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髓根管联合治疗干髓根管联合治疗变异多根牙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2013-01-31 07:13陈水堂陈一豪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牙髓根管变异

陈水堂陈一豪

干髓根管联合治疗干髓根管联合治疗变异多根牙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陈水堂1陈一豪2

本文对185例,197颗牙,变异、弯曲、细小的多根牙牙髓根尖周病,采用干髓根管两种联合治疗的新方法。随访最长时间6年,185例;194颗牙无复发,治愈率达98.47%。与单纯的干髓或根管治疗相比较,治愈率分别提高了13.9%、6.47%。

干髓;根管;联合治疗;变异根;牙髓病;牙周病

干髓和根管疗法,是口腔内科治疗牙髓和尖周病的两种不同手段,笔者自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变异、弯曲、细小多根牙的牙髓病和尖周病,进行了疗效观察,效果极佳。为在基层医院口腔科无牙片机的简陋条件下,治疗牙病开辟了新的前景,现将185例、197颗牙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85例、197颗牙,其中男102例,109颗牙,占55.33%,女83例,88颗牙,占44.67%,男女之比为1.2:1。年龄最小19岁,最大51岁。197颗牙中,随访分别于1~3年间出现冠辟1例,1颗牙;继发慢性尖周炎的1例,1颗牙;出现瘘管的1例,1颗牙。余无复发,治愈率达98.47%。

1.2 治疗方法常规开髓,除去冠髓,将粗大且直的根管找到后进行拔髓、扩管,用球钻把根管口处扩至1.5×1.5mm凹圆形。变异、弯曲、细小的根管将拔髓针能进入部分的根髓拔除,无法进入部分的根髓可保留。常规冲洗,换药。将已扩通的粗大根管用牙胶尖充填治疗。用丁香油粘固粉将已备好1.5mm×1.5mm根管口外凹圆形洞填充好,与髓室底平行,清除残留填充物,吹干。将变异、弯曲、细小牙的牙根,用小号充填器把干髓剂送入根管口处,使干髓剂与残留的牙髓相接触。磷酸锌垫底,永久充填。

2 结果

随访期内,除3例,3颗牙,分别出现冠辟、慢性尖周炎和瘘管外,182例(182/185),194(184/197)颗牙均未发现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达98.47%,比采用单一的方法分别提高13.9%和6.47%。

3 讨论

3.1 在临床实践中,传统上治疗牙髓病和尖周病都是采取干髓或根管的某一种单纯的疗法,把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于临床,未见报道。干髓治疗是用药使牙髓失活后,除去冠髓,再用干髓剂盖在根管口处的死髓断面上,使牙髓干化[1]。来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成功率为84.57%[2]。其失败原因大多为粗大牙根残髓保留过多,干化不彻底。根管治疗是在牙片的参考下用药物使牙髓失去活力后,除去冠髓的同时,还要除去所有根管的根髓,并将根管口扩通、扩大,以达到充分的引流,治疗成功率为92%[3]。该治疗其失败的原因是:后牙牙根均为多根牙,特别是第一磨牙。有文献报道约35.4%~69%有根管变异[4],其变异分型为:Ⅰ型:双根管双根尖孔;Ⅱ型:双根管至根尖合并为单根尖孔;Ⅲ型:多根管多根尖孔;Ⅳ型:双根,根管及根尖孔各自分开[4]。而且还有部分牙根弯曲及发育过小,因此在根管操作中难以拔髓和扩管,从而达不到充分引流,使细菌残存,难以达到满意疗效。

3.2 笔者之所以采用干髓及根管联合治疗牙髓尖周病,其原理是:其一,将粗大且直的根管拔髓、扩通,达到引流目的,以消除细菌的残存,降低了复发率。因为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疗效,取决于根管引流的通畅性,引流越畅,疗效越好,反之疗效差。其二,本方法对变异弯曲、细小的根管,对拔髓针和扩大针无法进入的部分牙髓予以保留,用干髓剂干化,长期留于根管内,消除了死腔,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可防止继发感染,降低了复发率。因为干髓治疗所用的干髓剂对残存的牙髓有持久的固定、消毒和防腐作用[2]。但是,牙髓残存越多,疗效越差。

3.3 根管治疗的弊端是所有的根管必须拔髓扩通,消除一切残存牙髓组织,方能达到最佳疗效。而干髓治疗的弊端是:由于髓腔面积过小,所容纳的干髓剂不足,不能使所有根管中残髓干固,达不到固化的目的,导致部分牙髓、尖周病复发。

笔者之所以采用两种手段联合治疗牙髓病和尖周病,其目的是:首先使粗大易找到的根管扩通引流,进行根管治疗,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根管的残髓,降低了处于充血状态的根尖周组织压力,有利于牙周膜及牙周组织恢复重建。而且根管治疗又必须在摄有X线牙片后观察根管形态方能进行,往往在基层医院又没有牙片机,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其次,使有限的干髓剂在变异根管口处达到最佳的干髓固化作用,弥补了两种单一的治疗方法中的弊端,起到了互补作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185例,197颗牙采用干髓根管两种联合治疗手段,治疗牙髓病及尖周病,克服了传统的单一治疗的弊端,而且无需X线牙片提供参考,便可以进行操作。其治愈率比采用单一治疗方法分别提高了13.9%和6.47%。本文采用的评判治愈标准为:经治疗后的牙齿无松动、冠辟、慢性尖周炎及瘘管,无复发。该治疗对减少牙病患者的痛苦,便于基层医院操作,起到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推广作用。

[1] 四川医学院.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9-128.

[2] 曾雄群.对干髓术尚存在问题的讨论[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3,9(1):56-57.

[3] 汪竹平,李再仁.10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塑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1986,6(3):150.

[4] 胡智唐,赵毅,杨立伟,等.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及根管形态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1991(1):12.

R541

B

1673-5846(2013)02-0498-02

1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黄冈 435500

2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卫生院口腔科,湖北黄冈 435500

猜你喜欢
牙髓根管变异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变异危机
变异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变异的蚊子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