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2013-02-02 02:08王绪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定性中药材光谱

王绪新

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较多,药物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中药的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上常用的根据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根据理化性质鉴定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定重要良莠,但是前两种方法需要积累一定经验,而理化鉴定耗费的时间很长[1],因此,找到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鉴定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于中药品种、真假及产地等特性鉴定中的作用。

近红外光是一种波长在可见光与中红外光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是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将电子技术、光谱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化学技术融为一体,在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分析迅速,效率高,花费少,结果重复性好[2],同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样品不需要处理,不会破坏受检品,使得在线分析便于实现,是一种典型无损伤的分析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1.1 原理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谱技术与化学技术的新型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分析方法,其主要是以分子的振动为基础,但是与中红外的分子振动不同,近红外区的振动频率比较高,分子主要是采用倍频吸收(含氢集团)及合频吸收两种方式对其吸收,近红外光谱技术主要是通过测定相应的光谱,利用其组成或者性质的相关数据库,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建立准确的校正模型[3],将未知样品与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定性及定量分析。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特点 ①分析速度快,一般在30 s内就可以鉴定完成。②操作及制备样品简单易行。③一次样品采集即可以完成多种指标的检测。④当模型建立后,不需要其他化学方法,在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有毒试剂。⑤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⑥精确度及准确度较高,结果可靠。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2.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中药真伪中的应用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迅速的鉴定出多种不同的中药药材,有研究[4]对于16种不同的中药药材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根据光谱图可以准确地看到峰位置、峰数目及峰强度之间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鉴定不同的中药材。

2.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中药品种中的应用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中的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鉴别不同的中药品种,利用近红外光谱的谱图的特征,能够有效地鉴别形态相似或者种属关系较近的中药品种。

2.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中药产地中的应用 对于中药产地的鉴定是近红外光谱技术较为鲜明的优势,与传统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中药是否来源于较好的产度,为鉴别其质量优劣提供基础。

2.4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中成药的定性鉴定 中药复方是一种不同配伍比例的混合物,传统分析方法对其鉴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近红外光谱技术与聚类方法结合能够很好的鉴别出中药复方的成分,其主要是借助不同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建立一种识别模型,从而达到对于不同配伍比例的中药复方的鉴别。

3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缺陷

虽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应用如此广泛,鉴定效果准确可靠,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点[5]:①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其组分的含量应该在0.1%以上,因此,其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对于中药中含量较低的组分并不能准确反映。②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对中药材进行鉴定时,需要对原始图谱应用准确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对于解决中药产品鉴定中的困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需要建立准确的校正模型,从而对样品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其准确度及精密度较高,检测速度快,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测技术,可以在中药鉴定中广泛应用。

[1] 刘沭华,张学工,周群,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4):629-632.

[2] 龚海燕,宋瑞丽,李珊,等.近红外光谱结合一致性检验对铁棍山药的鉴别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27(7):967-969.

[3] 聂黎行,王钢力,李志猛,等.近红外光谱法对同仁乌鸡白风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3):205-209.

[4] 王星,白雁,陈志红,等.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酯苷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71-2075.

猜你喜欢
定性中药材光谱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星载近红外高光谱CO2遥感进展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