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干警应加强能力建设

2013-01-30 18:16文◎王
中国检察官 2013年5期
关键词:检察干警检察工作办案

文◎王 柯

检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是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检察工作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要从建设一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检察队伍出发,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检察干警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综合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

一、以强化学习为手段,培养学习兴趣,切实加强学习能力建设

古今中外,凡成大功、立大业的人,虽然特点各异、条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无一不酷爱学习。提倡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能力素质,胜任岗位需要。

一是在理性思考中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与应用的桥梁和纽带,思考越深,收获越大。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的进步,没有思考就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质。要养成独立思考、站在全局思考和围绕中心工作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既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也是人格独立的体现,一个人连独立思考都不会,学习能力就无从谈起;站在全局思考无论是为领导提建议还是辅助决策,都要站在检察工作建设的全局思考问题,跳出局部、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这样思考问题才不会失之偏颇,才能全面、具体、到位;围绕中心工作思考就是要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思考问题,否则就会偏离轨道,本末倒置。

二是在锲而不舍中学。“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陆游的这两句诗一方面道出了学习的艰辛,同时也道出了从学习中感悟的喜悦。可以说,没有恒心,不付出辛苦是培养不出学习能力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竞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生存竞争已变成为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从区院新招录的三名干警全部是研究生来看,就证明了现在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就业的严峻性,所以每位干警都要有“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与忧患感,要为生存而学、终身学,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三是在工作实践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作实践是提高学习能力最好的平台,获得文凭、参加工作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检察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立足岗位学习,学习本身就是工作,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工作、对照检查、理清思路、积累经验的过程,工作往往因学习的深入而深入,因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进步,不能把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而要把学习和工作统一起来。

二、以加大岗位练兵为抓手,提高干警业务水平,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检察机关是专业性很强的机关,业务能力是干警的基本岗位技能,抓不抓业务、能否抓好业务是评价工作能力和业绩的主要标准。

一是要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的关系、事后监督与主动监督的关系、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的关系和检察工作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除了处理好这六个关系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等四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效果。

二是提高办理大案的能力。必须要会办案、多办案、办好案,越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新型犯罪案件,越要敢于承办。没有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新型犯罪案件的决心和勇气,只敢办一些简单案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只会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办案中要加强对一段时期发案率比较高的某一类型案件、科室集体研究讨论的案件、提请检委会研究的案件、报请上级院的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和自侦案件的钻研,通过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研究,提高分析案件、理清事实、把握证据、准确定性的水平。同时,对于各种评比竞赛活动,也要敢于参加,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自已与他人的差距所在,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斗志。

三是要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攻坚能力强弱是一个干警业务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团队是否具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检察工作十分需要这种能力,我们需要这类人才。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认真钻研检察业务,提高自身知识结构。要通过教育培训、辩论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工作研讨等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培养检察业务专家和骨干型人才。

四是要提高公正执法的能力。检察官由于所处地位的特殊性,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权力、人情和金钱的干扰,面临着能否严格执法的巨大考验。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越是面临各种干扰,越是要明辨是非,谨慎细致,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说情无效”,做到廉洁自律,不徇私情,依法办案。如果自身不过硬,不依法办案,不公正执法,就没有资格去监督别的部门,就不可能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法,服好务,只有提高明辨是非,抵抗干扰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案,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三、以素质提升为核心,增强干警基本技能,切实加强综合能力建设

综合能力是每位检察干警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是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检察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强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的联系性越来越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领导的支持,需要同事的配合,需要下属的理解。越是沟通协调能力强的,越容易办成一件事,走向成功的机率越大。同事之间需要沟通、部门之间需要沟通,上下级部门需要沟通,要加强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增进彼此了解,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在协作中形成合力,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各部门之间尤其是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避免造成工作脱节和程序漏洞。

二是加强善于协调的能力。善于协调,说简单点就是各部门之间建立起友好合作、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单位的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如果协调不好,这个单位就会不成为一个集体,就会一盘散沙;单位之间更需要协调,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工作效率。检察工作需要和上级院、公安机关、法院以及党委政府机关接触,处理各种关系,很多时候都需要去协调,在协调中达成共识,使对方接受你的想法,支持你的工作。协调能力强的人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思路付诸实现,建立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工作高效运行。

三是加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检察干警要练就一种处变不惊、自我调适的能力。由于个人条件、工作需要、客观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在岗位职务变动上会有不同。晋固可喜,但应低调谨慎;不晋则能耐得住、不消沉、不牢骚。无论是在综合部门还是业务部门,都属于岗位需要,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磨练,在岗尽责、在位谋事。遇到困境时要迅速调整心态,尽快解除心理负担,走出危机和困境。

四是加强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生动写照。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重特大案件时有发生。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群体事件进一步激发和扩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全面推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各项处置预案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对于社会广泛关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案件,要提前介入,倾听民意表达,积极疏导群众情绪,防止激化矛盾,这也是从制度上防患未然。

五是加强调查研究的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实行科学决策的基本方法和必要程序,也是每位干警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当前,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检察体制面临重大改革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法律内涵及检察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每位干警都要有结合工作实际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这既是对自我的一种推介,也是对自身能力的综合检验。

猜你喜欢
检察干警检察工作办案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新形势下检察干警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抢钱的破绽
如何做好司改前基层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