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3-02-01 17:31林太凤罗云敬郑大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食品教学内容

林太凤 罗云敬 郑大威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 100124

食品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林太凤 罗云敬 郑大威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 100124

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分析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原有框架体系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食品专业需求的脱节、课程的教学与食品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不匹配等问题,改革原有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以突出教学特点,注重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思维塑造,为建设适合食品专业特点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有益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食品专业;教学改革

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苏丹红、塑化剂、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已威胁到我国食品行业的竞争秩序和良性发展,并成为阻碍我国食品出口业发展的桎梏[1]。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培养职业道德高、综合素质强的食品安全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各高校食品类专业十几年建设经验,如何将化学类基础课程与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美融合,并在化学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凸显食品类专业特色已成为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取得很好的反响。现将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其他院校此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1 分析化学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是食品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通过阐述分析化学基本知识,为食品类专业提供研究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检验原理、技术和方法,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2]。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大多数初学者并不清楚教学实践对于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另外大部分高校食品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都由化学专业教师担任,他们往往容易忽视此课程与食品类专业的联系,授课重点、实验内容设计与食品专业脱钩,导致理论与实际需求错位;而且教材中抽象理论多,内容枯燥难以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1 根据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科发展情况,在认真学习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研究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要点、重点后,在原有化学分析基础上将仪器分析定量部分加入到教学中[3],同时加强分析化学与食品学科的联系。具体教学内容做如下调整:将四大平衡(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内容精选讲解,避免重复,减少繁琐计算,增加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食品检验运用较多的仪器分析技术。此外,将10余年来的国内外相关科研积累融入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注重与食品专业学科发展相结合,与本专业后续课程相衔接。分析化学为食品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如食品农药残留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的鉴定等[4]。同时也为本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奠定基础。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既使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分析化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准确的“量”的概念,又了解该课程在食品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2.2 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专业思维塑造

作为食品质量检测手段,分析化学对于数据的记录及处理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在进行理论课讲授时,特别强调学生对数据记录的规范性,同时辅以实用的数理统计以及生物统计知识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记录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培养他们求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严谨完备的理论知识,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严格规范的实验技术技巧,在授课过程中还给学生介绍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小组讨论。每个学生定期独立制作一个课件,优秀课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5~10分钟课堂演示。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3 结合教学大纲,利用多种媒介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难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5]。分析化学中充满繁琐的公式以及数学推导和论证,如多元酸碱反应和电化学平衡,学生普遍反应难以掌握。这就使得直观的化学反应变成枯燥的数学计算,加之实验内容设计与食品专业脱钩,学生体会不到分析化学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减退。因此在理论授课时,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定量分析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在每一个专题的课程中都配合有教师示范实验操作的录像以及现场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实验课程有了初步认知,同时加强了他们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在讲课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确保教学质量。课下学生还可以在校园网内的课后教学辅导网站下载教学课件,教师通过网站、邮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将典型的问题反馈到课堂教学中。

针对食品专业的学生,为了突出分析化学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在课堂讲述中引入案例教学元素,在每个专题的理论讲述之后都会向学生展示大量分析化学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实例,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备自己的专业认知体系。如在酸碱中和滴定的课时中,向学生展示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方法;在氧化还原滴定课时中,向学生展示碘量法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C、葡萄糖的方法。

2.4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联系化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枢纽作用

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的实验课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实验课多是验证性和纯化学的实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分析化学理论内容改革的同时,对实验内容相应调整。在分析化学的实验课程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基础实验,让学生将先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应用,加深记忆和理解,使其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方法的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6],从而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规范和专业意识。然后开设与食品专业息息相关的代表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经过实验内容的改变,分析实验不再是单纯的验证,如茶叶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就涉及茶样的采集、保存、前处理和各项指标测定方法的确定等。实验与食品专业以及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操作技能都会明显提高。

2.5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协调统一

近年来全球屡次发生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如国外二噁英、苏丹红事件,我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以及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热点问题,也是最能吸引食品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在基础实验之后,安排分析化学综合实验——食用油脂品质检验。通过氧化还原滴定、酸碱滴定及分光光度法等实验综合检验食用油,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为分析样品,让学生对教师发放的盲样以及学生自带食用油进行测定,激发学生对分析实验的浓厚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完成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主体、结果记录等整个实验研究过程,综合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验技能。

实验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原始数据的记录要求,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和有效数字填写与更改,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样品进行品质评价,出具符合质检站要求的品质评价报告,使学生具备在质检站工作的基本技能。实验测定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测定结果的正态分析图,进行综合评价,并由学生对自己的测定结果进行自我剖析,分享实验成败经验,从总结中巩固实验成果。

3 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就教学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因生、因课、因时而异,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分析化学授课中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感性认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在之后课程学习中的反馈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相当成功的。笔者相信,学生通过对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到系统扎实的化学分析知识和专业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能够收获求是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以及不惧困难挫折、勇攀高峰的优秀个人品格。

[1]于丽艳,王殿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66-69.

[2]张福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3)∶94-95.

[3]罗云敬,张淑芬,方方,等.生命科学专业医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26-27.

[4]王力,黄高凌,陈庆绸.“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2010,11(1)∶95-97.

[5]栗亚群.高职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6(6)∶159-160.

[6]秦菲,栾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宁夏农林科技,2012(11)∶182-184.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with Food Specialty Students

Lin Taifeng,Luo Yunjing, Zheng Dawei

Centering on the goal of promoting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the status quo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explores into the problems of disjunction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in the original framework and the job requirements of food specialty, mismatch between course teaching of food sciences and its future trend and so on. Thus, with reforming on origi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was carried out to highlight teaching feature and focused on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specialty thinking of food specialty. Ultimately, a useful exploration into construct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s in alliance with food professional features was made in this paper.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food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G642.0

B

1671-489X(2013)12-0086-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86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ER2011-B33)。

作者:林太凤,助理研究员,从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罗云敬,通讯作者,教授,从事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多年,研究领域为分析化学与癌症防治。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食品教学内容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