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的恒动性与病机演变的研究※

2013-01-31 07:35鲁士友孙广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病因病机规律

鲁士友 孙广仁

(1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济南250011;2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1)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过程包含了病因、病机、证(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某个或某些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异常,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证,在此过程中关键环节是病机,即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因此,中医历代医家将病机的研究作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及突破口,病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病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当前,病机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如病机内涵的研究、病机理论的研究、基本病机的研究、病机演变的研究等等。

1 病机的恒动性

“病”指的是疾病,而 “机”在 《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机”从木,几声。主发谓之机,本义为弓弩上的发射机关[1]。由此可见病机是由关键点引发的一系列的反应。病机之名,首见于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但 《内经》没有对 “病机”作出较明确的定义。“病机十九条”之名为 《内经》后世医家所称谓,这十九条病机的原文,也见于我国医学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内容重要,所以,历代医家对 “病机十九条”的经文,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展,唐·王冰认为病机就是 “病之机要”,而近代医家谢利恒 (谢观)亦认为病机是 “病之机括”,都指出了疾病的主要关键问题,那就是 “病机”。到底何为病机?张景岳认为 “机者,要也,变也,病变之所由出也”。他指出了病机的三点:其一,病机是关键点;其二,病机是变化的;其三,病机的变化导致疾病变化。由此可见,病机是不断演变的,它可以由微小的量的变化引起质变,由一个阶段的病机逐渐形成另一个阶段的另一病机,导致疾病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证。因此,病机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变化,它是恒动的。因此对病机进行动态演变的研究,根据疾病不同的阶段的病机确立不同的治则和方药,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大方向。

2 病机动态演变的研究

颜乾麟[2]就认为许多疾病,特别是复杂的疾病,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某病特征性症状出现,以至疾病的发展,其病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正邪相搏,脏腑相传,气血虚实变化而出现不同的病机,正确的辨证论治方法就是要根据疾病基本病机不同阶段的演变特点进行分期,在每一个阶段再根据病因病机侧重点不同而进行论治,所以必须重视病机演变规律的研究。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虽然未谈及伤寒及杂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但张仲景对伤寒的传变及六经辨证的论述实际上是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总结了每一阶段不同的病机变化,使伤寒这种当时复杂而凶险的疾病有理可循,有方可依,体现了病机的动态演变。

中医在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在丰富,对疾病的病机演变进行总结归纳也逐渐受到重视,曹雪滨等[3]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病机进行了研究确定气虚血瘀是CHF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水湿内停是CHF发展的最终必然结果,本虚标实是CHF病机基本特点。董晓斌等[4]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心气虚衰是心衰发病的根本原因,心阳虚衰是心气虚衰发展加重的必然阶段,血瘀是心衰的重要病理环节,痰浊、水饮是心衰发展的最终结果。

病机演变规律研究要求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并掌握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基本病机变化。因此,不仅要在临床上对疾病的病机演变进行总结,还要辅以实验研究。我们课题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病寒饮蕴肺证患者的不同阶段的症状和体征总结其病机演变规律为寒凉邪气侵袭是寒饮蕴肺证发生的重要条件,肺阳不足是寒饮蕴肺证形成的内在因素,痰饮内停是寒饮蕴肺证的必然结果。为了更确切地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病寒饮蕴肺证的病机演变规律,我们采用中医学传统病因和现代医学病因病理造模的方法,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寒饮蕴肺证的病因,用寒凉刺激结合烟熏及气管内滴注内毒素方法建立COPD寒饮蕴肺证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动态观察 (间隔10天,共60天)该大鼠模型的自然恢复中的病机演变,并用自拟温阳化饮方对该病证模型进行动态干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肺组织 MMP-9、TIMP-1,水通道蛋白 AQP1,黏蛋白MUC5AC,粘附分子ICAM-1和VCAM-,生长因子VEGF、TGF-β1,动脉血中IL-8、10、13,TNF-α,cAMP/cGMP等的改变,阐释该大鼠模型的自然病机演变规律以及温阳化饮方对其的动态干预作用及机制,为该病证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48.

[2]颜乾麟.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5):2.

[3]曹雪滨,徐淑乐.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演变规律研究[J].新中医,2009,41(7):3-4.

[4]董晓斌,孔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1,4(3):201-203.

猜你喜欢
病因病机规律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巧解规律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