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

2013-02-15 04:27梁海燕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沈阳11003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机顶盒频道辽宁

●梁海燕(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沈阳 110031)

1 辽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现状

辽宁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11月下发了《关于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在全省通过广电网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在服务三农惠民工程的建设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1 覆盖范围广

辽宁的“广电模式”是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和机顶盒技术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采用广播和点播两种主要的接收方式。广播方式是以模拟电视频道直接联系千家万户,用户通过电视可在特定的频道收看相关节目。点播方式系指在每个自然村设立服务点,为服务点的电视机配置点播型机顶盒,用户集中在服务点以点播的形式收看有关节目。辽宁文化共享工程(以下简称辽宁共享)频道自2009年1月19日正式开播,截至目前,有226万农户可通过模拟频道获取文化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计划生育中心户等为依托设立服务点6万多个,目前拥有机顶盒用户达224万个,这两个频道覆盖了全省所有涉农县区自然村。

1.2 内容丰富多彩

辽宁共享平台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机顶盒频道有农业技术、务工培训、舞台艺术、影视剧场、知识讲座、文化博览、科普知识、人口家庭、教育园地等11个一级栏目,49个二级栏目,频道中既有视频节目,也有图文节目,机顶盒的存储量达到70小时。模拟频道每天从早晨6∶00到晚上24∶00连续播出18个小时的视频节目。辽宁共享频道的每日节目时长为农业类125分钟,文化娱乐类120分钟,教育培训类105分钟,科普类30分钟,讲座类40分钟,卫生保健类30分钟。负责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将贴近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的信息资源、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等及时制作播出

1.3 建立保障机制

为保证辽宁文化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2010年2月,成立了独立建制的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共享中心),负责全省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征集、整合、编辑、加工和管理工作。同时,经费投入机制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省财政先后投入专项经费7340万元用于工程技术平台的硬件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

2 辽宁共享平台为“三农”服务的成效

四年来,辽宁共享平台向全省百姓传输视频资源9400小时,图文信息14万条,电子图书337部。

2.1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文化共享工程频道根据农民的收视需求,增加了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小品、民间艺术表演等资源,这种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化节目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2010年辽宁省第八届群众文化节,共享中心对17场来自全省各个市群众表演的节目进行录制并在频道播出,同时播出的还有《共享花开——农民演讲报告会》,村民们看到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普通农民竟然上了电视,觉得这个频道真是自己的频道。阜新市彰武县大四家子乡扎兰村的村民从共享工程平台上学到的舞蹈,在镇里文艺会演的时候获得了优秀奖。

2.2 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共享中心在频道节目中安排了大量的种养殖技术信息。2012年,与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将海水池塘海参养殖技术拍摄成专题片,在频道上播放,许多海参养殖户认真收看节目,并打电话要求购买节目光盘。根据村民的需求,共享中心将节目重播了2次,并且刻录复制了200套光盘,发给养殖户。同时,请来辽宁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对于在辽宁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玉米、花生、辣椒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讲座,专家对于该作物的种植技术要点、不同时期的注意事项、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共享中心录制后在频道播出,反响热烈,仅2012年一年就制作种植养殖技术专题片20集。

2.3 普及国家政策和法律知识

辽宁共享平台对于国家出台的涉及农村方面的政策及时向全省的百姓播报,并且找权威的专家进行政策解读。从2010年1月始,在机顶盒频道开通了《人民日报》《辽宁日报》点播服务,让基层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时政新闻。2012年对模拟频道栏目进行改版,增加了《法制天地》和《普法教育》栏目,精心挑选涉及农村养老、土地纠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案例,通过频道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2.4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中心设计了丰富的教育类节目,如《师说》《家教沙龙》 《教育时话》 《百节名师风采课》 《成长俱乐部》等。2009年政府投资300万元,组织全省的优秀教师,制作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上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的精品课例。教育大纲和教材改版后,正在策划重新录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教师的精品课例。这样,不但让农村的孩子免费享受到城市优秀教师上的课,同时,这些课例也为乡村教师备课提供参考,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导。

3 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3.1 更广泛的整合优质信息资源

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深入发展的核心,在现有资源建设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大合作力度,深度挖掘具备本省特色的文化资源。(1)在文化资源建设方面,要充分挖掘文化系统内的资源,如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文艺表演曲目,各项惠民演出,文物考古成就等等。(2)在农业资源建设方面,除了聘请农业专家定期讲座外,还可以电话连线,及时解决百姓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各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在平台上传播优秀的农业技术。(3)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可与省电教馆合作,整合他们通过教研活动以及优秀课评比展示录制的优秀课例,在辽宁平台播放,让更多的孩子受益。(4)建立广泛的专家库。依托省农科院和农委聘请农业专家、文化厅聘请艺术家、卫生部门聘请医疗专家、司法部门聘请法律专家、教育部门聘请优秀教师等等,建立涉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5)积极调动各市县的积极性,通过征集、共建或者购买本地的优质文化资源,将符合播出条件的文化信息在平台上播放,以其丰富共享中心的信息资源。[1]

3.2 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在辽宁共享平台开播四周年之际,召开了不同层面的群众和专家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节目的定位进行调整。辽宁省有许多在国内省内获奖的精品剧目,以前都是播放整场的芭蕾舞、交响乐、歌剧演出等,大多数农民不太能看得懂,共享中心改成精品剧目赏析,通过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讲解精品剧目的发展历史、表演特点、经典曲目等,让农民欣赏了高雅艺术,同时还学会了如何欣赏,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1]张万有,者小玲.共享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彭阳县共享工程支中心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6):109-112.

猜你喜欢
机顶盒频道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机顶盒上别盖布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机顶盒上别盖布
辽宁舰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