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的语用性翻译失误探析*

2013-02-15 00:41黄玉虹
关键词:概况福建译文

陈 隽,黄玉虹

(福建农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350002)

如今,我国高校大都在学校主页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多数高校出于招生、加强对外宣传与合作的需要,都采用中英双语的方式建设网站。可以说,英文网页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展示学校形象与研究成果,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外国留学生乃至寻求交流与合作的信息门户,其英译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在发展对外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化办学战略中取得成功。

然而很多高校的英文网页上都存在着翻译失误,其中以语用性翻译失误所产生的影响最为严重。基于此种现状,本文拟对福建七所重点本科院校英文网页“学校概况”(以下简称“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中存在的语用性翻译失误进行研究①七所福建重点本科院校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网页内容的获取时间均在2012年5月到7月间,囿于篇幅未列出网址。,并提出相应的译文改进意见。

一、对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英译之“翻译纲要”的构想

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看,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的一种交际行为,而不是纯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则取决于译者能否正确领会翻译任务的“翻译纲要”(translation brief),其中包括“文本功能与译文预期功能”、“目标受众”、“文本接受时间、地点和传播媒介”等方面。

(一)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的文本功能和译文预期功能

根据目的论的文本功能分类,高校英文主页的“学校概况”兼具“信息功能”、“诉求功能”和“寒暄功能”。

(1)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ve function):提供学校基本信息,大致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地理位置等。

(2)诉求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展示学校实力,塑造良好形象,吸引学者、留学生或相关机构。

(3)寒暄功能(the phatic function):表示欢迎和问候(常见于“校长寄语”、“校长致辞”或“校园风光”等子栏目),拉近距离,加深印象。

三者之中,前两者为主要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译文读者为出发点(target-reader-oriented),注重中英文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吃透源语的文本功能,为译文读者呈现符合其阅读习惯的译文,最大程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即向主要读者介绍高校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吸引读者前来学习或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开展国际化办学合作。

(二)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的目标受众

作为向国外浏览者介绍高校信息的英文网页,其受众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或以英语为主要国际语言且母语不是汉语的人群”[1]。根据纽马克的分类,读者可分为三类,即“学者型读者”(the expert reader)、“具有良好教育程度的读者”(the educated reader)以及“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读者”(the uninformed reader)[2]。萨格则认为,文本的受众可分为“主要读者”(primary reader,即源语作者在创作文本时预设的目标受众)和“次要读者”(secondary reader,即除主要读者外的其他受众)[3]。一般情况下,浏览高校英文主页的主要读者都是具有一定教育水平,希望进一步在学术上得到发展或在学业上得到深造的人群。因此,高校英文主页的主要读者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学者型读者”:有意来中国高校开展科研工作、进行访学的国外学者,或有意来中国高校工作、授课的外籍教师和专家;

(2)“具有良好教育程度的读者”:有意来中国高校学习深造的外国留学生;

(3)“高校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决策者”:有意与中国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或开展合作办学、选派交换生留学的国外高校人士。

这三类受众的知识储备中都缺乏有关中国社会、高校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必要预备知识(prerequisite knowledge)。因此,高校英文网页的翻译必须照顾外国受众的理解能力,最大程度地传递有效信息,对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尽可能删繁就简。

(三)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的文本接受时间、地点和传播媒介

网页的信息应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网络用户获取。一方面,信息在互联网上更新速度很快,英文版“学校概况”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地与中文版保持同步,以方便读者获取准确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纷繁芜杂,而浏览者往往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对丰富的信息资讯,这就决定了高校英文网页的“学校概况”应该简明易懂、重点突出,而不宜长篇大论或“不顾实际和境外受众心理,用内宣的思路、方式与口号去搞外宣”[4]。

(四)翻译策略的选择

诺德根据文本类型理论,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的翻译策略。前者旨在“以译语重建原文信息发送者和原文读者之间的交际情境”,后者主要强调“译文应该取得和原文相同的功能”[5]217。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在思维方式、认知模式、文化传统和信息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若使用“文献翻译”将文本“逐字对译”,必然导致译文读者如坠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从而妨碍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不仅如此,“学校概况”作为学校外宣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翻译应将“内外有别”作为一条重要原则,采用西方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及他们“熟悉入耳的言语表述,使属于中国的独特声音为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们了解、感受、欣赏和接受,与目标受众建立‘认同’”[6],从而保证对外宣传的效果。因此,译者理应采用“工具翻译”策略,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形式,确保译文与原文具备相同的功能。

二、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中的语用性翻译失误

所谓“翻译失误”,指的是“不能正确执行翻译纲要中的指示,或是对翻译问题不能合理地解决”[7]74。在英译“学校概况”的过程中,译者应查阅平行文本,确保译文顺应译语受众的期待和阅读需求,符合译语规范。如果译文违背了翻译纲要的规定,妨碍了译文在目标读者中实现特定的功能,即构成“翻译失误”。

根据诺德的阐述,语用性翻译失误是“因缺乏以读者为中心的意识,无法有效解决语用问题而引发的”[7]75。目的论认为,“原文仅仅是起提供信息的作用,其提供的信息并非要悉数为读者接受”[7]12,因此,译者应当选择将最适合完成译文预期目的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而非逐字死译硬译。在所有“翻译失误”中,语用性翻译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首要决定,就是选择最能实现文本预期功能的翻译类型(文献翻译或工具翻译),而后的每一步骤都受这一宏观决定的影响”[7]76。另一方面,由于译文并不是语言层面的普通错误,译文读者很有可能察觉不到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是错误的。不仅如此,语用性翻译失误也不能仅靠通读译文来发现。一般而言,此类翻译失误只能由具有翻译能力的人根据翻译纲要比较原文和译文后才能发现。正是出于语用性翻译失误重要性的考虑,笔者选择五所主流英语国家高校的“学校概况”作为平行文本①五所主流英语国家高校为: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加拿大),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网页内容的获取时间均在2012年5月到7月间,囿于篇幅未列出网址。,对比福建七所重点本科院校的“学校概况”,将其中的语用性翻译失误归纳如下。

(一)篇幅冗长

中文版的“学校概况”有可能存在对国外受众无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如若照搬,必将妨碍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削弱高校的外宣效果乃至损害其自身形象。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大多篇幅冗长,文本都没有设置子标题。前文曾指出,“学校概况”翻译的受众“往往是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读者,其心理期待是获取有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有效信息”。然而,福建高校“学校概况”的译文却以“大杂烩”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外国受众,这使外国受众不知从何读起,违背了翻译纲要的要求,构成语用性翻译失误。再者,作为平行文本的国外高校“学校概况”多采用小标题对内容进行分割,每一段的内容很少(见表2),这使得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在讲究时效性的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趋向于以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意义的信息上”[5]193。因此,读者很难对一份信息冗余、内容混杂的文本产生阅读兴趣。

表1 福建七所重点本科院校的“学校概况”语用性翻译失误统计

表2 五所主流英语国家高校的“学校概况”情况一览表

(二)内容庞杂,主次不分

在福建重点高校“学校概况”中,大都穿插了历史史实,有些甚至对学校的历史人物、藏书、资产、实验室及设备数量、学报发行等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节描述。

(1)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福建师范大学)

FNU is proud to count among its teaching staff quite a few nationally renowned scientists and men of letters,including Ye Shengtao,GuoShaoyu,Dong Zuobin,Lin Lanying,Zheng Zuoxin,Huang Weiyuan,Tang Zhongzhang,Tang Chongti,and Yao Jiannian.

(2)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华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图书馆面积近2.3 万平方米,图书、资料200 多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福建医科大学)

The University has published and issued several academic journals to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includingThe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the medical science edition),The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the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and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The University Library,as the main medical library of Fujian province,holds an area of 25,233square meters and a collection of 1,53 million volumes.

以上两例划线部分的信息和国外受众的心理期待相冲突:一方面,外国受众对中国的历史不甚了解,大量历史人名只会加重其阅读负担;另一方面,国外受众对国内高校学报了解有限,译文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关于其学术价值、影响因子的相关信息,数据的罗列并不能给他们提供真实有效的实质信息,相反,这类文字只会干扰他们对有效信息的关注,从而妨碍翻译纲要中规定的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连篇累牍的人名、史实等细节进行“删繁就简”,或使用概述性的表达一笔带过;亦可在“学校概况”中就具体信息设置超链接以方便读者实现延伸阅读,如单独制作名为“History”,“Publication”等子栏目(事实上,作为平行文本的五所国外高校都设有这类子栏目),这样才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保证翻译纲要中译文预期功能的顺利实现。

(三)词语误用,辞不达意

前文对高校“学校概况”英译之翻译纲要的设想指出,“学校概况”的翻译应该选择工具翻译而非文献翻译。这就要求译文应该顺应平行文本的语言规范和使用惯例,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约和文化范式,确保原文和译文功能相同,而非字字对应地硬译死译。例如:

(3)福州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福州大学)

Founded in 1958,Fuzhou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national key universities…Since its establishment,Fuzhou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intoa ke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in Fujian Province,giving priority to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also enjoying a reputation for excellence in other fields including sciences,economics,management,liberal arts,law,arts and design,etc.

“重点大学”这一提法在中国高校的网页上属于高频词,其译文也五花八门(见表3)。

表3 “重点大学”一词译文列举

然而,平行文本中却不见“key university/institution”的说法,《牛津英语搭配词典》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也未收入此搭配。因此,翻译“重点大学”这类中国特色词汇时应将其转化为受众熟悉的译文。在五所国外高校的网页中,与“重点大学”对应的表达多为“a leading university”,“a leader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笔者以为不妨借用,亦可使用“major university”的说法。

(4)学校已连续六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学校”荣誉称号。(福建中医药大学)

It has been consecutively entitled“civilized campus”for six times by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government.

“文明学校”、“文明校园”的提法在各大高校的概况中屡见不鲜。倘若字面对等地将其译为“civilized campus”,恐要令外国受众贻笑大方。“civilized”一词意为“开化的,有教养的,非野蛮的”,一般与barbaric(野蛮的、粗野的)相对。用“civilized”一词来描述“校园”,虽然是正面描述,但是标准未免太低,只是一个“不野蛮”、“不粗野”的学校。其所产生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的社会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野蛮’学校,我们才有必要去突出和强调这些‘文明’学校”[8]。很显然,这与中国人心目中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的“文明学校”形象相距甚远,也达不到翻译纲要中所要求的“树立正面形象”的目的。建议将其改译为“a role model in promoting ethical and cultural progress”。

(5)……拥有5 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厦门大学)

… There are…5first-class and 9secondclassnational key disciplines.

“二级学科”指的是学科专业目录下的学科小类。而英文“second-class”意为“of a lower standard or quality than the best”(标准、质量次等的)。望文生义的“假朋友”现象使得“二级学科”变成了“次等学科”,不仅与高校外宣的宗旨背道而驰,甚至还可能影响学校的声誉。可考虑采用“secondcategory”或“subcategory”一词避免歧义,使译文忠实再现原文的“信息功能”,保证“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

三、结 语

英文网页是高校外宣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高校英文网页的“学校概况”部分的语用性翻译失误,有助于各高校在翻译“学校概况”时趋利避害,达到对外交流最大的正效益。译者在翻译“学校概况”时,应根据制定的翻译纲要,积极查阅平行文本,避免语用性翻译失误,确保译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9]。

[1] 范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翻译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8.

[2] 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5.

[3] SAGER J C.Text Types and Translation[M]//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28.

[4] 新华社.进一步提高我国媒体对外宣传的有效性之二——对外宣传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J].中国记者,2004(2):20-22.

[5]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1):60-65.

[7] 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 王银全.“文明单位”还是“样板房”?[EB/OL].(2007-10-18)[2012-06-25].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columnist/2007-10/18/content_6186910.htm.

[9]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猜你喜欢
概况福建译文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福建医改新在哪?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