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效果观察

2013-01-31 06:46杨家富历茂刚张会利黄成彬任海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术腔真菌性上颌

杨家富 历茂刚 张会利 黄成彬 任海燕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效果观察

杨家富 历茂刚 张会利 黄成彬 任海燕

鼻窦炎以鼻内镜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要定期清除患者分泌物及鼻腔内痂皮,有利于患者术腔愈合,如果窦内有霉菌团块,则会出现反复的溢脓,黏膜水肿,窦口再次堵塞或者闭合,甚至可能伴有骨质破坏,必须重新开放,彻底清理窦内霉菌团块,还要注意保护窦腔黏膜;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患者术腔感染,鼻腔填塞物取出后,每日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处,内镜下清理患者鼻腔水肿组织、术腔粘连等,确保患者鼻腔通气顺畅;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并且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复发和感染扩散,促进术腔患处愈合和上皮化。

鼻窦炎;真菌性;鼻内镜;微创术;疗效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位于上颌窦的真菌性鼻窦炎,当然偶尔也可以见到真菌性蝶窦炎,单侧鼻腔全组真菌性鼻窦炎也会见到。和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相比,鼻内镜手术更微创,损伤更小,结合熟练地手术技巧和术中对窦腔的冲洗,复发率很低;内镜手术后会定期进行复查,不管是使用冲洗液,还是内镜下清理窦腔病变,无疑鼻内镜手术在观察疾病转归上更胜一筹;对于真菌性蝶窦炎等,内镜手术的可视性的优势更为突出。本文结合实际病历资料,谈谈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3年1月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窦炎患者63例完整病历资料,男30例,女33例,年龄34~68岁。真菌性鼻窦炎53例,真菌性蝶窦炎10例患者。全部病例行鼻腔、鼻窦CT检查初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核实确诊。患者体征表现:血性涕、严重头痛;鼻窦CT表现多窦受累或骨质破坏;窦黏膜表现为剧度肿胀、质脆易出血、暗红色以及表面颗粒样改变。

1.2 治疗方法经鼻内镜全鼻窦开放手术。用冲洗的方法彻底清除患者鼻窦内分泌物和潴留的黏蛋白,使用切割器清除息肉样病变,清除所有的筛窦气房,各个鼻窦的自然开口要尽量大以保证充分引流。使用3%~5%碘伏对手术腔要进行彻底冲洗,尽可能清除患处真菌变应原。除非黏膜呈严重的息肉样改变,一般不主张在第一次手术时切除中鼻甲和窦内黏膜。全身与局部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是药物治疗主体。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预防患者术腔感染,患者鼻腔填塞物取出后,每日以生理盐水冲洗患者鼻腔患处。内镜下清理患处痂皮、水肿组织,吸除分泌物,解除术腔粘连,保持鼻腔等病灶,以确保患者鼻腔通气引流。对于变范围较大并且有明显骨质破坏吸收的患者,给予患者口服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每日100~200mg,疗程为1~2个月。

2 结果

63例患者经过鼻内镜微创术治疗,60例患者临床治愈,治愈率95.23%,患者临床鼻窦炎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其他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鼻窦炎症状改善,内镜下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部分区域黏膜水肿。有效率达到100%。

3 典型病例

某女,42岁,因右鼻流臭涕两年入院,门诊CT示“右侧上颌窦、筛窦炎症”,阅片见上颌窦内有钙化斑,无骨质破坏。检查见右侧中鼻道尚洁,未见明显新生物,右侧上颌4、5、6为烤瓷牙,治疗已有三年,无具体病史资料可询。入院考虑为右侧慢性鼻窦炎:给予右侧功能型鼻窦内窥镜+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术中开放上颌窦自然窦口,于上颌窦根治径路下见上颌窦内较多煤渣样物质,予以清除后,搔刮病变黏膜并送检,手术未做下鼻道开窗,术后同鼻内窥镜术后样常规消炎、止血治疗。四天左右病检报告:真菌性上颌窦炎,多考虑曲霉菌。停用抗生素,予“大扶康”做上颌窦穿刺冲洗,每周一次。12日治愈出院。

4 讨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应遵循“早期治疗”,侵袭型者一经确诊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清除患者鼻腔和鼻窦内真菌病原和坏死及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恢复患者鼻窦的通畅引流。手术方式和范围应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病变不严重的一般均可采用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病变组织,保留正常黏膜,创造鼻窦宽敞的通气和引流。病情严重,病变范围广者,可采用柯-陆氏手术、鼻侧切开术或与鼻内镜手术联合等术式。病变累及颅内时可采用颅面联合术式,并于术前应用抗真菌药物,术后可应用抗真菌药物冲洗鼻腔和鼻窦。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必须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剂量可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性而定。经手术和两性霉素B治疗病情已被控制或病情较轻者,可用斯皮仁诺、酮康唑、伊曲康唑口服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激素应用的剂量为强的松30mg/d~40mg/d,口服一周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一个月,然后按0.2mg/(kg•d)服用4个月,再按0.1mg/(kg•d)服用2个月,同时应用人工合成长效类固醇鼻内喷雾。可减少术后激素的用量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复发率。

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有时也很麻烦,鼻内镜手术开放上颌窦口,要注意经常冲洗。用碘复效果不错,但患者不舒服,感觉上颌窦有热辣辣的痛感。实际上并不是每例患者都要作上颌窦根治术,有些患者鼻内镜能解决,但是术中尽量要将上颌窦的霉菌斑块清理干净。但手术前要跟患者讲清楚,单纯鼻内镜复发的可能概率大,所有有再次手术的可能。鼻窦炎以鼻内镜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要定期清除术患者分泌物及鼻腔内痂皮,有利于患者术腔愈合。如果窦内有霉菌团块,则会出现反复的溢脓,黏膜水肿,窦口再次堵塞或者闭合,甚至可能伴有骨质破坏,必须重新开放,彻底清理窦内霉菌团块,还要注意保护窦腔黏膜;给予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患者术腔感染,鼻腔填塞物取出后,每日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处,内镜下清理患者鼻腔水肿组织、术腔粘连等,确保患者鼻腔通气顺畅;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并且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复发和感染扩散,促进术腔患处愈合和上皮化。

R453

A

1673-5846(2013)06-0351-02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鸡西 158100

猜你喜欢
术腔真菌性上颌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术后术腔纳吸绵的处理方式研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