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研究

2013-01-31 03:19蔡雯瑛杨桂梅谭姗崔小云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11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断指危象存活率

蔡雯瑛,杨桂梅,谭姗,崔小云(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11)

血管危象是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严重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是临床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造成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因素众多,除了临床医疗给予积极的防治措施外,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防治血管危象的作用中日益显得重要。笔者对本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收到了理想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断指再植患者40例共70指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去年同期断指再植的患者40例共67指设为对照组,排除资料不全及治疗依从性差者。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4.26±2.29)岁;拇指16例,示指28例,中指20例,环指4例,小指2例。刀锯伤34例,撕脱伤20例,压榨伤14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0岁,平均(34.86±2.42)岁;拇指17例,示指27例,中指21例,环指4例,小指1例。刀锯伤32例,撕脱伤22例,压榨伤15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断指再植的手术常规进行断指再植,对照组患者按照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常规进行综合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纠正失血、妥善保存离断指体、疼痛的防护、患肢末梢血运循环的观察与护理、去除诱发因素、夜间护理、药物的应用及其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动脉危象、静脉危象的发生率及断指存活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测定患者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t和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动脉危象、静脉危象及危象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断指再植术后危象发生率及存活率比较[例(%)]

2.2 两组满意度调查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断指再植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仍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断指再植的成活率。血管危象是指断指再植术后由于吻合的动静脉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它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笔者对于断指再植患者给予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进行积极防护,并与去年同期的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危象及危象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断指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的整体护理模式能显著的防护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经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如下几点:①纠正失血:严密监测患者脉搏、血压、神志、瞳孔及尿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休克状态;积极配合医师包扎止血,迅速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积极扩充血容量。②妥善保存离断指体:用清洁布及透明塑料袋包好后置于4℃冰箱内或有冰块的冷藏器皿内,做好具体标示,防止断指直接接触冰块或冷冻,杜绝浸于液体内。③疼痛的防护:术后常规给予抗炎、补液、解痉、抗凝、止痛等措施,预见性使用镇痛药物预防血管痉挛,避免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微血管收缩缺血,若药物无法止痛时需立即报告医师,此时高度警惕血管危象的发生并及时处理[2]。④患肢末梢血运循环的观察与护理:警惕术后72小时血管危象的高发期,密切监测再植断指的颜色、皮温、张力、毛细血管回流等指标,必要时给予指端侧方切开放血以准确判断血管危象。若指体苍白,指温较健指偏低4~5℃,无法测出毛细血管回流充盈现象,高度提示断指缺血;若断指变为灰色,指温持续缓慢下降,指腹张力低,毛细血管回流无充盈现象或者充盈时间慢,尤其是指端侧方切开处溢出紫色血,提示断指无动脉供血;若断指变为暗紫色,张力显著增高,测不到毛细血管回流充盈现象,侧方切开放血时先流出暗紫色血,继而流出鲜红血,指体能恢复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提示静脉回流障碍。⑤去除诱发因素:保持排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记录尿量,排尿困难者需早留置导尿。⑥夜间护理:夜间更易形成血栓,因此需加强夜间巡视,密切护理和观察再植断指,可配合给予小切口放血、小切口滴肝素等治疗;保持良好的体位及睡姿,避免压迫患肢。⑦药物的应用:常规给予抗凝、扩血管、解痉等治疗,防治血管痉挛,保持血运良好[3]。⑧其他护理措施:保持室内及床位安静、整洁,做好术后卧床期间的整体护理,包括体位、肢体的摆放位置以及一般的生活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情绪状态,消除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知道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避免过早下床导致血管受牵拉、痉挛;指导后期的功能锻炼等。因此,系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存活率,值得应用。

[1] 陈云智,邱荣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现状[J].华夏医学,2010,23(5):63.

[2] 郑琼,甘海滨,梁东丽.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干预[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9):156.

[3] 张娜,石恩东,周世菊.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63.

猜你喜欢
断指危象存活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