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大绿格局 创建生态武清

2013-02-14 09:11高启生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武清武清区京津

高启生

(武清区林业局,天津 301700)

武清区地处京津之间,是天津市西北部的一颗绿色明珠。近年来,武清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按照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贯彻“环境立区、生态强区”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持续推进,林业资源大幅度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12年底,全区有林地面积4.89万hm2,林木绿化率达31%,各种树木总计333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450万m3。形成了一个以乔木树种为主体,以农田防护林和绿色通道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和多树种,乔灌草立体种植结构相结合的大绿生态格局。

1 武清区林业生态建设成就

1.1 全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近年来,武清区结合本地区河流、公路及铁路纵横交错的特点,以一二级河流和区级以上公路为依托,以大渠大路为骨架,大搞农田林网化建设。到目前,全区防护林体系已经形成,农田防护面积达95%以上。累计营造农田林网5850条,长11800km,植树1980万株。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绿树映村庄”的良好格局。

1.2 绿色通道工程筑起武清区绿色风景线

武清区先后完成了过境京津塘、京津、京沪、滨保、津蓟及津保6条高速公路,京山、京九铁路、城际铁路及京沪高铁等国家级铁路的绿化及区内300余条区级公路的绿化,绿化总长度达686.9 km,完成植树327万株,造林面积3633.3hm2。武清的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武清区的风景线,群众的致富线。

1.3 绿色河道建设形成水绿相融特色绿化景观

通过狠抓河道及干渠绿化,使武清纵横交错的河道、干渠与郁郁葱葱的林木形成了林水相依的景观效果。几年来,全区累计绿化河道和干渠400多条,总长度超过2000km,植树347万株,造林面积3533.3hm2。先后完成了永定河、北运河、龙凤新河及青龙湾等一二级河道和堤岸绿化。2012年,武清区按照“足下文化+野趣+自然”的规划理念,实施了北运河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000hm2,栽植各种苗木和花灌木100余万株。目前公园已投入使用,成为京津市民居家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1.4 建成了“津西北森林生态屏障”

武清区西北部是津西北风口地区,土地沙化较重,对京津两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按照天津市委意见精神,结合防沙治沙工程,武清区狠抓“津西北”森林生态屏障工程的落实。通过两年努力,武清区在西北部筑起一道长120km,“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乔灌与果木相结合,堤河与路网相结合,村庄与农田相结合”的大型防风固沙绿色生态屏障。完成造林面积1266.7hm2,植树99万株,使津西北沙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有效缓解了本地沙尘对京津两大城市的危害。

1.5 新农村生态建设显现成效

在新农村建设中,武清区因地制宜地推行“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和“生态防护型”三种类型的新农村生态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林业生态示范乡镇和林业生态示范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目前,全区已建成10余个林业生态示范乡镇,20多个林业生态示范村,形成了村庄绿树环绕,林网绿树成荫,庭院花草相映的良好格局。

2 主要经验和做法

2.1 坚持规划先行 为绿化事业的发展明确方向

武清区林业部门围绕区委和区政府关于“把武清建成京津之间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地区”的整体思路,突出“打造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城市”这一主题,完成了《武清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武清区城区绿化总体规划》的编制,两个规划的完成使全区的生态建设有章可循。

2.2 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武清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津市唯一的示范区,近年来,全区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实施大绿工程建设,通过建设绿色通道、绿色河流、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边界、农田林网及绿色园区等七绿工程,每年造林2000hm2以上,使林木覆盖率从2000年的15.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31%,实现了全区林业资源大幅度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3 全面推行营林机制创新 促进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武清区采取了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及典型示范的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营林机制改革,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林业政策,使各种经济成分都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实现“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营造宽松和公平的环境,使营林市场空前活跃。以买断和承包及股份制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及企业家越来越多。每年非公有制林业占造林总量的80%以上。截止到2012年底,全区参与非公有制造林户有2万多户,造林面积1.33万hm2,植树1200多万株。可以说武清区的民营林业撑起了武清生态林业的新天地。

2.4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武清区林业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一是推广林业实用技术;二是探索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最佳营林模式;三是推广优良树种品种,大力推进从树种选择、种苗培养、整地造林及抚育管护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造林良种率达95%以上。

2.5 提高绿化意识实现全社会办林业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武清区通过狠抓绿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区各界人士绿化意识,增强人们植树造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们自觉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实现全社会办林业。

3 结语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使人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林业做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必将在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武清区将继续加大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科学规划及合理实施,确保林业建设成果,将武清区建成水绿相融,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宜居城市。

猜你喜欢
武清武清区京津
天津市武清区发改委举办清洁生产审核培训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有了孩子的女人,既坚强又柔软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嫁给爱情
第二次选择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京津城际MSTT元素封锁故障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