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3+3+3”指导模式研究*——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2-17 02:04谢雅琳黄成菊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我院

谢雅琳 黄成菊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41110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即在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力求实现“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的有机结合。职业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资历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个人的职业行为发生有顺序改变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具有长期性与连续性。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

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特长等等,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认识自我。而认知自我是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一个前提,在此前提下,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了解社会现状,正确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学生才不会眼高手低,不会遇到挫折就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失去信心。也只有这样,才会对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起到关键性作用。

有助于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偏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知识和技能的操作型人才。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在一线就业,就如同工厂生产出的零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二次加工,这样的工厂同样将被淘汰。所以,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增加就业成功的机会,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职业劳动生产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职业是社会运行的一种方式,关系到人与人的社会联系、财富和利益的分配关系、矛盾与冲突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目的在于通过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及素质要求等信息,引导其有目的地学习,以应对未知的就业前景,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夯实基础。解决好了学生就业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不仅可满足学生个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或者第一个学期,有些甚至是在毕业前夕,匆忙地开几次就业指导讲座,甚至就是开两场宣传发动会,而学生在校的其他时间再也没有接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种指导和规划对于学生了解职业、提高将来的工作能力、提高终身就业能力等几乎没有太多的帮助,而且这些做法完全与国家要求的“全面落实就业指导思路”相背离。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缺乏,力量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主要由本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来完成,而就业指导教师基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他们只是在做招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同时,兼职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形式仅仅只是上几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草草了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同时,大部分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不高,没有时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个性辅导,更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此外,在我国的高校以及高职院校中,心理咨询师尤为匮乏。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系统性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仅仅是在毕业前几周开展政策宣讲会、就业信息发布会、择业技巧讲座,或稍带进行面试指导等,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学校的其他部门也没有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措施。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真正发挥作用的职业规划指导不应该只局限在几节课的内容中。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只是由学校就业部门完成,还需要其他的部门共同分工管理。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3+3+3”指导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提出了“3+3+3”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得他们的求职能力不断提高。

图1 职业生涯规划“3+3+3”指导模式示意图

“3+1.5+1.5”三阶段递进式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生的就业、择业、创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根据办学特色与教学模式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持续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采取全程性指导方式,建立了三年、六个学期的“3+1.5+1.5”三阶段递进式指导模式,对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力。第一阶段是学生职业规划的适应、探索期,主要在第一、第二学年完成,总时间为三个学期。此时的学生处于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这时学生会出现迷惘、困惑、张扬、激进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此阶段,我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全面地了解自我,进行自我探索,正确评价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寻找自身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学院以系部、班级为单位,请每个专业的带头人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辅导员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在我院的教务系统中,每个班级的课程中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开设了职业规划讲座,旨在为学生将来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学生职业规划的定向期,主要穿插在第二、第三学年进行,总的时间为1.5个学期。此时的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对于就业创业导向的学习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在此阶段,我院采用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逐步理性、辩证地认识社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与适合自己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此阶段以专业教师的引导为主,将职业规划指导融入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并使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三阶段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冲刺期,主要在第三学年完成,总的时间为1.5个学期。此阶段的学生对于就业创业的甜酸苦辣、对于自身在职场上的竞争力都有了更为清晰和理性的认识,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有了更为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此时,我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侧重于有目的地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使学生通过分析自身不足与社会需求,做好切实可行的就业准备,具体包括积累实习经验,学习求职技巧,初步完成从“好学生”到“好职员”或者“好老板”的角色转换。

“辅导员+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三者共同指导 在高职院校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力量薄弱,仅仅由就业指导教师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院采取了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三者共同指导的模式。辅导员、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三者有机结合,分别从心理、专业技能、就业技巧等几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学生角色转化为职场人。2012年底,我院进行了教师岗位职责的改革,严格区分了辅导员(班主任)与专业教师的职责。辅导员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即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学识等,这些信息是大学生探索其职业倾向的基础。我院辅导员教师将职业规划指导融入日常工作管理中,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根据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职业目标,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专业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了解专业、分析专业,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以专业特色和能力要求为导向,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才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匹配。我院开展了将职业规划指导融入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活动,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使职业规划指导与专业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就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能仅上几节课就算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注意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辅导的时候要做到差异性辅导与个性化咨询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使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都能体现主动性、理智性和应变性。因此,就业指导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咨询。

“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分工指导 职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够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院采取了“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分工指导模式。通过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分工,各司其职,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层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由就业指导中心和教务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由各系部和每个班级共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纳入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时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内容既要包括理论教学,又要有实践环节,并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拟订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同时,为了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学校定期选拔一部分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培训,或从社会上聘任专业人士充实到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中,增强师资力量,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素质。系部层面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在校内,组织专业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内容、就业范围、本行业的职业发展趋势等;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征文、演讲或辩论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在校外,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知识等。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都是职业实践的很好形式,根据不同教学班级的特点,可以班级为单位,在辅导员、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班会、讨论会等,以此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构建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采用可行的措施与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才能使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在职场上取胜。这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徐觅,陶建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2):72-73.

[3]成敏.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社科纵横,2012(3):203-204.

[4]陈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12(3):151-152.

[5]李晓波,李洪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6]徐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行动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7):118-119.

[7]李小兰.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4(7):35-37.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我院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