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妥因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

2013-01-31 07:13秦大勇王志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广谱内酰胺酶微生物学

秦大勇王志新

呋喃妥因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

秦大勇1王志新2

目的评估呋喃妥因在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中的疗效。方法筛选经泌尿科门诊和病房确诊的下尿路感染患者173例,收集所有患者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口服呋喃妥因胶囊50mg,6h/次,疗程为14d,治疗后7~9d进行尿培养。主要观察治疗后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率、再感染率和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122例(70.5%)患者临床治愈,其中复杂性和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119例(68.8%)患者微生物学治愈,其中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治愈率低于非复杂性患者(P<0.05)。再感染率6.8%,复发率2.7%,2例患者出现恶心。结论呋喃妥因可用于治疗产ESBL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尤其是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

呋喃妥因;下尿路感染;产ESBL大肠埃希氏菌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是住院和门诊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大多数是非复杂性UTIs如急性膀胱炎,大肠埃希氏菌(E.coli)是下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E.coli相关性尿路感染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1],重度患者主要治疗首选为碳青霉烯类药物,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且抗生素费用较高[2]。临床上常用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治疗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其在体外能有效抑制E.coli菌株,包括产ESBL者[2]。本研究主要是评估呋喃妥因在治疗产ESBL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泌尿科门诊和病房2010~2012年经确诊的下尿路感染患者173例,平均年龄(56.3±12.7)岁,男女比例77:96。筛选标准:年龄>18岁,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尿镜检白细胞>20/mm3和尿培养证实产ESBLs的呋喃妥因-敏感性大肠杆菌菌落>105CFU/mm3,无白细胞增多或发热。复杂性下尿路感染包括留置导尿管、糖尿病、神经性膀胱、肾结石、肿瘤或纤维化、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膀胱癌或其它泌尿系统解剖异常。

1.2 治疗方法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常规法培养大肠杆菌并检测呋喃妥因、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所有患者口服呋喃妥因胶囊50mg,6h/次,疗程为14d,治疗后7~9d进行尿培养。主要观察呋喃妥因治疗后,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率、再感染率和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Fisher’s精确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检测病原体对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对呋喃妥因、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敏感。137例(79.2%)患者至少有一个复杂的因素,其中糖尿病、泌尿系恶性肿瘤和留置导尿管最常见。122例(70.5%)患者临床治愈,其中复杂性和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119例(68.8%)患者微生物学治愈,其中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治愈率低于非复杂性患者(P<0.05)。门诊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住院患者(P<0.05),但微生物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8~31d进行尿培养发现,73例(61.3%)患者微生物学治愈,其中5例(6.8%)再感染,2例(2.7%)复发。2例患者出现恶心的副反应,但无需停止治疗。

3 讨论

大肠埃希氏菌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产ESBL大肠杆菌增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且相关抗生素费用较高[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ESBL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如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喹诺酮类或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2]。呋喃妥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特定抗生素,低浓度时可抑菌,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较好[2]。

最近研究发现尿中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存在低耐药性[3],其中ESBL阴性和产ESBL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6%和23.2%[2]。在体外和临床研究中,呋喃妥因对产ESBL大肠杆菌的治疗是有效的[4]。有研究显示,呋喃妥因治疗女性非复杂性膀胱炎7d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与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磷霉素的疗效相似[4]。由于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为复杂性下尿路感染,因此延长治疗时间至14d,治疗后7~9d,微生物学治愈率为68.8%,反应率较低;而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治愈率高达76%。这可能是由于复杂因素的存在,尿中药物浓度未达到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呋喃妥因主要的副反应与消化系统及皮肤有关[2]。本研究中仅发现2例患者出现恶心,未发现其它副反应。因此,认为呋喃妥因可作为治疗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

总之,呋喃妥因可用于治疗产ESBL大肠杆菌相关性下尿路感染,尤其是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但其对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 游力争.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5):119-121.

[2] 毕礼明,朱冬云.遗忘的药物—呋喃妥因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3):60-61.

[3] 时淑慧,钮博,王敏,等.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45-1146.

[4] 孙永丽,周春兰,高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引起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78.

R691.3

A

1673-5846(2013)02-0213-02

1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信阳 465150

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河南郑州 450052

猜你喜欢
广谱内酰胺酶微生物学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艾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广谱中和抗体表位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对照研究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窄谱与广谱抗生素间疗效无差异
奶牛产生β-内酰胺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