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 17:31栗俞程张跃文张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药理药理学受体

栗俞程 张跃文 张宾

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 450008

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栗俞程 张跃文 张宾

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 450008

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复习回顾、设置疑问、直观导入、病例分析及事件导入等导入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导入式教学;药理;视频资料

1 引言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知识点与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易让学生感到药理学枯燥无味,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药理的兴趣呢?新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气氛、学生探讨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1-3]。笔者就近几年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

2 复习回顾导入

通过药理学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的某些联系,在课堂开始前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让学生自行思考,逐渐导入新知识。比如讲解阿托品时,由于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是拮抗M受体,因此可以提问有关M受体的知识,如M受体的分类、分布、生理效应等,以及M受体激动药有哪些药理作用,这样启发学生思考,自然可得出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对于阿托品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学习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时,可以通过回顾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与甾体类抗炎药有什么不同?两者在应用中会有什么不同?通过回顾旧知识,设置问题一步步启发,导入新知识,使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记忆,温故而知新,对于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3 设置疑问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疑问造成悬念,使学生心生疑问,使思维直指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寻找答案的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目标及课堂内容,从学生身边经历的常见问题出发,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可吸引学生的浓厚兴趣。比如讲解“青霉素”时,可以通过这样的疑问方式导入:为什么注射青霉素必须要做皮试过敏试验?为什么注射青霉需要现用现配?在讲解“胰岛素”时,可这样设疑导入:是否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服用胰岛素?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除胰岛素之外,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还有哪些?再如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时,可设疑问:为什么白加黑需要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白片和黑片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康泰克分蓝盒装和红盒装?各自适应症有什么区别?有这样的区别,在成分上是否有什么不同?通过应用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设置疑问,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直观导入法

利用视频资料、挂图或实物演示等方式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讲解的新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并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讲解“抗帕金森病药物”时,可通过播放一些帕金森患者的视频资料,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本身有所了解,并从中分析疾病特点,如静止震颤、运动不能、姿势反射受损等;再通过动画演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投射,以及与胆碱能神经的失衡,启发学生探索帕金森症的发病机制。再如讲解“抗癫痫药”时,可首先播放各种癫痫发作类型的视频文件,活跃课堂气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密切注意观察各种发作类型的特点及临床症状,再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有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这种导入方法通过直观生动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

5 病例导入法

药理学是紧密联系临床的一门学科,所有知识都是围绕临床应用进行的,而临床医学学生对于药物本身兴趣较低,但对临床病例则兴趣浓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以医引药”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给出具体病例,让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采用什么药物进行解救,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如何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再如讲解“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时,可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让学生分析病例中毒程度,掌握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表现,结合中毒机理的思考,进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的变化,这些症状与M受体和N受体的效应是否有关,并给出不同中毒阶段的解救药物,以及解救时所依据的原则。通过这种导入方法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强知识前的交叉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以及合理用药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6 事件导入法

以新闻事件中的热点为切入点导入,使学生思维兴奋,积极参与谈论,分析解决问题,自然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如讲解“麻黄碱”时,可结合近来国家推行的严格控制零售药店出售康泰克的事件,启发学生分析为什么要禁售康泰克?康泰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种成分有什么危害?通过解释麻黄碱与冰毒的相似性,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在讲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时,可以近来出现的超级细菌事件为例,介绍超级细菌是如何被人为层层选拔产生的,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是如何严重,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分析怎样能够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合理用药的思维意识。又如在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时,可结合近来出现的小儿感冒药滥用问题,讲解市场上常见感冒药的类别以及适应症,分析如何合理选用对症的感冒药。通过事件导入的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注意力,改善教学效果。

7 小结

综上,药理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好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药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2)导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3)导入要以兴趣为目的,应用的例子要生动、别致;4)导入要简明、精要,语言设计要巧妙自然。总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摸索出更好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苏漫淇.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51-152.

[2]李明凯,罗晓星.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1063-1065.

[3]林晓茵,王秉文.在药理学教学中导入问题教学法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721-722.

[4]郭岩,陈志武.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15(9)∶1186-1188.

Application of Import-teaching in Pharmacology Teaching

Li Yucheng, Zhang Yuewen, Zhang Bin

In the pharmacology teaching process, the using of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review, set doubt, intuitive import, cases and event import,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harmacologica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mprove skills of solving proble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mport-teaching; pharmacology; video data

G642.4

B

1671-489X(2013)12-0075-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75

栗俞程,讲师,从事药理学教研工作。

猜你喜欢
药理药理学受体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艺术药理学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