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阿尔兹海默病相关心理学研究综述

2013-02-02 02:08郑亚楠甘小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海默病阿尔兹社区

郑亚楠 甘小荣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除相关药物治疗外,本病的社会心理干预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目前,国内有大量的阿尔兹海默病社会心理干预的文献报道。本文对现有的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社会心理干预的疗效及相关心理研究进行回顾,归纳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更好的针对老年痴呆开展相关社会心理干预提供借鉴。

1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相关心理干预研究

在相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特点予以适宜的社会心理干预,在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延缓脑衰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吴应祥通过对7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疏导疗法、行为训练等社会心理干预方案对照63例常规治疗,结果表明,予相关社会心理干预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经3个疗程,每疗程3周的治疗后,其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明显改善。研究者认为,心理干预能够防止大脑功能衰退,提高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治疗率,可供临床参考[2];钱应菊等通过相关调查指出,安全、舒适、支持性的环境结合小组活动、讨论,并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疏导疗法,能够加强患者的正性自我认知,减轻心理、行为症状,有助于延缓脑衰退[3];胡号应等通过对16例痴呆患者予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及29例痴呆患者予单纯心理干预对照177例仅予日常看护工作,分别于干预开始时、3个月后、6个月后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表明药物配合心理干预效果最好,单纯心理干预效果次之,并建议在痴呆患者的社区中,药物联合记忆训练、团体辅导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等社会心理干预值得推广;[4]赵淑青通过对41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予药物治疗并配合支持疗法及相关记忆训练对照41例仅予药物治疗,结果表明,经3个月治疗后,配合恰当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对于轻症患者,通过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情绪稳定,改善认知和自控能力,但对重症患者效果欠佳,并建议阿尔兹海默病应早发现、早治疗[5]。

2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心理特点相关研究

施永斌、张国川通过对100例痴呆患者(含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焦虑情绪患者37例,抑郁情绪患者32例,其中28例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在焦虑情绪患者中,精神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焦虑因子分,两类痴呆患者情绪特点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者建议应根据痴呆患者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卫生服务[6]。

3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研究

阿尔兹海默病病程长、致残率高、开销大,患者家属及主要照顾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徐满芳、郑庆媛通过对23例不同程度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同时予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知识讲座并配合支持性心理疗法,相关结果显示,经社会心理干预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指数显著低于干预前,该研究指出,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顾者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相关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7];高国菊、翟振波通过对80例入院一周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直系亲属施测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同时,低收入家庭、年龄高于45岁的患者家属更容易出现相关心理障碍,此外,承担照顾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配偶的焦虑、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子女,针对相关调查结果,研究者建议应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及社区干预[8];冯晓敏等通过文献研究指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照顾患者的时间、社会支持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建议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照顾者的综合心理干预模式[9]。

4 阿尔兹海默病心理干预方案研究

张诗琪等通过对国内外1986年至2011年阿尔兹海默病音乐治疗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指出音乐疗法能够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促进情感和沟通,减少激越行为。研究者认为,虽然目前缺乏音乐疗法机制的研究,但这种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干预方案值得进一步探讨[10];杨辉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08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社区干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指出阿尔兹海默病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缺乏明确的防治策略,同时指出社区干预是阿尔兹海默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考虑全方位原则、参与原则、健康促进原则和慢性病综合预防原则[11]。易建等从611例60岁以上的老人中筛查出4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11例阿尔兹海默病早期患者,经1年的社区心理干预及相关知识宣传,结果显示,干预后的早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及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支持、改善照顾水平对阿尔兹海默病早期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研究者同时建议建立规范的早期痴呆社区筛查模式和干预治疗程序[12]。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及社会康复在延缓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脑衰退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我国针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心理特点、相关心理干预方案等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1] 郝伟.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

[2] 吴应祥.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6(24):140.

[3] 钱应菊.老年痴呆患者行为和心理症状的非药物性干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9):899-900.

[4] 胡号应.不同社区干预模式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16-518.

[5] 赵淑青.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病人的影响研究.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9(下):41-42.

[6] 施永斌,张国川.老年期痴呆患者心理状态相关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995,997.

[7] 徐满芳,郑庆媛.老年痴呆病人亲属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浙江创伤外科,2009,14(3):314.

[8] 高国菊,翟振波.老年性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11,40(4):356-357.

[9] 冯晓敏.痴呆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1,26(3):88-90.

[10] 张诗琪.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42-1045.

[11] 杨辉.老年痴呆-基于社区干预策略的政策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23-1325.

[12] 易建.轻度认知障碍及早期痴呆人群的社区干预效果.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38-39.

猜你喜欢
海默病阿尔兹社区
社区大作战
GSK3β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及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基于多输出的3D卷积神经网络诊断阿尔兹海默病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复方石杉碱甲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太赫兹波共同干预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苯二氮卓或增阿尔兹海默病发生风险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