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3-02-01 17:31吴梅青李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高职

吴梅青 李鸿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发展策略研究

吴梅青 李鸿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2

从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方向,领悟现代高职教学理念,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分析青年教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青年教师应加强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学习,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学校应通过开展教学“传、帮、带”、专业“听、说、比”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能力培训,建立校企双向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建立团队培养机制等措施和策略,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21

作者:吴梅青,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1 引言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主体,其专业发展状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当前,生源数量缩减,质量下降,为提高学校竞争力,迫切需要青年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来丰富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求,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促进专业发展,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2.1 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方向,领悟现代高职先进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坚持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朝着“工学结合,行动导向,项目载体”的方向发展[1]。作为高职青年教师,只有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为自身专业发展定好位;自身的教学理念只有同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具备较高的教学效率。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受到各国职业教育专家的推崇,但在我国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1]。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效。因此,青年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以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情境建设为支撑”的高职教学理念,提高行动教学能力,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的建设。

2.2 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主干部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青年教师必须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新的科技成果及应用,掌握专业企业岗位生产、管理、服务过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吸收新知识、新经验、新成果来更新教学内容,能讲授多门专业课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专业知识结构中要有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教学中要求职业行为规范、职业形象美好,能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

高职青年教师一般接受了系统的学科教育,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知识,为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大多数青年教师入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专业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2.3 具备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1)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能力。高职青年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专业课程体系要有全局性的了解和把握;要明确如何通过不同课程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能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课程的开发;要能充分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2)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涉及教学认知能力、项目设计能力、情境设计能力、信息资源开发整合能力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2]。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要能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情境等要素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序化,依据相应职业实践的需要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职业系列行为,并通过情景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教学,使学生模拟职业工作者,以行动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要能充分收集、制作、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分析、加工和整理,并渗透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组织实施是教学活动的关键。“行动导向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起组织、辅导和监督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学生够用为限,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现有的教学条件,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并不断调整活动策略,积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注意创设典型职业情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专业实践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没有参与过工程实践、经营管理及服务项目的实践,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的缺乏,直接导致青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变成技能素质,常常照屏宣科,没有自己对于知识技能的独特见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创新更无从谈起。青年教师应熟悉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掌握操作方法,及时了解职业岗位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具备现场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演示能力、操作能力和指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才能结合岗位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并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5)合作共事与社会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在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求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具备合作共事、团队协作的能力,既要进行校内的交往与协作,又要主动走向社会,与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沟通交流,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实训实习、职业技能鉴定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市场,需要较多的合作单位提供较多的办学资源[3]。高职教师只有走出封闭,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6)教研教改能力。教研教改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研究和改进,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和提升的重要途径[4]。教学实践的发展也要求教师深化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守旧的教学理念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2.4 具备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能力

进行科学研究,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研究专业前沿,是教师不断丰富知识、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创新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科研思想、科研方法以及伴随着教学而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要求青年教师具有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以及做出科学调整的能力,具备深入社会经济服务领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的能力。

3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3.1 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观;提高认识,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直接来自于普通高校,普通高等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教学观念、精英教育模式对他们影响深刻,他们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没有清楚的认识,缺乏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中央(部)、省市职教文件精神,邀请著名职教专家解读国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及最新教改信息;组织学习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知识及专业教学理论、教学法;聘请高校专家介绍专业前沿动态,聘请行业专家讲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流程;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领悟先进职教理念,从而让青年教师加深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教学规律的理解,明确提升自身行业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

其次,学校应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加速青年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转变。 青年教师也应保持学习热情,关注职业教育、职业技术的发展,经常阅读学术期刊、专业书籍,保持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树立高职教师职业新理念,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实践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应当只满足于上够几节课。

3.2 通过“传、帮、带”“听、说、比”,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1)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制度。选拔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工程技术或管理服务专家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传、帮、带”面对面或借助大学城空间(网络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培养。包括导师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指导教学设计、协助教学组织实施,随堂听课评课;安排青年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开发,探索不同教学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带领青年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了解企业需求,培养操作技能;以精品课程、特色示范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为平台,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研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2)通过“听、说、比”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一是通过学校教学督导室、院系教学督导组进行督导听课,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开展说课、说专业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对专业、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的认识;三是开展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的评比,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竞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教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3 政校企合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1)校内培训,主要是针对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 网络技术、职业道德及师德师风建设等,让青年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思维范式变化,了解和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思想、教学模式,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和运用适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利用世界大学城教师空间网络平台,开展空间在线培训,拓展培训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该平台,方便青年教师查阅高职教育的相关理论、政策文件,得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观摩优秀课件和精品课程案例,进行自我完善与提高。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锻炼青年教师项目规划、预算、实际操作、验收评估的能力。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场地的规划、设施的配备、设备的选型、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与企业专家一道建立与企业工作过程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联合编写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工学结合教材;参与或独立承担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等。

2)企业培训。学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联系,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中去,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学习培训。明确培训专业方向、目标,要求青年教师熟悉职业岗位技能、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用人标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产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情况;了解行业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构架、技术规范、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掌握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行业企业实践能力,并与社会、行业、企业建立各种协作、合作关系,获得较好的行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3)职教基地培训。充分发挥教育部职教培训基地在开展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包括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科技推广与应用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学术交流会议,了解高职教育发展前沿,完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职业资格培训考证。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专业操作技能等级培训,获得相应的高级以上专业技能证书,强化“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理念。同时通过培训考证促进青年教师把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及变化信息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实现岗位需求和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良性互动。

5)国外学习深造。选派青年教师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和公司、企业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和国外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培养国际意识,以适应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3.4 建立校企双向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使青年教师实际参与企业工作过程,完成生产任务和管理服务项目,在实战中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收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青年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科技项目攻关,加强与企业科技人员间的经验交流,提升从事技术工作、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行业协会、行业学会、专业技术协会,参与行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技术鉴定及管理服务工作,加速行业领域的知识更新,提高行业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鼓励青年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岗位生产性课程,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共同培养适用人才。支持青年教师承担国家、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岗后、转岗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高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能力。

3.5 加强合作型教师文化建设,建立团队培养机制

良好、成熟的教师合作文化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成熟。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文化,营造宽松、和谐、开放的学术环境,竞争与激励并重,鼓励青年教师与老、中年教师之间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建立团队培养机制,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团队、教改项目团队、科研项目团队、社会服务团队。做好团队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团队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建立物质、精神、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人优势和协作精神,开展学术、教学和实践的广泛交流与协作,带动专业发展程度不高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 结语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未来和希望,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工程,需要青年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也需要社会、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只有这样,青年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才能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才能得到提高,高职教育大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1]龚闻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高职教师能力构建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53-55.

[2]汪亚明,邬燕.高职院校教师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5):98-101.

[3]李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6):21-24.

[4]杨晓惠.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培养[J].文教资料,2008(10):169-17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ema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for Young Teach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u Meiqing, Li Hong

The young teachers defects and the insufficiency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grasp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modern teaching idea, pe rfec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ability. It puts forward that young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dern teaching theory and the idea of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pecialty autonomy consciousness. The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young teachers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and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uch as carrying out an all-round, multi-level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building school-enterprise two-way flow of personnel mechanism and the cooperative teacher culture and team training mechanism by developing teaching with the pass, help, take,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with the listening, speaking, comparing activ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 opment

G715

B

1671-489X(2013)12-0021-04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