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2013-02-01 17:31高成纪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杏林导师制本科生

高成 纪霞

杏林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高成1,2纪霞2

1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2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在杏林学院推广的意义,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高等教育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65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2J217)。

作者:高成,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17世纪时,导师制在世界高校中广泛推广;21 世纪后,导师制在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的部分院系尝试实行。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

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指在本科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在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的同时,指定一些专门的教师与专门的学生结对,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辅导等的管理和教育制度。

2 杏林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方向与所带学生并不一定一致,所以可能导致辅导员仅仅能够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在专业上并不能对学生起到作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对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2.1 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所学专业

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比较熟悉,在学生的专业上却不是十分在行,所以遇到有关学习方法、课程选择、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就会爱莫能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则可以在专业的教育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学生通过和导师的交流,选定学科专业方向,从而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从本科生导师那里得到专业上的、学业上的辅导,从辅导员那里得到思想教育和生活上的帮助,这样高校管理就从“管学生”过渡到“导学生”。

2.2 本科生导师制统一了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两条线分开: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课教师负责给学生上课,辅导科学研究。采用给本科生配导师的方法,可以指导他们选择专业方向制订学习计划,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到一个导师身上,导师不仅在专业上指导学生,同时也在科研精神、学习态度、为人处世上面给学生以正面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 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3.1 生师比例失调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人才,但学生人数的增加比例与专任教师人数的增加比例并不协调。我国高校生师比的严重失调必将严重影响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如果给每一位学生都配备导师,势必会造成师生交流时间得不到保障。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可以依托南通大学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专任教师加入导师队伍,欢迎优秀的退休教师加入导师行列;也可以“抓两头”,具体来说就是给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和累计不及格学分超过一定限额的学生配备导师。

3.2 师生双方都存在被动性问题

有些高校在遴选导师时要求较高,而且现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往往把发表论文数量与获得科研项目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硬指标”,这些标准使得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育,无暇顾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增加了导师的被动性。对于学生来说,受了十几年的传统被动式教育,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难以改变,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学校即使为他们搭建了本科生导师制平台,也只有极少数学生会主动向导师请教,学生较被动。

3.3 职责不明确

没有明确界定导师、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导致两者的工作职存在重叠和错位,也暴露出部分真空地带。导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环境,认识自己的特征;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本科学生的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而不是可以用导师制取代辅导员制。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发挥这种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学生的优势,这样有利于真正形成宏观与微观管理、个别辅导与全面兼顾的合力,发挥专业教师与政治辅导员联合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3.4 配套制度不健全

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配合。

1)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机制。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应该对导师进行必要的选拔,可以选拔那些:①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本校教师;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责任心强、身心健康的;③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只有这样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才会在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业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重视对导师的选拔之外,还应该完善导师与学生的配对机制,逐渐由如今单一的学院指定配对到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机制。

2)加强过程中的管理。对过程的控制是确保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指导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评价导师工作的质与量提供依据。为此,建议规定导师指导工作时数、建立制作面向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和导师工作手册,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提交工作总结、跟踪学生表现等环节定期检查导师工作成效,总结导师工作经验。

3)建立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考核机制。缺乏对细节的科学考量,往往导致本科生导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界定谁干得多,谁干得好。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导师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可以把对导师日常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的考核与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考核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可以建立包括校、院两级的考核体系,针对导师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从工作态度、人格影响、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考核。

4)建立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激励机制。一般情况下导师的付出基本属于义务性质的劳动,没有任何工作量和报酬的体现,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一名导师要根据某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要求高校教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漠视导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不仅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导师的工作性质、投入的精力和导师在教学业绩、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外派进修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全面、细致的激励政策。在此,学校可以考虑提高报酬,提高导师津贴,但是大幅度的提高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把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参考条件。

3.5 导师指导形式单一

导师的一般指导形式就是把学生找到办公室进行谈心。调查发现,比较受学生喜欢并认为比较有效的导师工作方式有如下几种,可以被杏林学院借鉴并大力推广。

一是谈心。谈心是最传统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随着电子信箱、QQ、MSN、飞信、微博等电子交流平台的普及,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聊天沟通。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网络交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二是个性化学业辅导。导师应该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喜好,从而指导每位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尤其是对成绩不好又不敢表现的学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注。

三是推荐学习资料。导师是学生学业的主要指导者,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好的学习软件。

四是督促学生学习。每学期导师都要制定学习总任务,并让学生按照总任务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执行。

五是锻炼学生职业能力。调研发现,通过导师制,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与进步的除了专业学习外,职业能力也是倍受关注的。导师可以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结合职业规划主题班会,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

总之,本科导师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探索。高校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主动去适应这一改革,为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郑双进.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9-170.

[2]张欣.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度现状及思考[J].科教纵横,2011(10).

[3]林嵘,何妮燕.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导师制实施情况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95-196.

[4]彭廷红.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10(2):51-54.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Xinglin College

Gao Cheng, Ji Xia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he significance of popularization in Xinglin College, analyzing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provide some solution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student manament; higher educati on

G642

B

1671-489X(2013)12-0065-02

猜你喜欢
杏林导师制本科生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杏林春满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