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预防(附50例报告)

2013-02-02 02:08高廷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阑尾感染率阑尾炎

高廷明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阑尾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占很大比例,约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 ~15%[1]。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将导致切口长期不愈,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术后痛苦、也增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的日趋完善,如何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手术并发症,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共行阑尾切除术50例,方法是在切除阑尾,封闭腹膜后,用0.5%甲硝唑和0.9%盐水冲洗切口2~3次,然后局部外用碘伏,再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3~5 d出院,只1例切口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普通患者10例,HIV感染者40例(均为艾滋病确诊患者,男24例,女16例),8~72岁,化脓性阑尾炎37例,坏疽性阑尾炎13例,均有病理证实。

1.2 手术方法 术前诊断无弥漫性腹膜炎,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常规作麦氏切口逐层入腹,若腹腔内有脓性渗液,以吸引器吸净,并用盐纱蘸干净,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残端用碘酊、75%酒精、0.9%盐水棉球擦拭后,作荷包缝合埋入盲肠壁内,提起腹膜并封闭,用0.5%甲硝唑和0.9%盐水冲洗切口2~3次,以备好的碘伏纱块直接涂擦腹膜外全层,而后以干净器械逐层缝合切口。

2 讨论

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切口感染,影响阑尾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据有关文献报道,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10.15%,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更高。造成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身、局部因素,其中局部因素起主要作用,如在阑尾切除术中操作失误,切口一旦污染便存在感染的条件,因此在探查、切除阑尾操作过程中手法要轻,切忌粗暴提拉阑尾或阑尾系膜,以防阑尾破裂使其内容物溢出污染腹腔及切口。阑尾切除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阑尾的脓胎或渗出物污染了切口造成感染,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一般性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7%,切口感染的最主要条件就是创口污染,有报道创口内有2×106~8×106个细菌存在,即可发生切口感染,当切口细菌污染又有异物存在时,如组织碎片、血块等,将促进切口感染的形成[2]。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艾滋病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在数量少、毒力弱的情况下也极易感染,因此该类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本组50例患者中40例为HIV感染患者,只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故切口的反复冲洗使其清洁干净变得很重要,同时局部用药直接杀灭细菌,防止感染。我们局部消毒选择平时常用的碘伏,碘伏又叫:“聚维酮碘溶液”,是一种消毒防腐药,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I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碘伏杀菌谱广,效果好,且作用持久[3]。此外,缝合腹膜后,术者换手套,使用干净器械按层缝合切口,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切口的感染。

总之,阑尾切除手术后,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局部因素起主要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预防局部切口污染,保持切口清洁,正确使用外用消毒药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切口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1] 黄洁夫.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郭允希,刘志民.腹部外科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20.

[3] 王桂莲,曹彦,等.碘伏的作用及用途探讨.中国现代普遍外科进展,2008,11(8):312.

猜你喜欢
阑尾感染率阑尾炎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