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3-02-01 02:30胡正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活动

江 欢,李 芳,胡正娟,马 宁,刘 芳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以课题研究为引导,开展“敬畏生命 珍重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通过生命的活动来体现[1]。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生命教育使学生通过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善待、热爱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既是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方法的重要课题[2]。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对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渴求。9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很重要,86%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和活动[3]。医学模式在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对人文的呼唤和涵育是每位医学生必须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二、首都医科大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以课题研究为引导,通过开展“敬畏生命珍重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摸索生命教育规律。

学校、学院共同针对主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水平,通过在首都十所高校开展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首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研报告》、《首都高校生命观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等多篇研究报告,深入地挖掘调研结果,开展实践性探索。学生部(处)工作人员、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以课题研究为引导,注重调查研究,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理论水平,有助于把握生命观教育的本质与内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另一方面,摆脱了“活动即活动”的既有模式,有效地把课题研究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有活动、有总结、有思考,结合自身学院、班级特点,不拘泥于形式,开展了有声有色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主题教育活动焕发出博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通过征文比赛激发学生思考生命意义。

学校组织开展了“敬畏生命 珍重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经各学院推荐至学生部的优秀稿件近三百篇。04级七年儿科鲁中原说“只要你把握好了有限生命里的每一刻,生命总会闪光。只要你善于拨动生命之弦,生命就会奏出华彩乐章,并在某一刻爆发出让世人震惊的最强音,展现出生命的精华和壮美!”07级七年1班的杨梦媛同学提到“我本平凡,平凡的如一草芥,但我会认真地生活,用心地学习,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的点滴,以理智的头脑对付纷纷扰扰的一切,无论云淡风轻的日子还是灰暗阴霾的季节,我都会自得其乐,让生命浸润着阳光,让生命追随着笑声,让生命在自信中飞扬,因为我始终懂得敬畏生命,珍重健康。”……在征文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尊重,深刻认识到“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这句话的内涵。

(三)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感悟生命价值。

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才能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践和发展。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来实施。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课堂之外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学校、学院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以学院、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体验社会和人生,收获奉献与快乐。如基础医学院2009级医学实验班的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前往望康宠物医院学习,关爱流浪小动物,了解动物医疗基本技能。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学生以“关爱生命,安全用药”为主题,先后赴河南信阳南湾、大兴青云店、密云康居社区开展了健康医药知识宣讲实践活动。众多首医学子活跃在佑安医院艾滋病房、儿童医院、松堂关怀医院等,用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怀传递温暖。学生们在努力学习,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之余,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无限热情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及志愿活动。

(四)通过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生命。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医学伦理专家李义庭教授作了《大力弘扬“敬畏生命 珍重健康”的医学终极价值观》的报告,他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从生命的困惑、起源、本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敬畏生命五个方面阐述了生命的伟大、崇高、神圣。校党委副书记刘芳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为10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生命观》的专题报告,强调了生命的独特性,系统讲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原则、形式以及死亡教育等内容。学校还专门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相关讲座,如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少将的《伟大的传奇人物—朱德》,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的《绿色北京》等一系列讲座。通过专题讲座,良好的文化熏陶,积极的正面感受让学生于不经意间感受生命的真谛,于潜移默化中提高精神境界。

(五)通过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生命关怀氛围。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校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各种活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容、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通过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层面先后组织了多次心理讲座和数十次团体辅导,活动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危机的干预、挫折应对和压力管理等。在心理专题讲座中多次多名学生参加现场互动。活动中,部分参与者声泪俱下地讲出了心中感言。学生那些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词,深深地震撼着现场观众的心灵,很多学生感动流泪。学生感言道:“我们静静地感悟和体会,敬畏生命,生命之于我们弥足神圣;珍重健康,健康之于我们弥足珍贵!”

生命教育实施以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提升,学生党员、班团学生骨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得到了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职业责任感显著提升,对自身成长成才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愿望。

三、对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课题研究与开展教育实践紧密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推行和贯彻这种理念,必须首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开展生命教育需要倡导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指导和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进行,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对生命进行思考,还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紧扣时代主题与突出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生命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开展生命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从世情、国情、校情有机统一的高度去审视、思考和解决教育实践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与社会实际有效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环境。通过高格调的、主题鲜明突出、现代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

(三)激发主体意识与广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只有将“对人的认识与理解置于生命之中,将对人的教育落实在促进每一个鲜活的人的生命健康成长之中,才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4]。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生命教育的开展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所有环节都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学校、学院、班级层层推进,点面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生广泛参与、广泛思考、广泛实践的格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高校教育活动的全程。同时,生命教育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系统,应该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李 芳,刘 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0):99.

[2]陈义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生命教育[J].学理论,2010(16):266.

[3]江 欢,郁巍岳,李义庭.医学生的生命观调查与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1(2):70.

[4]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2):8.

猜你喜欢
生命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