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3-02-01 15:16王松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技能型治疗师医学

黄 毅 张 虹 王松林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31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学科,与保健、预防、临床并称四大医学学科。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是对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模式主要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性研究。

1 构建“三横两纵”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本院以康复基础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康复临床医学为三条横线,以传统康复医学、现代康复医学为两条纵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技术为要点,建立起“三横两纵”的课程建设和技能训练模式[1]。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包括康复评定、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等[2]。依据核心课程搭建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接近1∶1。教学内容涵盖了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等应掌握的内容。

2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应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职业能力,改革培养模式[3]。强化康复治疗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病种及其特点,制订出一套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紧缺型、应用型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计划。同时,本院根据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完善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理论及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增设了神经康复和肌肉骨骼康复课程,加强学生对康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3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4]。本院推行“实训-见习-实习”一贯式教学模式,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利用教学模拟医院实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即“院校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专业技术实习、实训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性阶段,因此本校为学生选择有康复科二级甲等以上资质的医院作为实习单位,为学生的综合实习、职业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带教教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及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整合当地各医院的医疗优势,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全面的实践[5]。

4 培养“学历”与“职业资格”双证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与国外康复专业人员相比,我国康复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配备有中国传统康复医疗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康复治疗;二是提倡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士)。学生主要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技能,掌握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加强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训练,在校期间取得“高级按摩师”资格证书,成为康复领域的技能性复合型人才。

5 毕业考核模式与康复治疗师考试模式接轨

为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特色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结合专业资格考试——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考核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方法以及相关医学基础知识[6]。在课程设置中康复评定、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康复学、针灸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等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符合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顺利地通过康复治疗师资格考核,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符合社会需求。

6 构建“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起“教学-实习-就业”式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通过网络和毕业后培训,延伸学生教育时限,进行毕业后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一次入学,终生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

7 小结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8月转发了原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7]。高职高专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周期短,可以较快填补我国康复治疗人员的空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康复医学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既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8]。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对康复技术技能型人材的需求,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特色突出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并把这些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实训中,建立完善的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1]黄毅,于景龙.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6):175-176.

[2]蓝巍.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5,23(15):109-110.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0,12(36):171.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9(22):98-99.

[6]尹宪明,吕俊峰,蔡小红,等.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6-1037.

[7]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15.

[8]刘忠良,崔立晶,黄强,等.寓情感教育临床康复医学教育之中[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2):1108-1109.

猜你喜欢
技能型治疗师医学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失眠男女]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