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高策略

2013-02-01 08:58吴秀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高中历史新课改

吴秀辉

【摘要】新课标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结合实际授课的情况下从转变学习方式、备课、授课三大方面入手浅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课堂效率

一、转变学习方式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更多更实用的教学技巧,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较之于以往简单的课堂笔记的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引入问题引导法——利用学生自己预设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果;分层教学法一将持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归组,让他们自己讨论,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对历史知识了解得透彻,记忆自然也就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历史上有明显分歧的事件,如拿破仑战争、洋务运动等事件,也可以将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归组,让他们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总之,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教学多样性的内在要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

二、有效备课

1、备课是一切教学活动进行的前提

若想达到清晰授课并且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热情的进入历史学科的学习当中,备课是完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前提。首先备课是教师熟悉教材、分析教材的一个过程,而且在备课中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施以不同的教法,已达到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与任课教师互动,集体备课

每个老师由于讲课经验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所以备课时以个人备课为主。但是这种备课形式不利于融合其他老师的教学优点也不会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多少改进的空间。如果同科目的教师在一起集中备课,集思广益、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些教学热点问题势必在教学上都会有所提高。不过切记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其他老师讲课风格。

3、课下与学生沟通并反馈信息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是教师授课效果最直观的反应。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沟通,问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喜欢老师怎样去授课、对老师教学有什么要求意见。融合学生的反馈信息,按照教材情况进行有效备课。例如学生反馈中提到喜欢听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小历史故事或者历史背景,那么讲到文化史近现代科技成就中“两弹一星”时,则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多讲些研制两弹一星时候的国内外环境和中国的研发背景。

三、有效的教学实施

1、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无论是在教案还是在一些教师参考资料上首先提到的都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讲一堂课之前肯定会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以往教师不会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讲课之前明确的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知道要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后会更自主的去配合教师教学。

2、讲课中突出重点与难点

在以往的授课中,只有讲到重点或者难点时才会提醒一句,有的老师甚至不提醒那里是重点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完这课内容时把握不注重点。尤其是在现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堂课的内容丰富,学生光顾着看花样,教学挺新颖而忽略了教学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上加重笔墨,最好能用板书或者课件明显体现出来,让学生清晰明确。

3、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任课教师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往往喜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很大部分教师是将书本内容提炼后转移到多媒体上,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引入和尝试如辩论赛、模拟导游形式、情景再现形式,甚至可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将人文旅游资源引入历史教学使其相互融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物讲解员或者人文旅游景点的导游,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去学习,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但是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对时间内容上的把握。

4、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单调死板的课堂气氛

有的教师讲课喜欢以自己讲解为主,学生记笔记为辅。但是时间长久学生会对这样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产生一种厌倦心理,而且如果不适当加入提问过程,学生上课容易有溜号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如果教师可以多些与学生的互动,将重点内容设问,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如果将条理清晰的内容设问,学生回答一般准确率都很高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并且教师在课堂提问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不宜溜号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5、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中的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在心理上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并且90后的学生普遍都极具个性。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很重要。师生关系融洽并且教师能很好平衡与学习成绩差距较大的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同学在老师面前有种亲切平等并且被重视的感觉。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自觉配合教师授课以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高中历史其实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思辨、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阅历,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高中历史新课改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