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结晶理论与大晶体培养

2013-02-27 09:06任雪明吴文中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安定区饱和溶液明矾

任雪明 吴文中

溶解结晶理论与大晶体培养

任雪明1吴文中2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浙江绍兴312000)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宏观和微观等不同角度分析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及机理,探究影响大晶体形成的因素及其原因,帮助师生从本质上认识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实验操作及原理。

溶解;结晶;平衡;迈耶理论;大晶体

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指出,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就越细小;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1]。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师生对这段文字往往不知就里,只能靠死记硬背。本文以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结合溶解、结晶的相关理论,对晶体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一、溶解、结晶及其影响因素

溶解:溶质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水中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因素通常有:溶质及其构成微粒固有的性质(如晶体类型、晶格能、晶体微粒的半径及电荷等);溶液的温度;溶剂的性质及其与溶质固体的相互作用。

结晶:溶液中的水合溶质分子(或离子)回到晶体表面形成晶体的过程。

影响结晶的因素通常有:晶核的形成(通过自然形成或添加晶种);晶核的生长(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溶液的温度;溶质的浓度。

二、溶解结晶平衡

Na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描述如下(图1):

图1 NaCl在水中的溶解示意图

溶解刚开始时,单位时间内从固体NaCl表面扩散到溶液里的Na+和Cl-数多于从溶液中回到固体表面的Na+和Cl-数,我们能观察到固体NaCl在不断减少,此时NaCl的溶解速率大于结晶速率。

随着溶液中Na+和Cl-数的增多(溶质离子浓度增大),从溶液中回到晶体表面的Na+和Cl-数也不断增多,也即结晶速率逐渐增大。虽然NaCl固体的溶解速率基本不变,但由于结晶速率的增大,可以发现单位时间内NaCl固体的减少变慢了。

当单位时间内从固体表面扩散到溶液里的Na+和Cl-数和回到固体表面的Na+和Cl-数相等时,NaCl固体的量便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得到的溶液便是NaCl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和结晶的过程仍在进行,但两者的速率相等,达成了一个溶解-结晶平衡:

当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便会发生改变,旧的溶解-结晶平衡被破坏,直到达成新的溶解-结晶平衡。如图2:

图2 外部条件改变对物质溶解和结晶速率的影响

上图中,各时间段所表示的状态依次为:

0~t1:某温度下,将适量NaCl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固体不断溶解,到t1时达到溶解-结晶平衡。

t2-t3:t2时刻升高溶液温度,此时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均会增大,但由于NaCl固体溶于水时,离子扩散吸收的热量比离子水合放出的热量多,升温更有利于NaCl的溶解,因而t2-t3阶段又有部分NaCl固体发生溶解,直至达到新的溶解-结晶平衡。

t4-t5:t4时刻往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导致溶液中Na+离子和Cl-离子浓度降低,结晶速率降低,平衡被破坏,NaCl固体继续溶解,到t5时再次建立新的平衡。

三、结晶

1.迈耶理论[2]

迈耶理论认为,对于固体溶质B而言,存在两条浓度曲线a和b,曲线a为饱和溶液的浓度曲线,曲线b为过饱和溶液的最大浓度曲线,不同浓度B溶液的安定性如图3。

(1)曲线a以下为安定区,曲线b以上为不安定区,a与b之间则为准安定区。

(2)在准安定区,只能成长晶体不能生成晶体,若加入少数微小晶体作为晶种,如控制得当,可得较大之晶体。

(3)在不安定区,会同时析出大量微小晶体,从而使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迅速减少,使晶体无法“长大”,只能得到微小的晶体。

图3 迈耶理论

2.大晶体的形成

依据迈耶理论,结晶法制作形成较大的晶体颗粒的必要条件是,溶液处在准安定区,且操作时应缓慢小心,避免使溶液进入不安定区。

据此,《实验化学》模块中析出细小晶体的各种原因便十分清晰了。

对于溶质B的饱和溶液而言,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就越容易进入曲线b以上到达不安定区,同时析出大量细小的晶体,如图4。

图4 细小晶体的形成原因

同样地,溶质B的溶解度越小,或者B溶液的浓度越大,条件改变时其溶液也越容易到达不安定区,同时析出大量细小的晶体。

如:由于AgI的溶解度极小,向KI溶液中滴加AgN03溶液时,立刻就能看到白色浑浊现象,当KI溶液和AgN03溶液的浓度均很小时,甚至还可得到AgI胶体。这就是较为典型的在不安定区直接得到微小晶体的实例。

因此,只要我们在操作(降温,浓缩、升温)过程中,尽量使溶液始终处在准安定区,便有可能使晶体慢慢“长大”,形成较大的晶体颗粒。

3.培养明矾晶体实验解析

根据迈耶理论,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中“培养明矾晶体”实验的操作要领[3]。

[步骤1]向250mL烧杯中加入120mL比室温高10~20℃的水,分批加入明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至晶体不再溶解为止。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高3~5℃,将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用硬纸板盖好,静置过夜。

[解析]晶体不再溶解时的溶液是明矾的饱和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高3~5℃,形成过饱和溶液,此时无晶体析出,过饱和溶液处在准安定区。之所以要求在10~20℃之间得到饱和溶液,是因为假如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得到饱和溶液,则降温到比室温高3~5℃时,就容易出现降温过多过快的情况,使溶液处于不安定区,导致大量的微小的晶体析出,达不到实验目的。

[步骤2]从烧杯中选取两粒形状规则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解析]假如不加晶种,则溶液一定要等到处于不安定区才能有晶体析出,且得到的晶体颗粒较小。

[步骤3]把步骤1中配制的明矾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注意不要将已结晶出来的明矾倒出,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明矾,加热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20℃的饱和溶液。待溶液开始自然冷却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烧杯的中央,用硬纸板盖好烧杯,静置过夜。

[步骤4]每天把用细线系着的明矾晶体取出,重复步骤3的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的大小。

[解析]“自然冷却”、“用硬纸板盖好烧杯”都是为了减缓冷却速度和水分蒸发速度,从而确保在准安定区内形成较大的晶体。重复的操作中,无须加晶种,因为已经有了晶种的存在。

显然,培养较大明矾晶体的关键是尽量减缓冷却及水分蒸发的速度,本实验如能在隔热装置(如中和热测定实验装置)中进行,效果会更好。

四、结语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4],全国及各省高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也把“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作为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重要目标。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释“疑”解“惑”,使化学知识和理论的教学真正做到言之有理,析之有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4

[2]百度百科.晶种.http://baike.baidu.com/view/1572792. htm

[3]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

1008-0546(2013)11-0014-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05

猜你喜欢
安定区饱和溶液明矾
外科圣药——明矾
源于生活的课前初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明矾及其炮制品中活性铝的体外消化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杯中雾凇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对饱和溶液性质的补充探究