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2013-02-01 15:16杨武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单核细胞传染性

杨武萍

江西省新余钢铁公司中心医院儿科,江西新余 338000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杨武萍

江西省新余钢铁公司中心医院儿科,江西新余 338000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 结果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 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个别表现为眼睑水肿和睡眠时打鼾,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早期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易致误诊。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IM误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后确诊为IM的患儿15例,均符合IM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2岁。2~6岁11例,~12岁3例,~17岁1例。入院诊断分别为急性扁桃体炎、心肌炎、川畸病、急性肾炎及急性感染性喉炎。

1.2 临床表现

15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以中高度发热为主,仅有1例17岁患者表现为低热,发热持续时间为7~18 d;所有患儿均有劲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数量不等,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如鸽蛋大小,有轻微压痛;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有(无)黄白色渗出物11例(73.3%),其中,假膜形成 5例;肝肿大 5 例(33.3%),无一例脾肿大;麻疹样皮疹3例(20.0%),均在发热的第1周出现,持续1~3 d消失;以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3例(20.0%),呼吸粗重且睡眠打鼾3例(20.0%),且大部分患者伴有咳嗽。

1.3 实验室检查

1.3.1 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总数(1.2~3.1)×109/L,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60%8例,异常淋巴细胞早期均<10%,以后多次复查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异常淋巴细胞均>10%,血小板降低2例,轻度贫血5例,发病1周后14例患者EBV-IgM呈阳性。

1.3.2 其他检查 15患儿行心电图检查,正常4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律不齐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肾功能检查全部正常,肝功能轻度异常6例,心肌酶谱异常7例。胸片检查11例,其中支气管炎9例,肺炎2例;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出院后4周来院复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因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睡眠时打鼾、扁桃体肿大或有脓性分泌物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1例和感染性喉炎3例,入院后抗生素治疗多日无效,其中3例发热时间5 d以上且有一过性皮疹、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曾怀疑为川崎病,后反复查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EBV-IgM阳性故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以发热、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病初诊断为急性肾炎,但患儿无高血压,无血尿,肾功能正常,故排除肾炎。

2.2 治疗与转归

全部患者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每日2次静滴,重症患者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肝功能和心肌损害者予护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病程<2周者7例,2~3周6例,病程>3周2例,临床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期常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IM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6岁,本组患儿2~6岁有10例,占 66.7%,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与小儿群居、免疫功能不完善、易经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有关[2]。

IM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文献报告,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3]。IM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故对于病程长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应警惕IM。当患儿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且有假膜形成时应高度警惕IM,据报道IM误诊为腭扁桃体炎高达14.8%[4],本组患儿诊断扁桃体炎11例,占73.3%,误诊率最高。IM患儿如果发热时间较长,同时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川畸病,川畸病患者常见手足硬性水肿、唇红皲裂、球结膜充血、肛周脱皮,实验室检查有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和蛋白电泳异常,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其与IM鉴别。IM患者某些临床特点与年龄有关[5],部分IM婴幼儿往往以打鼾、呼吸粗重、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感染性喉炎和急性肾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与感染性喉炎鉴别,无血压、尿量、尿常规和肾功能异常可与急性肾炎鉴别,故婴幼儿以往无打鼾史,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梗阻,眼睑水肿不伴异常分泌物应高度警惕IM可能,本组部分IM患者虽有肝功能和心肌损伤但预后良好。

外周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是早期诊断IM的主要指标之一。异常淋巴细胞一般在发病后3 d出现,第1周后逐渐增多,达10%以上,第2~3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故诊断IM必须反复查外周血涂片,及时发现异常淋巴细胞,提高诊断率。本组患儿多次复查血常规后发现异常淋巴细胞均超过10%。

EBV-IgM阳性提示病毒早期感染,因此EBV-IgM被认为是IM早期诊断中灵敏度与特异性高的指标,阳性率达90%~100%[6],本组15例患儿中,14例EBV-IgM阳性,阳性率为93.3%,故反复检测EBV-IgM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EB病毒属人疱疹病毒,IM多数由EB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等感染引起[7-8],本组患儿未特意检测弓形虫及巨细胞病毒,作者所在医院无条件检测腺病毒,此组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尚不明确,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2]胡赤军.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7):567-568.

[3]李强.EB 病毒感染性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248-250.

[4]冯勇,梁传余.误诊为腭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喉医学杂志,2005,19(12):560.

[5]刘晓会,杨永红.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年龄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18-821.

[6]吕善根,谷志远,张霭云.EB病毒壳抗原抗体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意义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0,18(2):144-146.

[7]杨威,刘欣.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状21例误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2):104-105.

[8]易秀英.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6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sdiagnosis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YANG Wu-p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Xinyu Iron and Steel Company Central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Xinyu 338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in order to diagnose at early stage and reduce misdiagnosis.MethodsMisdiagnosi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who were misdiagnosed before admission and diagnosed after admission.Results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t early stage had no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o it was difficult to make an early diagnosis.Abnormal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more than 10%and EBV-IgM was positive could assist the diagnosis.ConclusionThe detailed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timely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Children;Infectious mononucleo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Misdiagnosis analysis

R725.1

A

1674-4721(2013)08(c)-0047-02

2013-04-11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单核细胞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