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碘试验阴性患者在做肾上腺CT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用药分析

2013-02-02 10:17自炳娇胡家新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5期
关键词:离子型过敏史造影剂

自炳娇 胡家新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0岁,体重指数26.5 kg/m2,因“发现血压升高伴头晕15个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对青霉素及甲鱼过敏史,余无特殊。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一次,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在常规碘过敏试验阴性后,于2012年5月10日16:45在行双侧肾血管及肾上腺CT检查,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扬子江药业)后出现全身皮肤发红,有隆起皮面的红色荨麻疹,无胸闷及呼吸困难表现,感觉皮肤痒,生命体征正常,余无特殊。立即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葡萄糖酸钙2.0 g,静脉滴注,并嘱多喝水。于17:20皮肤发红及荨麻疹消失,感觉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

2 讨论

2.1 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理论依据

2.1.1 造影剂本身的原因 碘造影剂分为有机碘和无机碘制剂两类,无机碘制剂现在已经不用,改用经肾脏代谢的有机碘制剂,有机碘制剂中有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剂不良反应与其离子化、渗透压、粘稠度及毒性有关。有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低渗造影剂比高渗造影剂对组织的损伤低,碘造影剂渗透压升高,可使造影剂分子或离子进入血管外的神经组织液内使神经细胞损伤[1-2]。其次,实验证明,离子型造影剂可扰乱人体的电离环境和电介平衡[3],而使交感和副交感功能失调。临床实践证明,非离子型造影剂损害较离子型造影剂较轻[2-3]。第三,黏稠度大可造成组织的水肿、坏死及出血。

2.1.2 其他 造影剂的浓度、剂量、速度和注入部位等。如果超过允许的浓度与剂量,又注射过快,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4]。

2.2 患者因素 首先该患者有青霉素、甲鱼过敏史,为过敏体质,据统计,有过敏史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未有过敏史的患者高4倍[5]。其次,患者自身心理压力及紧张情绪也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对该患者的药学监护 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教育,嘱患者多喝水,应用碘造影剂时做好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有明显过敏史、哮喘史或对碘造影剂有不良反应史者可预先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类或组胺药,高危患者必须使用碘造影剂时最好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把造影剂加热到接近37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调节好心理使其能密切配合。

造影剂用于疾病诊断中,特别是近年来心血管介入的开展,使造影剂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造影剂本身的特点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良反应越来越多见,但在实际工作中碘过敏试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比例均较高,有报道即使是1 ml左右的试验量也可能促发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也有过敏试验阴性,造影时发生严重反应及及死亡[6]。这些都提示作为临床药师应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帮助医护人员规范使用造影剂,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李果珍,戴建平,王仪生.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8.

[2]李子平,郑可国,许达生.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6(31):825.

[3]张朝杰.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优点和临床应用[J].贵州医药,1991,15(4):255-256.

[4]杨星,刘嵩,高万心.碘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并文献复习[J].影像与介入,2011,8(6):12.

[5]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9-65.

[6]陆铁军.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54.

猜你喜欢
离子型过敏史造影剂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沉默
CT增强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副反应对比效果分析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观察与急救护理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分散剂对碳纤维在油性材料中分散性能的影响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