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2013-02-01 01:35卢凯燕
中学语文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主人语文课堂习惯

卢凯燕

初中语文教学旨在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是现实的,学生多是从语文书本上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感悟理解能力,再把学到的应用到现实中去。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巨大热情,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自己动脑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我在执教朱自清《春》这一课时,虽然是深秋季节,但依旧可以创设情境,一首欢快的《春天在哪里》歌曲以及美丽的春的图片就把学生带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欣赏,再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文,这样的教学步骤学生怎会不主动去学习探究美文呢?

二、相信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

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深刻地认识到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充分准备好各方面工作,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层次性考虑不周,又没有统筹好课堂时间,没能合理安排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的节奏,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备课工作必须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精而不是多,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知识点的结合,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将自身放在组织者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自信,通过评价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对不同的个体给以适当的评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哪怕是一点点,教师都应及时地表扬,真心地祝贺。这样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会自发地不断努力取得进步。

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

一种坏习惯非常容易养成,而一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学生自主的习惯,要靠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引导,不断强化和巩固,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学习的乐趣才能形成的一种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不断的引导,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当学生在多种方法并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也可先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解决困难,给学生一些时间。当学生通过努力,终于把问题解决了的时候,学生会从中体会到放下“包袱”的感觉,从而体会到那种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轻松和快感,这对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样长期的培养,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地探究、质疑,老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语文世界里,享受学习语文的愉悦。

猜你喜欢
主人语文课堂习惯
上课好习惯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主人有的我也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弓的主人
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