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化:动因、困境及出路

2013-01-31 22:28
职教通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院校

苏 华

高职院校国际化:动因、困境及出路

苏 华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正加快融入国际合作教育的浪潮。从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动因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出路。

高职院校;国际化;动因;困境;对策

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公司、国际合作教育,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出现的三大发展趋势。国际合作教育是教育国际化在中国的实践体现。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不断推动着国际合作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无法置之度外,许多高职院校正加快融入国际合作教育的浪潮。以江苏省为例,全省82所高职院校中,有20所设立了国际学院或国际教育学院。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动因分析

(一)追求经济利益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教育的重要推手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WTO在“服务贸易协定”中将高等教育界定为世界贸易领域的服务性商品。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极大地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979年,英国政府改变留学生政策,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对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后,上个世纪80年代,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政府也相继出台文件,采取同样的留学生政策,高等教育作为服务性产品的经济功能被大大地强化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教育由于见效快、周期短以及入学门槛低等特征,深受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欢迎,许多高职院校把国际合作教育作为学校积累资本的方式。[1]

(二)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需求旺盛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知识工人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世界各国的就业市场上,学历文凭的价值略有下降,需要技能培训课程和职业课程来补充,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职业化的教育倾向,这种倾向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据国际教科文组织预测,在1996-2015年间,亚洲地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将增至3.6亿人,这就意味着每周要建立26 000所大学才能满足这些需要,依靠某个国家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太现实,而实现世界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走高职教育国际化路线才是有效方式。[2]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核心理念尚未形成等客观条件,高职院校推动国际化进程的阻力相对较小,更容易摆脱本土传统办学思想的束缚,有利于吸收世界先进的职教发展理念。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教育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市场,必须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所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劳务市场和智力资源市场日益越出国界,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无边界”化。职业教育市场正逐渐从区域的、个别的市场,演变成全球的市场,进而走上跨国发展的道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搞闭关自守决无出路。我国职业教育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参与国际间教育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四)提高人才竞争力,促进就业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压力剧增。整个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及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员工,在全世界范围寻找市场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应树立教育的国际化理念,顺应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着力培养和培训能适应国内外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人才的竞争力,适应就业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五)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经验。首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及建立开放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国际型人才做好准备。其次,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如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借助国际化的力量,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对职教领域的观念、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再次,各国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合作共建的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通过采用国际交流、跨国办学等手段来走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必须融入国际职业教育的“大舞台”,必须逐步接受国际职教的标准,职业教育才会更具有活力。[3]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挑战与困境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多种非协调现象并存

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较晚,是在发达国家进行职业教育市场开拓下被动参与的。在制度和职业教育理论层面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发达国家的职教模式;在行动层面上,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充当消费者和跟随者的角色,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输入国。学生“走出去”和课程“引进来”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各种国际教育的合作项目中,我国职业院校不一定能与国外的职业教育主体对接,有许多国外的合作对象是综合性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所以,职业特色在合作项目中的表现并不明显。在与发达国家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利益分配中,我们获得的经济利益只有很少一部分,我国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消费和输出高职人才,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可以引进其它的职业教育师资和资源。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定位模糊、效益不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些国际化技术性人才,但仍然存在自身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导致了一些偏差。比如,国际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起步晚且发展时间不长,市场意识还不强,许多中外合作办学点由于招生不足导致了经济效益不高,于是出现了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减少实践环节等问题,进而使原本制定好的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实践模式等出现了较大偏差,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适应本国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国际化内涵

建立与国际接轨且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内容。当前,我国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已经开始呈现国际化的趋势,比如有职业院校开设了国际会计专业。但是,该专业学生在口语能力方面较差,英语水平离国际标准的要求还有距离,这种国际化具有表象性,内涵不足。结果,国际班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达到国际市场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我国发达地区的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只是在一些新技术领域开设相关的国际课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根据国际行业通行标准只开设一至二门国际课程。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直接把国外的职业项目和职业证书课程原版搬到国内,这些所谓的“国际化”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4]

(四)师资国际化水平较低

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及一定数量的优秀外籍教师是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外籍教师所占比例不高。如: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外籍教师不超过2人,外籍教师供不应求的状况,导致所聘用的外籍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另外,外籍教师多以语言类为主。浙江省尚且如此,一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的水平可想而知。国际师资短缺及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三、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出路

(一)完善高职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

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法规。政府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同时,制定并完善我国职教国际化的相关法规,通过行政法规或立法手段予以引导。目前,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法》、《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等法规,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奠定了法规基础,但其中有关职业教育国际化活动的条款缺乏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如何在外国举办的教育机构中更好地维护国家教育主权,如何给予外国留学生公正的待遇,如何规范各种入学手续等,这些问题在已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走国际化道路开展合作办学已成必然趋势,国际合作办学也被认为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有效组织形式。国际合作办学是指通过“增设专门的机构拓展海外课程,建立海外分校并实施跨国办学,并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产业和商品”。这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1)我国职业院校到国外与同类院校展开合作,开拓职业教育资源,双方共同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5]如采取在境外开设专业课程、设立分校或分支机构等办学方式。(2)我国职业院校在国内与境外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利用已有的职教资源,双方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授课方式可以采用国外的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内实施全过程教学,所招收的学生在国内读完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后由海外合作院校颁发相应的学历及资格证书。

(三)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国际化

“质量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因此,首先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使教学质量国际化。在国际合作教学理念上,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国际合作教学实践上,要广泛采用国外职教的先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国际合作专业设置上,要面向国际市场,针对岗位的实际需要和职业技术领域设置专业,实施模块化课程结构,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重点推进课程的国际化,做好课程的分类,制定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除某些反映本国民族或本地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外,其余课程都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国际化,达到国际化标准。

(四)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

学生的国际化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来源及专业分布;本校学生赴国外留学和进行短期交流学习与研究的数量和结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2009年,美国立法通过一项法案,从2011年起,美国每年将派出超过120万的学生赴海外留学;为了提高欧洲学生在欧洲的流动性,欧盟成员国在2000年通过了一项声明,欧洲范围内所有高校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

教师的国际交流一般包括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和留学归国人员任教、接待短期访问学者、本校教师走出国门进行讲学、参加学术活动和研究以及进修学习等方面。我国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主动引进国际优秀的职教人才,积极选派教师到境外高职院校进修、考察,切实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和素质,从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五)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联动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和研究滞后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本科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目前,关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性分析和对传统大学国际化的经验介绍层面,缺乏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理性思考和系统研究,也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案。这种状况既给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同时,也为其创新发展、联动研究提供了空间。我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联动研究、对话交流,掌握一手信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合理配置。各高职院校可以借助类似会议或论坛的形式进行联动研究,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各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明晰目前世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实际状况,也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制订相关合作计划,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深度发展。

(六)建立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上个世纪9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共同的职业资格标准,互相认可职业资格证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活动的一般做法都应遵循国际惯例,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及课程标准都会面临国际化的冲击,这使得职业教育必须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6]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缺乏能让国际社会公认的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水平还不被国际认可,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高职院校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质量标准,构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和管理制度及认证机构,逐步推行国际化的职业资格制度,加速同国外的专业资质、职业资格和学历的认定工作。目前,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如广州民航职业学院派出骨干教师前往境外航空公司及同类院校学习和考察,有多位教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飞机维修执照;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亚太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正式会员单位,享有会员之间的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培训,为该院师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1]谢雨萍.高职高专旅游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27-29.

[2]黄雪英,李永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质量监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26-30.

[3]李艳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高职教育研究,2010(10):76-79.

[4]王烟军.细节管理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7-18.

[5]汤璇芷.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外方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66-69.

[6]贺瑜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8-40.

G712

A

1674-7747(2013)09-0077-04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资助课题“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GZ2012-017);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苏华,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科主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责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院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