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2013-02-01 09:33胡晓晶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创设

胡晓晶

体育教师应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前滚翻时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学生听后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教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样一来,强烈的好奇心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教师接着说:“怎样看天呢?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教师的讲述,学生都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

二、让音乐走进课堂,营造更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体育课运用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体育课。其实,在体育课上我们有美的享受,比如可以让音乐走进课堂,随着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轻快的儿童歌曲,运用音乐舞蹈的形式结束课程等。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外,还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针对体育活动单调乏味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三、拓展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既需要灵感,又需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要学生马上解决是不现实的,可能只有个别学生能做到,而大多数学生将失去一次创造的机会,使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面向大多数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情境,巧妙设问,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和想象,培养创新精神。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跳绳有多种方法,你能想出几种?”然后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再经过充分的实践、思考和摸索后,一些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跳法,如单脚跳、向前跳、向后跳等,学生最少也可以回答出一两种,这时教师再归纳总结、导入新课:“你们看,跳绳竟然有那么多种方法,而且都是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跳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思维不能简单地赐予,而应在实践中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包办代替式的教学。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对他的错误答案不予理睬或另请他人回答,而要引导学生共同纠正错误,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找到最完美的答案。

五、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学生言听计从,根本谈不上快乐而言。其实,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且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但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会感觉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效果非常好。

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巩固体育教学成果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各种信息,信息传递的渠道必需保证畅通,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顺利地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形成情感的共鸣,更深入地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巩固教学成果。

总之,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师,应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标,教师应不断探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