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十八大旗帜,大力、快速发展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2013年主编寄语

2013-02-15 09:16龙德毅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文化

龙德毅

新年复始,乾坤并辉。神州华夏,气象万千。新禧之中,举国依然沉浸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恢弘蓝图之中。各个领域都在学十八大,都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倾力把准十八大确定的战略使命和任务,继往开来。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向全党全国和世界宣示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以及党对国家发展方向和人民新期待的全面、充分的把握。

第十八次党的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已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献。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党十八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并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然,学习十八大,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职教工作者最兴奋的,当是报告之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七句话。即: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这其中,积基树本,处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战略与国家发展根本地位及逻辑起点的是“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评价目标;均衡发展,提供层次、类型完整、丰富、优质的终身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目标;此外再加上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两方面,共七个层面。这无疑构成了今后我们实践教育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思想、新逻辑、新提法、新部署和新要求。

那么如何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

我们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冲破旧观念束缚,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摒弃以利禄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摒弃读书做官、学优则仕观念,摒弃学校万能、学术性教育独尊的顽固思想。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教育制度保障,国家人才评价机制保证、用人制度保证,在基础教育源头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新全面普及和运行教育立德树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回想历史,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曾讲: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11年,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总书记更是提出:“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的思想。温家宝也提出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等明确观点(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其次,就是我们原原本本地理解和领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七个层次内容里的全部内涵、逻辑和层次、秩序、步骤、要求、方法,切忌空谈,切切创立和强化与之配套的制度建设、体制建设,全面落实、科学评价。

至于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我们感觉其核心任务就是: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二要继续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们知道,中国的职业教育,提法上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今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和“现代”两词的加入,已经明确赋予了职教向高级阶段如何发展如何变革的新决策。“快速”和“现代”的加入,是中国继续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继续担当世界的中国制造、发展中国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赋予职教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新方法。它体现了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维。

其间,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现代职业教育?我以为那就是不能用传统的替代现代的。不能用农耕思维搞大工业化教育。我们知道,世界职业教育是根据工业进程走的。中国的职业教育也是根据工业化进程和强国梦走的。是大工业、大机器、专业化分工、精度、速度、效率、科技、标准……的产物。现代职教,不能靠《弟子规》的吟咏,而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政府、产业行业、学校共同担当的合作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系统。进而实现将人才大国变人才强国的战略梦想。而现代职教实现快速发展,则必须依赖现代化的制度、模式和价值观。

其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子上还要坚持构建校企合作与产业文化对接的职教文化。现代职教,不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工业化中创生。而工业文化,就是这些实体经济和能力析出的文化,是产业经济与工业精神的统一。是工作和生产性文化为主,国计民生导向,崇尚工艺、技能的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等特质构成的文化。因此鲁昕副部长才强调:“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一认识是十分有深度的。此外,要加快发展现代职教,推动高教内涵式发展,还需更好的校企合作文化对接制度、模式、价值观系统的完善、整合,和更丰富更开放更科学的内容。

第三要向世界学习。我们知道,国家不一样,文化不一样、职教制度也不一样。所以中国要融入世界,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行快速、现代、内涵发展,就要向世界学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谁领先就拜谁为师。封建社会大部分时间中国是世界中心,后来清末落后了。世界都进入工业革命了,清廷依然“拘泥于古法”,结果挨东西洋的打。这是没有真心向世界学习凝成的苦果,是我们要反思的。日尔曼民族崇尚实际、崇尚质量、崇尚能力。所以他们职教教师,理论和技能都能教都能做。而我国基本还是两张皮,理论课、实践课是由不同的教师分开做。所以我们还要深入下去,融入世界,了解世界。天津曾开过一个中德职教国际会议,会上德国一位部长说,两国在技术交流上已经到位了,但下一步需要文化的交流。这话是对的,那就是我们要在不同国家的东西中,找到相同的东西。发展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维度。

当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学报向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一个平台,希望大家在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基础上,研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表述大家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上的真知卓见。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