施一定的有氧体育锻炼能够改善患者器官的功能与情绪,减少患者的恶性现象。国外研究学者指导正在实施化疗的癌症患者实施散步、烹调等相关活动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实施体育锻炼的患者疲劳水平和不实施体育锻炼的患者相比更低,同时患者的机体机能情况也更好,恶心的次数也在不断降低。该学者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体育锻炼和疲劳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经常性的实施体育锻炼的癌症患者不管是实施化疗亦或是实施放疗,其疲劳的水平都明显更低。每天实施有规律的、同时强度不高的体育锻炼,其锻炼的时间越长,和癌症相关的疲劳就越低。所以医护人员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的疲劳程度,一定要有目的性的对督促患者进行必要的锻炼,以缓解患者的疲劳程度,最终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

2.2 提升睡眠治疗能够缓解疲劳我国部分研究工作者分析探讨了癌症患者和化疗相关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时间的改变。该研究学者通过研究还发现,几乎绝大多数患者实施化疗的癌症患者在第三个化疗周期之后,其睡眠时间以及瞌睡的时间均在延长。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也有相关报导指出患者在第三个化疗的时间内,其夜间常觉醒或失眠。该学者还对10个1W实施化疗的一期到二期癌症患者实施研究,以真正明确24小时活动、疲劳以及休息节律[3]。使用Acfigraphs测量患者白天活动水平和夜间有多长的时间不能睡眠,调查发现化疗后一天内活动不多的患者,其疲劳程度相关而言较高,而夜间睡眠中断的患者,其疲劳的程度也较高。不过有研究也显示,在化疗时间段内,患者活动频率明显在不断降低,不过这一部能充分解释处于什么原因,在整个化疗时间内,部分患者和癌症有关的疲劳显著高于一般患者。通过本文分析发现,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必要对患者一天的活动和休息周期实施调查,以构建一种模式,按照此模式,设计出护理干预,这样才能调节患者的疲劳程度[4]。

护理工作者应对所有接受护理的患者在治疗开始之前、开始实施过程中以及治疗之后实施睡眠、活动量的评估,这样才能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放矢的制订好护理计划,对患者的睡眠、休息以及活动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3 总结

患者对相关锻炼、疲劳以及休息三者之间正常的关系常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在患者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告知患者千万不能过于紧张,要尽可能的休息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往的经验没有充分证明保存体力可以减少疲劳,但是实际中不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促进患者疲劳。

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对化疗后开始呕吐以及恶心等此类看得到的症状给予非常高的重视,而对患者疲劳此类不能直接看见的症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表明,在患者整个化疗时间段内,护理工作者采取干预的措施以增加患者的日常活动,提升其夜间的有效睡眠,能够保持患者每天的生物节律平衡,同时还能缓解疲劳,对于患者康复而言非常有帮助[5]。

[1]张草焕.癌症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06):6-9.

[2]王红侠,安玉芹.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18):7-9.

[3]卢雨零.癌症病人MR检查时的心理分析及个性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9):11-13.

[4]蔡小俐.癌症病人抑郁程度与主要照顾者压力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03):3-4.

[5]张淼,王维利,赵江.自我管理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12):12-13.

R473.73

A

1673-5846(2013)08-0472-02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541500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体育锻炼工作者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关爱工作者之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癌症化疗中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
癌症病人在治疗期间应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