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理新分类形态分析※

2013-01-31 06:46王洪伟刘兰涛陈雅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淋巴淋巴瘤胃肠道

王洪伟 刘兰涛 陈雅隽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理新分类形态分析※

王洪伟1刘兰涛1陈雅隽2

目的依据病理分析的手段,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分类形态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已被确诊为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灶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高度恶性B细胞黏膜相关组织型淋巴瘤伴有低度恶性成分的病例所占分析比例较大。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分析,总结为胃肠道淋巴瘤病症与淋巴结淋巴瘤病症属于不同类型,不可等同视之,胃肠道淋巴瘤病症在临床病理分析中有其独特的特征表现,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诊断。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病理研究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其英文简称为PMLGI[1]。一般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仅占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研究结果发现胃肠道又是淋巴结外的组织器官中最容易发生恶性淋巴瘤的部位[2]。就目前技术和条件而言,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的诊断较为困难,常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已确诊患者的病理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即MALT)总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基本上在50岁以上,胃肠淋巴瘤分类按照1994年Isaacson提出的分类依据,可以划分为:①B细胞淋巴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伴有或没有伴有低恶成分。②免疫增殖性小肠病: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伴有或没有伴有低恶成分;混合性。这一分类依据基本将此类病症做了较为正确的分析归类。

1.2 研究方法总结、分析近十年资料中,已被确诊的118例典型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的病理数据,诊断按照Dawson五条标准,五条标准分别为:第一患者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对病患进行胸部X线检查,纵膈内无肿大淋巴结;第三末梢血白细胞分类无异常;第五以消化道病变为主或仅局限所属区域淋巴结;第六病患肝脾不肿大。并以胃肠道淋巴瘤分类意见为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学方法,并结合组织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进行病理新分类的形态学研究。

2 结果

通过对118例典型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到以下结果。在临床表现方面:男性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几乎男性患者人数是女性人数的两倍有余;就其病灶部位显示而言:病灶位于胃部的患者最多,小肠部位患者次之,位于结肠部位患者最少,其中位于胃部的患者达到45例,占总数的38.14%。其中又以B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居多,占到总数的44.92%,MALT淋巴瘤即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共有18例,全部发生在胃部;高度恶性伴有低度成分的病例相对较少,占到所分析病例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多数病例伴有灶性坏死、淋巴结转移、并且累及周围脏器以及肿瘤呈现多边形的病症现象。而且低恶MALT淋巴瘤还可以出现瘤细胞母细胞的转化,对比而言,癌细胞在深层,且处于肌肉浸润中时会变大,癌细胞核将有现象或者呈现不规则且分裂现象多,浆丰富,有的学者将这种母细胞达到20%以上且发生规模装成片中心母细胞以及免疫母细胞养细胞的病症表现称为高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这种高度恶性的MALT淋巴瘤通常在胃肠道中都可以发生,肿瘤病灶主要在黏膜内,有淋巴上皮病等变化,此病症在肠道中较为多见,在统计的数据中有31例,近一半的数量,而且预后比低恶MALT淋巴瘤更差,但比淋巴结内的B大细胞淋巴瘤预后要好。同时发现,在手术之前要明确确诊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会有较大难度,主要因为对患者胃部进行X线钡餐检查,患者胃部的影像表现特征与胃癌的影响特征非常相像,较难区分;并且对患者结肠钡灌肠,其表现特点与结肠癌也非常相似,因此使得在最终的诊断结果难以得到正确的诊断结果。当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如果有黏膜皱襞增厚,存在明显的不规则状隆起、存在广泛糜烂、结节状、不规则状溃疡的特点时,内镜医师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患者病症进行慎重诊断,因为以上特点是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表现特点。而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则有黏膜皱襞肥厚如脑回状、有结节状隆起,并同时存在多灶性不规则溃疡的特点,但由于其表现的相似性,最终结果常被误诊是结肠癌或结核。胃低恶MALT淋巴瘤的肉眼表现为多灶性浅表小溃疡,其镜下表现则为小裂样瘤细胞伴浆化、淋巴上皮损害、反应性滤泡和肿瘤滤泡共存。胃低恶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且其发病部位多为胃窦部,其生物学行为与淋巴结内低恶小B细胞淋巴瘤有所不同。胃低恶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程长,癌细胞的传播分散速度较慢,并且其癌细胞极少侵入骨髓,术后可长期存活,病患康复状况良好。因此在对此类病症进行检查是一定要谨慎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给患者及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

3 讨论

确诊胃肠道型恶性淋巴瘤病症的关键是病理组织学检查。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且最常见的是淋巴组织淋巴瘤,本次研究11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症中MALT淋巴瘤占总数的绝大多数,而且手术之前获得明确确诊正确率不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所选取病灶部位切片有关,其原因为若选取的病灶部位位于固有膜、黏膜的下层比较深的位置,将会导致病理正确诊断异常困难[3-4]。除此之外,在病理上仅仅根据活检的小块组织确诊B细胞MALT也非常困难,因此,非常容易被误诊。MALT淋巴瘤的组织学诊断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其肿瘤细胞以CCL即中心细胞样细胞为主;第二肿瘤性滤泡与反应性滤会同时存在;第三瘤细胞将出现浆样分化和浆细胞浸润的现象;第四中心细胞样细胞将侵入黏膜上皮和腺上皮,从而形成LEL即淋巴上皮病变。因此,确诊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诊断高恶性MALT的有力的证据,这就需要诊断医师多取材、多切片、寻找低恶MALT淋巴瘤的成分,从而确诊高恶性MALT淋巴瘤[5]。本实验采用的是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在过去的治疗中被确诊为高恶MALT淋巴瘤的病患较少,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过去诊断时还不认识MALT淋巴瘤病症;第二取材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切片的位置有所偏差,第三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其材料科能并不全面甚至部分材料可能缺失。MALT淋巴瘤病症还可能被包括在B大细胞淋巴瘤中但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限,而不能被明确分选出来[6-7]。从所分析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淋巴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形态研究时,不能简单的依靠淋巴结淋巴瘤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更要注重其本质的特征,用新的思维及方法来诊断,才能对其有全面而详细的认识,取得更高的研究成果。

[1] Framan C, Berg JW, Cutler SJ. Occureence and prognosis of extranodal lymphomas[J]. Cancer, 1972,29:252.

[2] Dawson IMP, Coners JS, Morson BC.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id tumors of intestinal tract[J]. Br J Surg, 1961,49:80.

[3] Isaacson PG.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J]. Human Pathology, 1994,25:1020.

[4] 陈忠年,沈铭昌,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72-376.

[5] 李甘地,欧阳钦,刘开展,等.肠道原发性B细胞和T细胞恶性淋巴瘤的病理与临床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2,21:135.

[6] 朱梅刚,周志韶.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45-152.

[7] 梁浩,杨云珍,毛永平,等.胃镜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3:347-349.

R73-3

A

1673-5846(2013)06-0314-02

1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2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1251581)

猜你喜欢
淋巴淋巴瘤胃肠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