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高句丽婚丧习俗

2013-02-15 17:17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句丽松柏中原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高句丽婚丧习俗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人在与中原王朝交流的过程中婚俗及丧葬习俗皆有所转变。在婚俗上,高句丽人的婚礼按照“六礼”的要求完成,同时高句丽王国存在烝报婚的习俗。在丧礼上,高句丽的卜日、三年之丧、丧服、厚葬及墓葬形制等诸多方面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从高句丽的婚丧习俗中能够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子。

中原文化;高句丽;婚姻;丧葬;影响

风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句丽民族的风俗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还在中原王朝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向后者借鉴与融合。

一、婚俗

高句丽的婚俗带有原始社会遗风,《北史·高句列传》云:“风俗尚淫,不以为愧,俗多游女,夫无常人。夜则男女群聚而戏,无有贵贱之节。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最初,高句丽人的恋爱与婚姻较为自由,“俗多游女,夫无常人”正是对偶婚遗俗的表现。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造成“民知其母不知其父”[1]文化现象的形成。又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云:“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本段记载中可知,高句丽人的婚姻首先需要“言语已定”,相当于中原地区婚俗中“六礼”中的“纳吉”(男女双方订婚)。男方不但要征得女方同意,还需征得“父母之命”。《礼记·曲礼》上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之名,非有币,不交不亲”。平原王时的小公主也是因遵守父母之命才下嫁给贫民温达。“傍顿钱帛”表明高句丽人娶妻需要钱帛,相当于中原王朝“六礼”中的“纳征”(彩礼)。《三国志》上的这段记载表明高句丽人的婚俗已经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转化,婚姻的过程亦由随意自然向依照礼制的规定环节转化。

高句丽存在烝报婚。烝报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烝”通常指父亲死后,儿子娶庶母为妻。“报”通常指兄、叔死后,娶嫂、婶为妻。《左传·闵公二年》载:“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卫昭伯烝娶妻宣姜,生下了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等人。此种婚姻形式也出现在高句丽的历史中,如山上王是故国川王的弟弟,他娶了故国川王的王后于氏并立于氏为王后,这是烝报婚的体现。《南史·夷貊下·高句丽》亦云:“兄死妻嫂。其马皆小,便登山。”这种“兄死妻嫂”的风俗即是烝报婚的表现。

二、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包括丧礼和葬礼。丧礼是哀悼死者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葬礼是指处置死者遗体的礼仪。高句丽民族在丧葬习俗上受到了中原王朝影响。

首先,在丧礼习俗上高句丽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北史·高句列传》说高句丽“死者殡在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埋圪,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周书·异域上·高丽》又说:“父母及夫丧,其服制同于华夏。兄弟则限以三月。”以上两则史料反映出高句丽的丧葬习俗,有择日、服丧、以乐助葬、厚葬的习俗。

高句丽人丧礼中有择日而葬的习俗,此习俗通常称之为卜日。《荀子·礼论》云: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紸纩听息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闵矣,然而殡敛之具,未有求也;垂涕恐惧,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辍也。卒矣,然后作具之。故虽备家必踰日然后能殡,三日而成服。然后告远者出矣,备物者作矣。故殡久不过七十日,速不损五十日。是何也?曰:远者可以至矣,百求可以得矣,百事可以成矣;其忠至矣,其节大矣,其文备矣。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当是时也,其义止,谁得行之?其义行,谁得止之?故三月之葬,其貌以生设饰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义也。

《仪礼·士丧礼》云:

卜日既朝哭,皆复外位。卜人先奠龟于西塾上南首,有席,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族长莅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占者三人,在其南北上。卜人及执燋席者在塾西,阖东扉。

丧礼中有占卜选择吉日而葬的礼即“卜日”,它往往需要专门的卜人用龟进行占卜。高句丽择吉日而葬当属“卜日”之礼。完成“卜日”之人当靠巫师。

高句丽有服丧三年之俗。服丧三年乃儒家的思想主张,《论语·阳货》云: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邢昺正义曰:

此章论三年丧礼也。“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者,《礼·丧服》为至亲者三年。宰我嫌其期月大远,故问於夫子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者,此宰我又说丧不可三年之义也。言礼检人迹,乐和人心,君子不可斯须去身。惟在丧则皆不为也。不为既久,故礼坏而乐崩也。“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者,宰我又言,三年之丧,一期为足之意也。夫人之变迁,本依天道。一期之间,则旧谷已没,新谷已成。

在儒家看来,三年之丧乃天下之通丧,无论哪个地区的人都应遵循,它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后范围又扩大至妻子为丈夫服丧三年。儒家十分看重三年之丧并将其推广开来。高句丽人在丧礼上接受儒家三年之丧的主张,对自己的父母也服丧三年。实际上所谓的“三年之丧”不是服36个月,通常是25个月,“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2]可见,三年之丧是两年零一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制生者,不至于过度悲伤。

《周书·异域上·高丽》说高句丽:“父母及夫丧,其服制同于华夏。”据此可知,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在丧服上相同。儒家主张五服制,五服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3]的对象主要是为父母,丧服的时间是三年,高句丽人为父母当服斩衰。为兄弟一般服齐衰,丧期为一年。高句丽人为自己的兄弟服丧三月,当是一种变通,但高句丽存在丧服制度是不能否认的。

其次,在葬俗上高句丽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丽》云:“其昏姻皆就妇家,生子长大,然后将还,便稍营送终之具。金银财币尽于厚葬,积石为封,亦种松柏。”《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载:“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高句丽重视葬礼,主张厚葬,婚礼之后便准备葬礼,准备“送终之衣”,这种“送终之衣”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长川二号墓南棺床西北角曾出土一织锦残片,长23厘米,织工精细,组织均匀,纬疏经密。”[4]226高句丽古墓中“金银财币,尽于送死”,高句丽人一生中的大量积蓄都用于葬礼。《北史·高句列传》说高句丽“埋圪,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据此可知,有一部分随葬品会被死者的亲友在葬礼结束后争抢取走,不完全埋入墓室内。高句丽的这种厚葬习俗一方面受中原王朝特别是儒家厚葬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亦受鬼神观念影响,将大量财富带至墓葬中,希望在死后继续享用这些财物。

在墓葬的形式上,早期高句丽的墓室主要以积石石圹墓为主,《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丽》说的:“积石为封”正是这种积石墓的代表。高句丽的积石石圹墓向封土墓的改变当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高句丽在接受其它中原文化的同时,内部构筑墓室的结构和外部覆以封土的习俗同样会吸收过来。”[5]120《后汉书·王充传》云:

古者墓而不坟,中世坟而不崇。仲尼丧母,冢高四尺,遇雨而崩,弟子请修之,夫子泣曰:“古不修墓。”(李贤注:孔子合葬母于防,曰:“吾闻之,古者墓而不坟。”于是封之祟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见《礼记》也。)及鲤也死,有棺无椁。文帝葬芷阳,明帝葬洛南,皆不臧珠宝,不起山陵,墓虽卑而德最高。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檽梓楩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案鄗毕之陵,南城之冢,周公非不忠,曾子非不孝,以为褒君爱父,不在于聚财,扬名显亲,无取于车马。

上古时代,墓而不坟,有墓地而不起封土堆、不栽树。直至战国以后,才逐渐起封土和植松柏。到东汉时期,这种又树又封的葬俗开始流行,王充说当时的贵族“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檽梓楩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可见,那些达官贵族在父母生时不能“极养”死后确要“崇丧”,有人用金缕玉衣,珍贵木材为葬具,多用人俑、车马陪葬,同时营建大墓、广植松柏,建立祠堂,极尽奢靡。王充的话反映出两汉时期形成厚葬风气,包括在墓地种植松柏的习俗。这种在墓地种植松柏的习俗曾传至高句丽地区,《后汉书》、《三国志》都说高句丽人有在墓地种植松柏的习俗。也曾记载东川王派人“植松七重于(先王)陵前”[6],据《全后汉文·仲长统·昌言下》云:“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可见植松柏的目的是为了辨识坟墓的位置。

总之,高句丽在与中原王朝交流的过程中将后者的婚丧习俗借为己用,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交流促进了高句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庄子·盗趾[M].

[2]礼记·三年问[M].

[3]礼记·丧服小记[M].

[4]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6]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川王本纪[M].

(责任编辑:徐星华)

Customs of Marriage and Funeral in Gaogouli under Influence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LIU We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Gaogouli's marriage and funeral customs had a little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In the marriage customs,Gaogouli people's wedding 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Six Rites”,but there still existed the customs of“Zheng”“Bao”marriage.In the funerals,Gaogouli subjected to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in many aspects,such as divination of time or date,three years of mourning,mourning apparel,an elaborate funeral and structure of tombs and so on.The shadow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could be seen from Gaogouli's marriage and funeral customs.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Gaogouli;marriage;funeral;influence

K289

A

1008—7974(2013)06—0016—03

2013-04-02

刘伟(1976-)吉林东丰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句丽与东北亚诸国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2013]第46号。

猜你喜欢
高句丽松柏中原
沁园春·赞中原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御中原 画饼充饥
《高句丽语研究》评介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高句丽乐刍议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