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探析

2013-02-21 05:47刘玉荣张春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17期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护理

刘玉荣 张春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而形成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老龄化趋势加重,我国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而患者对糖尿病缺乏完整、有效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自我护理,则使得糖尿病危害加大,造成神经系统、肾脏、心脑血管病变,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全面认识糖尿病,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我院采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选取于我院采用健康教育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 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治疗糖尿病患者120 例,并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 例,男32 例,女28 例,年龄24 ~71 岁,平均(52.54.2)岁,病程1 ~12 年。对照组60 例,男30 例,女30 例,年龄26 ~76 岁,平均(50.23.5)岁,病程1 ~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包括定期检查、住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组织形式[3-4]我院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患者认知、性格等因素,对患者实行集中教育、小组教育与个别指导教育组织形式,具体如下。(1)集中教育:举办糖尿病患者学习班,以班组教育组织形式,以“教学”方式,向患者传授糖尿病病理、并发症表现、糖尿病监测、预防和治疗知识,并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三大疗法及各自效能。这是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2)小组教育:依据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展开针对性教育指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让患者谈谈自身感受,如让配合治疗,且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患者介绍经验,促使其他患者学习、模仿;让深受病痛的患者谈谈自身的教训与体会,刺激患者配合治疗,并认识到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性。同时,患者家属陪同患者“听课”,提升患者家属及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配合患者治疗,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由护士、医生、营养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课堂指导与实践中,教授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尿糖监测方法、饮食注意事项。(3)个别指导:针对单纯血糖升高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由于这部分患者是接近糖尿病边缘人群,因此,让这部分患者掌握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并进行并发症控制,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及降低糖尿病危害的最后关口。

1.2.2 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患者的心情、心理、饮食、运动等对患者改善病情具有重大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面向影响患者病情的各个因素,并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促使患者提早出院、改善病情。(1)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疗法教育:包括糖尿病形成原因、症状表现、自我血糖及尿糖监测,降糖药物的用法,观察与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等。(2)饮食与运动教育:饮食教育要遵守“控制总热量和体重”的饮食治疗原则,减少食物中脂肪、糖类、蛋白质、盐类、酒精的摄入量。①脂肪控制:膳食中脂肪能量必须在总能量30%内,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胆固醇含量每天控制在300mg。因此,患者要少吃肉类、蛋类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②甜食控制:禁食纯糖类食品,包括蜂蜜、果脯、奶油等含糖量高的食品;轻者,可食梨、菠萝、杨梅等含糖量少的水果,但不宜食苹果、香蕉。③摄盐控制:炒菜时控制盐量,每天进盐量不高于6g,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避免因血容量增加,增加脑血管和肾脏功能。控制辛辣、油炸、酸辣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助热生火”,对糖尿病患者不利。④烟酒控制:过量饮酒或造成低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患者不宜饮酒,若饮酒,则每日不超过酒精含量30g。患者不宜吸烟,因吸烟会造成内脏功能、呼吸系统、血管受损,加重胰岛素抵抗,并刺激神经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糖尿病患者康复。⑤运动疗法: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快走、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最少150min,具有严重高血糖、明显低血糖、糖尿病急性代谢等症状的患者不宜运动。(3)胰岛素治疗:通过教育与治疗促使患者了解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治疗对象以及治疗方式。如对口服降糖药无效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初始用量为0.1 ~0.2U/kg,3d 后调节用量;早晚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等。(4)血糖监测: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操作指导,促使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如住院患者每天进行4 ~7 次血糖监测,有目的的运用饮食、运动来控制血糖,在三餐后及睡觉前监测血糖,适量适时使用降糖药。(5)心理教育[5-9]:受病情影响,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焦躁、紧张、自信不足、抑郁等心理状态,而这种负面状态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在做教育宣传时,医护人员全面考虑到患者感受,进行针对性、人性化的教育与护理。加强医患沟通,运用诚恳、尊重、平和、亲切的语言与语气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回应,并向患者说明病情,讲述糖尿病的知识,增强患者自我调节与预防意识和技能。针对有意识抗拒患者,要通过心理教育打消患者“难治好,死不了”的想法,要全面关注、照顾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并以成功案例来提升患者的生存与治疗希望,促使患者从日常饮食、活动、服药、起居等细微的方面进行糖尿病预防与护理。对重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做好安抚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环境护理:良好的环境能够改善患者心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明亮、温暖舒适、友爱和谐的住院环境,并指导患者注意家庭环境构建,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详细记录患者病史与检测结果,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1 年,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统计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9.0 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组间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住院观察、跟踪观察及出院后再次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表现出遗传倾向。常常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为多饮、多食、多尿与消瘦,且伴有头昏、乏力等不典型症状,急性并发症则会引起食欲减退、腹痛、嗜睡、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慢性并发症则表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中泡沫增多、蛋白尿、四肢异常、泌尿系用感染、肺结核等症状,这一系列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严重影响。糖尿病预防控制的关键在于改善和提高生存质量,其生存质量与预后取决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糖尿病预防控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患者情绪稳定,心态好,轻松接受治疗,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成为治疗中的主角,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问题[10]。

我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患者实际出发,采用针对性、专业性、多样性的治疗及护理方式,促使患者全面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危害,掌握简单而必备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技能,提升患者的心理素质,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尿糖监测、药物护理等方法,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必须提升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意识、护理技能等,以尽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保证人们健康。从调查来看,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了解糖尿病及其危害,尤其对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来说,往往只接受胰岛素治疗,而不愿配合医院进行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造成一些严重并发症出现。还有一部分患者未全面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控制措施,造成并发症复发严重,进而危及自身健康。因此针对于患者认识缺陷、预防与控制技能缺陷,健康教育具有长远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与控制上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病痛,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最后,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我国整体经济状况正处在发展时期, 医疗保健资源相对不足,而健康教育具有投入少、产出大、效益高等特点,因此,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中,不但可以控制糖尿病,而且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值得推广。

[1] 黄莹.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广西医学,2012,34(12):2012-2015.

[2] 郭燕.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122-123.

[3] 元梅花,曾晓春,刘小春.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再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1,24(9):22-23.

[4] 刘维维,高玉慧,姜艳春.2 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9-31.

[5] 张素珍,孙录青,赵萍.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6-47.

[6] 陈凤林.糖尿病人的心理问题调查与护理对策[J].广西医学,2011,33(5):752-754.

[7] 刘亚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的对策[J].哈尔滨医药,2009,29(12):66-67.

[8] 王湘郴,何莉,范紫香,李惠梅,刘红渝.健康教育对2 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12-14.

[9] 陈凤林.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护理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0(2):100-101.

[10] 刘向敏,张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2):147.

猜你喜欢
胰岛素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